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76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9
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头部限位槽、手臂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筒,手臂固定带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限位槽下方的两侧的位置,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腰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下方设置两个腿部固定筒,头部限位槽中放置有棉垫,头部限位槽的下部两端设置有后脑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固定婴儿头部的后脑固定带、额头固定袋以及连接带,通过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连接完成对婴儿头部的固定,设置有手臂固定带对婴儿手部进行固定,设置有腰部固定带对婴儿腰部进行固定,设置腿部固定筒对婴儿腿部进行固定,全方位的固定婴儿,且松紧可调,安全可靠,减少患儿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婴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采血是临床护理中一项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婴儿肢体短小、血管细且隐匿,静脉输液、采血、留置等往往选取头皮实施,由于穿刺中患儿不合作、好动或疼痛等原因常常引起躁动挣扎,大大影响穿刺成功率,加重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和护士重复穿刺的心理负担。而且传统的婴儿头部静脉穿刺常常需要两人以上合作,一人固定婴儿四肢,一人固定婴儿头部,一人穿刺,几个人动作不协调就会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头部限位槽、手臂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筒,手臂固定带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限位槽下方的两侧的位置,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腰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下方设置两个腿部固定筒,头部限位槽中放置有棉垫,头部限位槽的下部两端设置有后脑固定带,后脑固定带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二,头部限位槽还设置有额头约束带,额头约束带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一,额头约束带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接带与后脑固定带相连接,连接带的两端设置魔术贴三。额头约束带的两端的魔术贴一分别通过连接带两端的魔术贴三与后脑固定带两端的魔术贴二相连接。后脑固定袋的两端通过卡扣设置在头部限位槽的边缘或通过棉线缝制的方式设置在头部限位槽的边缘位置。/>[0006]所述的腰部固定带包括中间约束带、缠绕带一、缠绕带二、活动魔术贴和固定魔术贴,中间约束带的两端分别与缠绕带一、缠绕带二相连接,缠绕带一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一,缠绕带一的端部设置活动魔术贴,缠绕带二的一端设置在中间约束带与侧边的中间位置,缠绕带二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活动魔术贴,侧边上设置有通孔二,活动魔术贴与固定魔术贴相连接。侧边、缠绕带二以及中间约束带之间通过缝制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07]所述的手臂固定带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三,手臂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的末端设置魔术贴五,固定板上相应位置设置与魔术贴五相对应的毛边或勾边。手臂固定带的一端通过缝制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板上。
[0008]所述的腿部固定筒是两端均开口的筒状结构,腿部固定筒的侧面通过魔术贴六粘贴在固定板上。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置有固定婴儿头部的后脑固定带、额头固定袋以及连接带,通过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连接完成对婴儿头部的固定,设置有手臂固定带对婴儿手部进行固定,设置有腰部固定带对婴儿腰部进行固定,设置腿部固定筒对婴儿
腿部进行固定,全方位的固定婴儿,且松紧可调,安全可靠,减少患儿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头部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额头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后脑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的腰部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的手臂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技术的手臂固定带的侧视图。
[0018]图中,1、固定板,2、头部限位槽,3、额头约束带,4、后脑固定带,5、棉垫,6、手臂固定带,7、固定魔术贴,8、腰部固定带,9、腿部固定筒,10、连接带,11、魔术贴一,12、魔术贴二,13、魔术贴三,14、中间约束带,15、侧边,16、缠绕带二,17、通孔二,18、通孔一,19、缠绕带一,20、活动魔术贴,21、通孔三,22、魔术贴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8所示,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的固定板1上设置有头部限位槽2、手臂固定带6、腰部固定带8和腿部固定筒9,手臂固定带6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限位槽2下方的两侧的位置,固定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腰部固定带8,腰部固定带8的下方设置两个腿部固定筒9,头部限位槽2中放置有棉垫5,头部限位槽2的下部两端设置有后脑固定带4,后脑固定带4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二12,头部限位槽2还设置有额头约束带3,额头约束带3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一11,额头约束带3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接带10与后脑固定带4相连接,连接带10的两端设置魔术贴三13。额头约束带3的两端的魔术贴一11分别通过连接带10两端的魔术贴三13与后脑固定带4两端的魔术贴二12相连接。后脑固定带4的两端通过卡扣设置在头部限位槽2的边缘或通过棉线缝制的方式设置在头部限位槽2的边缘位置。
[0020]所述的腰部固定带8包括中间约束带14、缠绕带一19、缠绕带二16、活动魔术贴20和固定魔术贴7,中间约束带14的两端分别与缠绕带一19、缠绕带二16相连接,缠绕带一19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一18,缠绕带一19的端部设置活动魔术贴20,缠绕带二16的一端设置在中间约束带14与侧边15的中间位置,缠绕带二16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活动魔术贴20,侧边15上设置有通孔二17,活动魔术贴20与固定魔术贴7相连接。侧边15、缠绕带二16以及中间约束带14之间通过缝制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21]所述的固定魔术贴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上中间位置的两端。
[0022]所述的手臂固定带6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三21,手臂固定带6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上,另一端的末端设置魔术贴五22,固定板1上相应位置设置与魔术贴五22相对应的毛边或勾边。手臂固定带6的一端通过缝制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板1上。
[0023]所述的腿部固定筒9是两端均开口的筒状结构,腿部固定筒9的侧面通过魔术贴六
粘贴在固定板1上。
[0024]本技术使用时,先将婴儿的躯干部位用腰部固定带8固定住,婴儿躺在固定板1上,使腰部固定带8的中间约束带14位于婴儿的身体下方,然后将缠绕带二16缠绕婴儿的身体,从右侧绕道婴儿身体上方并从缠绕带一19的通孔一18种穿过,将缠绕带二16的末端的活动魔术贴20粘贴在固定板1上的固定魔术贴7上,然后将缠绕带一19绕过婴儿身体上方,从侧边15的通孔二17穿过,并将缠绕带一19末端的活动魔术贴20粘贴在固定板1上的固定魔术贴7上。然后固定腿部,将婴儿的腿部插入到下方的两个腿部固定筒9中,再将腿部固定筒9粘贴在固定板1上;再固定手臂,将手臂伸展开在手臂固定带6的位置,然后将手臂固定带6的活动端缠绕过手臂后穿过通孔三21,最后将魔术贴五22粘贴在固定板1上相对应的毛边或勾边上。最后将额头约束带3放在婴儿额头上,并将额头约束带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带10与头部限位槽2上的后脑固定带4相连接,固定时连接带10绕过棉垫5,使棉垫5挨着婴儿头部,减少魔术贴和固定带对婴儿头部的伤害。最后即可进行穿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的固定板(1)上设置有头部限位槽(2)、手臂固定带(6)、腰部固定带(8)和腿部固定筒(9),手臂固定带(6)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限位槽(2)下方的两侧的位置,固定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腰部固定带(8),腰部固定带(8)的下方设置两个腿部固定筒(9),头部限位槽(2)中放置有棉垫(5),头部限位槽(2)的下部两端设置有后脑固定带(4),后脑固定带(4)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二(12),头部限位槽(2)还设置有额头约束带(3),额头约束带(3)的两端设置有魔术贴一(11),额头约束带(3)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接带(10)与后脑固定带(4)相连接,连接带(10)的两端设置魔术贴三(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婴儿穿刺固定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固定带(8)包括中间约束带(14)、缠绕带一(19)、缠绕带二(16)、活动魔术贴(20)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霞李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