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16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包括机体、V选出口、控制台、控温装置和刮料装置,所述机体顶端镶嵌固定有进料斗,且机体底部镶嵌固定有出料斗,所述V选出口顶端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正下方左侧固定有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三法兰盘顶端左侧固定有第二温度感应器,所述V选出口左侧与机体右侧上方镶嵌固定,所述控制台固定于底座顶端右侧,且控制台均通过电线与第一温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和输出电机电性连接,该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设置有控制台,通过控制台切换整体控温装置手动/自动无扰切换,避免整体设备工况的大幅波动,依次造成整体设备出现工作状态不稳定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生料辊压机
,具体为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料辊压机是固废生料制粉的主要设备,其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固废生料生粉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能耗,V选的出口温度的控制,对辊压机系统的工况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当原材料变化,应根据辊压机的工况来控制,温度低,V选出口温度<90℃时,V选提升机和循环提升机电流相对较小<220A,辊压机电流波动也较小70~90A,辊缝、压力、振动的波动也不大,工况相对稳定,但入库提升机电流偏低,说明产量也相对偏低,当原材料易磨性变好时,工况稳定,产量会较高,应适当控制温度不能过高,V选出口温度过高,会造成入辊压机的物料变干,辊压不成料饼,下料不稳定,工况变化较大,主机电流80~105A,辊缝、压力、振动的波动都有较大波动,两个提升机电流会高于220A,V选提升机电流220~240A,循环提升机电流215~225A,两提升机电流均已达到最大值控制的限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控制适当的V选出口温度,平衡产量和温度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通过的V选出口温度过高,会造成入辊压机的物料变干,辊压不成料饼,下料不稳定,工况变化较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包括机体、V选出口、控制台、控温装置和刮料装置,所述机体顶端镶嵌固定有进料斗,且机体底部镶嵌固定有出料斗,所述机体通过安装柱固定于底座顶端左侧,所述机体内部左侧安装有从动压辊,且机体内部右侧安装有主动压辊,所述主动压辊左侧与输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电机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机体正前方右侧,所述V选出口顶端固定有第一法兰盘,且V选出口底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同时V选出口右侧固定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正下方左侧固定有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三法兰盘顶端左侧固定有第二温度感应器,所述V选出口左侧与机体右侧上方镶嵌固定,所述控制台固定于底座顶端右侧,且控制台均通过电线与第一温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和输出电机电性连接;
[0005]控温装置,用于稳定V选出口温度的所述控温装置固定于机体右侧上方;
[0006]刮料装置,用于防止生料附着的所述刮料装置安装于机体内部顶端两侧。
[0007]优选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有第一阀体、第一热风门、第一连接杆、第一涡轮、第一蜗杆、第一手轮、第一电机、第一法兰组、第二阀体、第二热风门、第二连接杆、第二涡轮、第二蜗杆、第二手轮、第二电机、第二法兰组、第三阀体、循环风门、第三连接杆、第三涡轮、第三蜗杆、第三手轮、第三电机和第三法兰组,所述第一阀体内部安装有第一热风门,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贯穿固定有第一涡轮,且第一连接杆底部贯穿第一阀体与第一热风门顶端固
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左侧固定有第一手轮,且第一蜗杆右侧贯穿第一阀体左侧延伸于第一阀体内部,同时第一蜗杆与第一涡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通过连接块固定于第一阀体左侧上方,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第一阀体顶端,同时第一电机通过电线与控制台和第二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阀体通过第一法兰组与第三法兰盘固定连接安装于V选出口右侧,所述第二阀体内部安装有第二热风门,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贯穿固定有第二涡轮,且第二连接杆底部贯穿第二阀体与第二热风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左侧固定有第二手轮,且第二蜗杆右侧贯穿第二阀体左侧延伸于第二阀体内部,同时第二蜗杆与第二涡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通过连接块固定于第二阀体左侧上方,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二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第二阀体顶端,同时第二电机通过电线与控制台和第一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阀体通过第二法兰组与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安装于V选出口顶端,所述第三阀体内部安装有循环风门,所述第三连接杆底部贯穿固定有第三涡轮,且第三连接杆底部贯穿第三阀体与循环风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蜗杆左侧固定有第三手轮,且第三蜗杆右侧贯穿第三阀体左侧延伸于第三阀体内