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壳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前述换热器是食品、制药和其它行业用于诸如气
‑
液、液
‑
液等之间的传热交换的常用装置,例如用于蒸汽升温液体或用于高温液体降温常温液体,也可用于高温液体升温常温液体,等等。
[0003]目前,在食品、制药之类的行业之所以仍以板式换热器占主导地位,是因为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相对较高、热损失小等长处。前述板式换热器的典型的例子如CN2090959U(板式热交换器)、CN101075314A(板式热交换器)、CN102165279A(板式热交换器)和CN202793137U(带有双重深浅不同波纹的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等等。
[0004]但是,上述板式热交换器存在以下欠缺: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与板片之间的流道间隙较窄,因而当用于食品如冰淇淋等的生产时,一旦液态食品中含有颗粒,则会影响通过(也可称“流通”)乃至造成堵塞;由于板式换热器通常由多种存在尺寸差异的板片组成,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壳(1),在该管壳(1)的右端的壳壁上设有与管壳(1)的管壳腔(11)相通的一换热介质引入接口(12),而在管壳(1)的左端的壳壁上设有与管壳(1)的管壳腔(11)相通的一换热介质引出接口(13);一左端盖(2)和一右端盖(3),左端盖(2)对应于所述管壳(1)的左端并且在该左端盖(2)的左侧设有一左端盖物料引接口(21),右端盖(3)对应于管壳(1)的右端并且在该右端盖(3)的右侧设在一右端盖物料引接口(31);一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4),该管状循环回流热交换机构(4)包括物料左导板(41)、物料右导板(42)和一组热交换管(43),物料左导板(41)的右侧面与所述管壳(1)的左端端面固定,并且在物料左导板(41)上构成有左导板导料单元(411),所述的左端盖物料引接口(21)与该左导板导料单元(411)相通,物料右导板(42)的左侧面与所述管壳(1)的右端端面固定,并且在物料右导板(42)上构成有右导板导料单元(421),所述右端盖物料引接口(31)与右导板导料单元(421)相通,一组热交换管(43)的左端与左导板导料单元(411)相配合并且相通,右端与右导板导料单元(421)相配合并且相通,而一组热交换管(43)的中部位于管壳(1)的管壳腔(11)内,所述左端盖(2)的右侧面与物料左导板(41)的左侧面相配合并且相互固定,所述右端盖(3)的左侧面与物料右导板(42)的右侧面相配合并且相互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引入接口(12)与所述换热介质引出接口(13)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导板导料单元(411)包括左导板第一导料腔Ⅰ(4111)、左导板第二导料腔Ⅱ(4112)、左导板第三导料腔Ⅲ(4113)和左导板第四导料腔Ⅳ(4114),所述右导板导料单元(421)包括右导板第一导料腔Ⅰ(4211)、右导板第二导料腔Ⅱ(4212)、右导板第三导料腔Ⅲ(4213)和右导板第四导料腔Ⅳ(4214),所述左端盖物料引接口(21)与所述左导板第一导料腔Ⅰ(4111)相对应并且相通,所述右端盖物料引接口(31)与所述右导板第四导料腔Ⅳ(4214)相对应并且相通;所述的一组热交换管(43)的左端分别与左导板第一导料腔Ⅰ(4111)、左导板第二导料腔Ⅱ(4112)、左导板第三导料腔Ⅲ(4113)以及左导板第四导料腔Ⅳ(4114)相配合并且相通,而一组热交换管(43)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右导板第一导料腔Ⅰ(4211)、右导板第二导料腔Ⅱ(4212)、右导板第三导料腔Ⅲ(4213)以及右导板第四导料腔Ⅳ(4214)相配合并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左导板(41)的右侧面与所述管壳(1)的左端端面焊接固定,而所述物料右导板(42)的左侧面与所述管壳(1)的右端端面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子涵,白云,
申请(专利权)人:威玛自动化设备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