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35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属于禽类养殖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肉鸡装卸车过程耗时费力易造成肉鸡应激引起残次率高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包车辆底盘和设置于底盘上的车厢,车厢内纵向设置有多层水平设置的传送带,每层传送带传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传送面垂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断机构,每个隔断机构高度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能高效、安全的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安全的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安全的装卸毛鸡的运输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


[0001]本技术涉及禽类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在肉鸡养殖业中,大规模养殖已是当前的态势,但是其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等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出鸡时的抓鸡和装车工作难度凸显,主要表现工人难找和老龄化,而且费用较高一般0.17

0.18元/只,个别区域甚至达到0.2元/只,出鸡时主要靠人工从车上卸下笼具,然后装鸡再装上运输车辆,到达屠宰厂后也是通过人工卸车,从笼子里掏出鸡只,此过程完全依靠人工来完成,耗时耗力,而且速度较慢(15个人大约1

1.5小时/车),并且造成鸡群应激,极易导致途死率高、效益下降。
[0003]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成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快捷的装卸毛鸡的运输车。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包括车辆底盘和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车厢,所述车厢内纵向设置有多层水平设置的传送带,每层所述传送带传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传送面垂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断机构,每个所述隔断机构高度可调节。
[0006]每层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均可由所述车厢的尾端至首端转换至所述车厢的首端至尾端;
[0007]每层所述传送带的其中一侧滚轴均与一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0008]每层所述传送带上相邻两个所述隔断机构距离均相等;
[0009]每层所述传送带上首个所述隔断机构与尾端所述隔断机构的距离与所述传送带上部传送面长度相同。
[0010]所述隔断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贴近所述车厢的两侧内壁;
[0011]所述底板顶面中部设置有顶部为开口状的存放盒,所述存放盒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面两侧面共面;
[0012]所述存放盒内部底面连接有可折叠隔板的一端,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横杆固定连接;
[0013]所述横杆的两端贴近所述车厢两侧内壁;
[0014]所述隔板的两侧贴近所述存放盒的两侧内壁。
[0015]所述横杆的两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16]所述底板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底
板上的直板,所述直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弧板,所述弧板与所述横杆卡接配合。
[0017]对应每个所述弹簧片在所述车厢侧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弧板配合的卡柱,所述卡柱远离所述车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于滑架上,所述滑架的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8]所述隔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隔板为轻薄的金属材质。
[0019]本技术实际使用时:车辆装鸡前使每层传送带的顶面上均有一个靠近车尾的隔板处于打开状态,其它隔板均位于每层传送带底面处于压缩状态,首先将配合使用的上车传送带对接到运输车的最高层开始装鸡,肉鸡通过上车传送带顺序进入运输车顶层,当顶面隔板距车尾部分的传送带空间装好适量肉鸡后,启动传送带将肉鸡向车头方向传送,同时传送带底面最靠近尾部处于压缩状态的隔板运行至顶面,在由底面转动到顶面的过程中,弹簧片被卡柱卡住,导致弹簧片变形使横杆脱离弧板的卡接,在弹簧的作用下将隔板完全顶起,该隔板继续向车头部运行,一直到第三个隔板位于车尾处底部时停止传送带运行继续装鸡,按以上过程将肉鸡由最高层装满至最底层,运输车卸鸡时由最底层开始到最高层卸完,首先工人将每层的卡柱通过推块缩入至两侧车厢板内,再将最底层位于最尾端的横杆下压,横杆重新卡入弹簧片的弧板内使隔板呈压缩状态,传送带向车尾端传送将靠近尾部的肉鸡传送出车厢,然后依次按压横杆直至将肉鸡卸载完。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运输车分层设置,每层设置可正反运行的传送带,配合上下车输送带可以高效快捷的将肉鸡分层装卸,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避免了传统肉鸡装卸车时由人工将肉鸡放入框中再拿出的过程,避免了肉鸡应激,残次率升高造成的收益下降;
[0022]2、隔板的设置使肉鸡在运输车上的单位密度得以有效控制,避免局部密度过大造成挤压使残次率升高的现象;
[0023]3、隔板可伸缩的结构设置,使传送带结构不会占用车厢过多的空间而造成车厢超高现象,可以最大限度的设置多层的装鸡结构,提高车厢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第一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A区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第一使用状态内部结构主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第二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的A区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第二使用状态内部结构主视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盘;2、车厢;201、通孔;202、滑架;3、传送带;301、滚轴;302、驱动电机;4、隔断机构;401、底板;402、存放盒;403、隔板;404、横杆;405、弹簧; 406、直板;407、弧板;408、卡柱;409、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2]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是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包括车辆底盘1和设置于底盘1上的车厢2,车厢2内纵向设置有多层水平设置的传送带3,每层传送带3传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传送面垂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断机构4,每个隔断机构4高度可调节。
[0033]每层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均可由车厢2的尾端至首端转换至车厢2的首端至尾端,每层传送带3的其中一侧滚轴301均与一个驱动电机30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每层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隔断机构4距离均相等,每层传送带3上首个隔断机构4与尾端隔断机构4的距离与传送带3上部传送面长度相同。
[0034]隔断机构4包括底板401,所底板401的底面与传送带3的传送面贴合并固定连接,底板401的两端分别贴近车厢2的两侧内壁,底板401顶面中部设置有顶部为开口状的存放盒402,存放盒402的两侧面分别与所传送带3的传送面两侧面共面,存放盒402内部底面连接有可折叠隔板403的一端,隔板403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横杆404固定连接,横杆404的两端贴近车厢2两侧内壁,隔板403的两侧贴近存放盒402的两侧内壁。
[0035]横杆404的两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405的一端,弹簧405的另一端与底板401固定连接,底板401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片,弹簧片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底板401上的直板406,直板406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包括车辆底盘(1)和设置于所述底盘(1)上的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内纵向设置有多层水平设置的传送带(3),每层所述传送带(3)传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传送面垂直设置的若干个隔断机构(4),每个所述隔断机构(4)高度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均可由所述车厢(2)的尾端至首端转换至所述车厢(2)的首端至尾端;每层所述传送带(3)的其中一侧滚轴(301)均与一个驱动电机(30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每层所述传送带(3)上相邻两个所述隔断机构(4)距离均相等;每层所述传送带(3)上首个所述隔断机构(4)与尾端所述隔断机构(4)的距离与所述传送带(3)上部传送面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装卸毛鸡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机构(4)包括底板(401),所述底板(401)的底面与所述传送带(3)的传送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01)的两端分别贴近所述车厢(2)的两侧内壁;所述底板(401)顶面中部设置有顶部为开口状的存放盒(402),所述存放盒(402)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传送带(3)的传送面两侧面共面;所述存放盒(402)内部底面连接有可折叠隔板(403)的一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肖大勇卢国民刘德徽王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