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循环式艾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99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04
一种气体循环式艾灸盒,包括盒体和盒裙。盒体内有燃烧室、风机室和艾灸室。在燃烧室和风机室之间用隔板分隔,在燃烧室和风机室下面为艾灸室。艾柱在托盘上燃烧,托盘底面受热辐射红外线,可烘暖患处;艾灸气体被风机驱动,经过滤布、出风口、风机进入艾灸室,可熏蒸患处;艾灸气体可经艾灸室右侧的回风口回流至燃烧室,形成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环保、安全,循环气量可调,烘暖、熏蒸强度可调,艾灸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循环式艾灸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循环式艾灸盒,属于理疗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木制外壳的艾灸盒多为底部开口、中下部装有一层或两层金属丝网的木盒,艾柱在金属丝网的上部燃烧,部分热能和燃烧后产生的艾灸气体通过金属丝网下行至需要施行艾灸的人体部位(简称患处,下同),达到烘、熏的目的,此作用即为“艾灸”。这种艾灸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缺陷明显:若丝网的孔径过大则艾灰容易透过网孔而下掉,有烫伤皮肤的风险;若丝网的孔径过小则艾灰容易堵塞网眼,导致艾灸气体下行受阻而削弱了“熏”的功能。因此,研发一种不掉灰、使用过程中烘、熏功能不降低的艾灸盒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可保持上述优点且可克服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不掉灰、循环气量可调、烘暖和熏蒸功能好、使用方便的气体循环式艾灸盒。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由盒体和盒裙组成。盒体内有燃烧室、风机室和艾灸室。在燃烧室和风机室之间用隔板分隔,在燃烧室和风机室下面为艾灸室。艾柱在托盘上燃烧,托盘底面受热辐射红外线,可烘暖患处;艾灸气体被风机驱动,经过滤布、出风口、风机进入艾灸室,可熏蒸患处;艾灸气体可经艾灸室右侧的回风口回流至燃烧室,形成循环。
[0006]燃烧室内装有梁,插放艾柱的艾柱钉装于梁上;所述的燃烧室顶面盖以盒盖。
[0007]隔板上有出风口,用压布框将滤布装于出风口上。
[0008]风机、调速器装于风机室内。角盖板盖于风机室上;所述的角盖板上安装电源插口和调速器的旋钮。风机导风罩的一段插装于上搁板和下搁板中的圆孔中,以硅胶套圈密封。
[0009]艾灸室中装有铁丝网,以防止托盘底部与人体皮肤接触。
[0010]扎于盒腰的盒裙可减少艾灸室热量的损失和艾灸气体的泄漏。
[0011]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用风机驱动艾灸气体在盒体内循环,艾灸气体用滤布过滤,不掉灰,无弄脏甚至烫伤皮肤之忧,环保、安全;循环气量可调,烘暖、熏蒸强度可调,艾灸性能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盒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 为托盘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滤布安装于隔板的示意图。
[0015]图4为风机安装于上阁板和下阁板上的示意图。
[0016]图5为风机电路图。
[0017]图6为调速器和电源插口安装于角盖板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打开盒盖时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技术的盒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9 为本技术总体外形示意图。
[0021]在图1~图9中,底盒1、燃烧室11、托盘111、透气孔112、透气孔挡板113、出风口114、回风口115、梁116、艾柱钉117、隔板118、滤布119、压布框120、风机室12、上搁板121、下搁板122、硅胶套圈123、艾灸室13、铁丝网131、盒腰14、盒盖2、角盖板3、调速器4、旋钮41、电源插口42、风机5、电机51、导风罩52、扇叶53、耳板54、活页6、卡扣7、盒体01、盒裙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图9的形状、构造,按以下方式实施。
[0023]1、本技术由盒体01和盒裙02组成。盒体01内有燃烧室11、风机室12和艾灸室13。在燃烧室11和风机室12间用隔板118分隔,在燃烧室11和风机室12的下面为艾灸室13。
[0024]2、风机5、调速器4装于风机室12内。风机室12盖以角盖板3;角盖板3上安装电源插口42、旋钮41。风机5上导风罩52的一段插装于上搁板121和下搁板122中的圆孔中,用螺钉将耳板54紧固于上搁板121上;在导风罩52与上搁板121、下搁板122之间用硅胶套圈123密封。
[0025]3、艾灸室13中装有铁丝网131,以防止托盘111底部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述铁丝网131的孔径推荐值为5mm~10mm。
[0026]4、燃烧室11内装有梁116,插放艾柱的艾柱钉117装于梁116上;所述的燃烧室11上面盖以盒盖2,所述的盒盖2通过活页6和卡扣7与底盒1联接;所述的燃烧室11的底面为托盘111,用钉子将所述的托盘111固定于燃烧室11的前、后、左面;所述的燃烧室11的左侧面为隔板118,在所述的隔板118上有出风口114,滤布119被压布框120通过螺钉压紧于出风口114上;所述的燃烧室11的右侧面有回风口115;艾灸气体可经过滤布119、出风口114、风机5、艾灸室13、回风口115重回燃烧室11,形成循环。
[0027]5、扎于盒腰14的盒裙02可减少艾灸室13热量的损失和艾灸气体的泄漏。
[0028]6、本技术的使用:将已被点燃的艾柱插于艾柱钉117上,盖上盒盖2;插上电源,调整调速器4的旋钮41至合适;调整透气孔挡板113遮挡透气孔112的程度至合适;围上盒裙02;将本技术置于患处之上进行艾灸。必要时,将生姜片铺于艾柱正下方的托盘111上,以增加艾灸气体的有益成分,增强艾灸效果。
[0029]托盘111用金属薄片制成;角盖板3、压布框120用金属材料制成;用玻璃纤维布作为滤布119;底盒1的壳体、上搁板121、下搁板122、隔板118、盒盖2用木板制成;盒裙02用棉布制成。燃烧室11内侧为木板的部分覆盖一层金属薄片,以避免木板被烧蚀。电机51推荐用6V直流电机。
[0030]上面提到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语仅是为了便于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不一定是其在装置中的实际位置。
[003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循环式艾灸盒,包括盒体(01)和盒裙(0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01)内有燃烧室(11)、风机室(12)和艾灸室(13);在所述的燃烧室(11)和风机室(12)之间用隔板(118)分隔,在燃烧室(11)和风机室(12)的下面为艾灸室(13);盒裙(02)扎于盒腰(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循环式艾灸盒,其特征在于:风机(5)、调速器(4)装于风机室(12)内;在所述的风机室(12)上盖以角盖板(3);所述的角盖板(3)上安装电源插口(42)和旋钮(41);风机(5)上导风罩(52)的一段插装于上搁板(121)和下搁板(122)中的圆孔中,用螺钉将耳板(54)紧固于上搁板(121)上;在导风罩(52)与上搁板(121)、下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启潘俊华龚文斌周俊宇吴霞李全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