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5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包括下固定板、上滑动板和滑动装置,上滑动板设置在下固定板的上方,滑动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动装置对称设置在下固定板的顶部四个角上,滑动装置的底部与下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上滑动板位于滑动装置的上方且上滑动板能够在滑动装置上滑动,上滑动板的中心开设有上固定孔,下固定板的中心开设有下固定孔,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上滑动板与下固定板经依次穿过下固定孔、上固定孔的销轴和设置在销轴的轴体上端的螺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运输过程中枕木歪斜的情况,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铺轨作业的施工进度,同时制造方便,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铺轨工程用转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个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地铁的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轨道工程在工期上处于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工程的中间环节,是土建施工的紧后工序,又是地铁施工的紧前工序,轨道施工的进度对后续施工工作进度的影响巨大。在轨道施工的各个工序中,隧道内轨铺轨作业和混凝土浇筑是关键工序,也是轨道施工中最难以卡控的重要环节。在地铁施工中由于小半径曲线轨道(轨道线路半径≤800m)线路比较多,轨排在运输过程中枕木大量歪斜,造成轨排到铺设现场后,施工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调整枕木,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设计开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就显的特别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结构非常简单,可以在小半径曲线轨道运输25m轨排,解决了现有运输过程中枕木歪斜的情况,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铺轨作业的施工进度,同时制造方便,使用成本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上滑动板和滑动装置,所述上滑动板设置在下固定板的上方,所述上滑动板和下固定板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动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动装置对称设置在下固定板的顶部四个角上,所述滑动装置的底部与下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板位于滑动装置的上方且上滑动板能够在滑动装置上滑动,所述上滑动板的中心开设有上固定孔,所述下固定板的中心开设有下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滑动板与下固定板经依次穿过下固定孔、上固定孔的销轴和设置在销轴的轴体上端的螺帽相连接。
[0005]上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轴和滑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第一侧板和两块第二侧板,两块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与上滑动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两块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两块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两块所述第一侧板和两块第二侧板固定在一起形成矩形框,两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均开有供转动轴的两端伸入的侧孔,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侧孔转动连接,所述滑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在下固定板的顶部,所述上滑动板设置在滑轮的上方且在滑轮的作用下能够相对下固定板滑动。
[0006]上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侧板的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侧孔,所述转动轴和滑轮的数量均为三根,每根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安装一个滑轮。
[0007]上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通过满焊的方式固定在下固定板的顶部。
[0008]上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和下固定板的右侧中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穿设有用于将上滑动板和下固定板定位的定位销。
[0009]上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和下固定板的大小相等,所述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的大小相等。
[0010]上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和下固定板采用厚度为20mm的钢板制作。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解决了机铺作业轨枕大范围歪斜问题,轨排运输时利用该技术可以释放了轨排的应力,防止轨道车通过道岔或者小半径曲线地段时造成轨排左右股扭曲变形,节省施工工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13]2、本技术制作简单,结构稳定,制造成本低,实现地铁施工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运输25m轨排的运输,减少了施工人员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项目成本。
[0014]3、本技术还可以用于钢弹簧浮置板钢筋笼轨排运输过程中,在防止轨排扭曲变形的同时,也可防止钢筋笼的扭曲变形及钢筋笼绑扎散架的情况发生。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去除销轴和螺帽后的结构图。
[0018]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图。
[0019]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滑动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0021]图6为图5的侧视结构图。
[0022]图7为图5的俯视结构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固定在平板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配合平板车运输轨排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下固定板;
ꢀꢀꢀꢀꢀꢀꢀꢀꢀ
2—上滑动板;
ꢀꢀꢀꢀꢀꢀꢀꢀꢀ
3—滑动装置;
[0027]4—上固定孔;
ꢀꢀꢀꢀꢀꢀꢀꢀꢀ
5—下固定孔;
ꢀꢀꢀꢀꢀꢀꢀꢀꢀ
6—销轴;
[0028]7—螺帽;
ꢀꢀꢀꢀꢀꢀꢀꢀꢀꢀꢀꢀꢀ8‑
1—第一侧板;
ꢀꢀꢀꢀꢀꢀꢀ8‑
2—第二侧板;
[0029]9—转动轴;
ꢀꢀꢀꢀꢀꢀꢀꢀꢀꢀꢀ
10—滑轮;
ꢀꢀꢀꢀꢀꢀꢀꢀꢀꢀꢀꢀ
11—定位孔;
[0030]12—定位销;
ꢀꢀꢀꢀꢀꢀꢀꢀꢀꢀ
13—轨排运输转向架;
ꢀꢀ
14—平板车;
[0031]15—轨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目前地铁轨道施工中轨排的安全、可靠运输已经成为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针对轨排运输过程中枕木歪斜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具体结构如下:
[0033]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下固定板1、上滑动板2和滑动装置3,所述上滑动板2设置在下固定板1的上方,所述上滑动板2和下固定板1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动装置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动装置3对称设置在下固定板1的顶部四个角上,所述滑动装置3的底部与下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板2位于滑动装置3的上方且上滑动板2能够在滑动装置3上滑动,所述上滑动板2的中心开设有上固定孔4,所述下固定板1的中心开设有下固定孔5,所述上固定孔4和下固定孔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滑动板2与下固定板1经依次穿过下固定孔5、上固定孔4的销轴6和设置在销轴6的轴体上端的螺帽7相连接。
[0034]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1)、上滑动板(2)和滑动装置(3),所述上滑动板(2)设置在下固定板(1)的上方,所述上滑动板(2)和下固定板(1)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滑动装置(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动装置(3)对称设置在下固定板(1)的顶部四个角上,所述滑动装置(3)的底部与下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板(2)位于滑动装置(3)的上方且上滑动板(2)能够在滑动装置(3)上滑动,所述上滑动板(2)的中心开设有上固定孔(4),所述下固定板(1)的中心开设有下固定孔(5),所述上固定孔(4)和下固定孔(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滑动板(2)与下固定板(1)经依次穿过下固定孔(5)、上固定孔(4)的销轴(6)和设置在销轴(6)的轴体上端的螺帽(7)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线路用轨排运输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3)包括支撑架、转动轴(9)和滑轮(10),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第一侧板(8

1)和两块第二侧板(8

2),两块所述第一侧板(8

1)的长度方向与上滑动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两块所述第一侧板(8

1)相对设置,两块所述第二侧板(8

2)相对设置,两块所述第一侧板(8

1)和两块第二侧板(8

2)固定在一起形成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波王守斌侯明飞刘勇颜景润闫亮彭现洋谭高友常丰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