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双滚筒自驱动百圈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02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的高精度双滚筒自驱动百圈电位器成功地将原有精密电位器滚动触点改成了滑动触点。电位器的圈数从10圈提高到150圈。工作时滑动触头可在36米长电阻丝上高精度地自动滑动。长期、稳定、准确、自动工作是本电位器的特点。它与微型计算机配合使用可以对各种参量进行高精度控制。(*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器件,又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机械。在本专利技术之前,市场上流行的精密多圈电位器存在着下列缺点其一,圈数不够多,最多只有10圈,从而影响了控制仪表和测量的精度;其二,工作时阻值有微小跳动。这种阻值跳动是工作原理造成的弊病。工作时阻值变化是靠一个小滑轮在电阻丝上滚动来实现,滑轮滚动的微小跳动会带来阻值跳动。这样的精密多圈电位器不能在高精度的控制仪器上使用(例如不能用它作精密温度控制器的定值器)。为了克服上述精密多圈电位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两个螺纹滚筒代替原有的单一螺纹滚筒,使圈数增加到一百圈甚至上千圈。同时把滚动触点改成滑动触点,从而避免了电位器工作时出现的微小阻值跳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下面结合附图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是原理示意图。专利技术的电位器主体是电阻丝〔9〕、两个作同步运动的螺纹滚筒〔1〕〔6〕和滑动触头〔3〕组成。电阻丝〔9〕绕制在两个螺纹滚筒上,即先在第一滚筒上绕N圈,再在第二滚筒上绕M圈,M+N圈数之和约等于单个螺纹滚筒的总螺纹数。当滚筒转动时,电阻丝从第一滚筒〔1〕倒到第二滚筒〔6〕上,第一滚筒上电阻丝圈数减少;反之,第二滚筒〔6〕上电阻丝圈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位器是由滚筒、电阻丝和触头组成。本专利技术特征是由两个作同步运动螺纹滚筒[1][6];电阻丝[9]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滚筒上,并且可以从一个滚筒倒到另一个滚筒上;触头[3]是滑动的,它在绕线滚筒之间的电阻丝上作导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位器是由滚筒、电阻丝和触头组成。本发明特征是由两个作同步运动螺纹滚筒[1][6];电阻丝[9]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滚筒上,并且可以从一个滚筒倒到另一个滚筒上;触头[3]是滑动的,它在绕线滚筒之间的电阻丝上作导电接触。2.一种根据权项1所说的电位器,其特征是由电机〔10〕带动螺纹滚筒作同步运动,同时带动滑动触头。3.一种根据权项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松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