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加,传统的填埋和焚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需求,固废处理技术面临着处理效率低、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干式厌氧消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废处理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资源回收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固废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2、干式厌氧消化工艺主要是在无水或少水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将有机固废转化为沼气的过程,现有的干式厌氧消化装置通常包括消化箱、搅拌器和加热系统等,这些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
3、首先,传统的搅拌机构无法确保固废与厌氧菌料的充分接触,且受热均匀性低,从而导致消化效率不高,其次,消化后的废渣排料过程往往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此外,为提升自动化程度,就需要多个动力装置来实现,这样的配置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故障率,维护和检修也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化箱(100),所述消化箱(100)内部设有下料腔(101)以及位于所述下料腔(101)上部的消化腔(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箱(100)上与所述消化腔(102)连通的设有投料口(103),所述投料口(103)上设有密封盖(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平搅动机构(200)包括第一往复丝杠(201)、运动箱(202)、平摊架(203)、搅动桨(204),所述消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化箱(100),所述消化箱(100)内部设有下料腔(101)以及位于所述下料腔(101)上部的消化腔(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箱(100)上与所述消化腔(102)连通的设有投料口(103),所述投料口(103)上设有密封盖(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平搅动机构(200)包括第一往复丝杠(201)、运动箱(202)、平摊架(203)、搅动桨(204),所述消化腔(10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柱(205),所述第一滑动柱(205)上滑动连接有所述运动箱(202),所述运动箱(202)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往复丝杠(201),所述第一往复丝杠(201)与所述动力装置(40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500)实现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控制机构(300)包括阀板(301)、外滑架(302)、第二往复丝杠(303)、第三往复丝杠(304),所述消化箱(100)上位于所述消化腔(102)与所述下料腔(101)之间设有运动口(305),所述消化箱(100)上对应每组所述运动口(305)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外滑架(302),每组所述外滑架(302)上均滑动连接有所述阀板(301),所述阀板(301)的一端穿过所述运动口(305),并且所述阀板(301)的外壁与所述运动口(305)抵触,每组所述阀板(301)上均固定连接有丝杠座(306),其中一组所述阀板(301)的所述丝杠座(306)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往复丝杠(303),另一组所述阀板(301)的所述丝杠座(306)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三往复丝杠(304),所述第二往复丝杠(303)与所述第三往复丝杠(304)临近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二动力轴(307)实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杠(303)与所述动力装置(400)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组件(600)实现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干式厌氧消化的固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00)上设有第一棘轮件(501),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00)上设有第二棘轮件(601),在所述第一棘轮件(501)与所述第二棘轮件(601)作用下,所述动力装置(400)带动所述第一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