部,同时第三蜗杆与第三涡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蜗杆通过连接块固定于第三阀体左侧上方,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与第三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三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第三阀体顶端,同时第三电机通过电线与控制台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阀体通过第三法兰组与第二法兰盘固定连接安装于V选出口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刮料装置包括有连接筒、第一螺纹孔、安装块、配套杆、第二螺纹孔、连接板、刮刀和固定螺母,所述连接筒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连接筒顶端与安装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配套杆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配套杆底部焊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焊接固定有刮刀,所述配套杆通过固定螺母贯穿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与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顶端通过固定螺栓与机体内部顶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热风门、第一连接杆和第一电机构成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

180
°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与连接筒连接形状呈倒“T”字形。
[0011]优选的,所述刮刀设置有2个,且刮刀关于连接板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
[0013](1)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通过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对V选出口内部温度变形从而相应调节第一热风门、第二热风门和循环风门的开合度,从而提高控制机体内部精度,依次避免V选出口温度过高,会造成入机体内部的物料变干,辊压不成料饼,下料不稳定,工况变化较大的情况;
[0014](2)设置有控制台,通过控制台切换整体控温装置手动/自动无扰切换,避免整体设备工况的大幅波动,依次造成整体设备出现工作状态不稳定情况;
[0015](3)设置有刮料装置,通过刮刀将从动压辊和主动压辊表面的生料附着杂质进行刮料处理,避免辊面容易产生裂纹或辊面凹坑或辊面硬质耐磨层剥落的情况,依次影响生料的正常辊压处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V选出口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刮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体,2、进料斗,3、出料斗,4、底座,5、从动压辊,6、主动压辊,7、输出电机,8、V选出口,9、第一法兰盘,10、第二法兰盘,11、第三法兰盘,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包括机体(1)、V选出口(8)、控制台(14)、控温装置(15)和刮料装置(16),其特征在于:机体(1),所述机体(1)顶端镶嵌固定有进料斗(2),且机体(1)底部镶嵌固定有出料斗(3),所述机体(1)通过安装柱固定于底座(4)顶端左侧,所述机体(1)内部左侧安装有从动压辊(5),且机体(1)内部右侧安装有主动压辊(6),所述主动压辊(6)左侧与输出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电机(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机体(1)正前方右侧,所述V选出口(8)顶端固定有第一法兰盘(9),且V选出口(8)底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10),同时V选出口(8)右侧固定有第三法兰盘(11),所述第一法兰盘(9)正下方左侧固定有第一温度感应器(12),所述第三法兰盘(11)顶端左侧固定有第二温度感应器(13),所述V选出口(8)左侧与机体(1)右侧上方镶嵌固定,所述控制台(14)固定于底座(4)顶端右侧,且控制台(14)均通过电线与第一温度感应器(12)、第二温度感应器(13)和输出电机(7)电性连接;控温装置(15),用于稳定V选出口(8)温度的所述控温装置(15)固定于机体(1)右侧上方;刮料装置(16),用于防止生料附着的所述刮料装置(16)安装于机体(1)内部顶端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料辊压机V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15)包括有第一阀体(1501)、第一热风门(1502)、第一连接杆(1503)、第一涡轮(1504)、第一蜗杆(1505)、第一手轮(1506)、第一电机(1507)、第一法兰组(1508)、第二阀体(1509)、第二热风门(1510)、第二连接杆(1511)、第二涡轮(1512)、第二蜗杆(1513)、第二手轮(1514)、第二电机(1515)、第二法兰组(1516)、第三阀体(1517)、循环风门(1518)、第三连接杆(1519)、第三涡轮(1520)、第三蜗杆(1521)、第三手轮(1522)、第三电机(1523)和第三法兰组(1524),所述第一阀体(1501)内部安装有第一热风门(1502),所述第一连接杆(1503)底部贯穿固定有第一涡轮(1504),且第一连接杆(1503)底部贯穿第一阀体(1501)与第一热风门(150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1505)左侧固定有第一手轮(1506),且第一蜗杆(1505)右侧贯穿第一阀体(1501)左侧延伸于第一阀体(1501)内部,同时第一蜗杆(1505)与第一涡轮(150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1505)通过连接块固定于第一阀体(1501)左侧上方,所述第一电机(1507)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杆(1503)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1507)通过安装架固定于第一阀体(1501)顶端,同时第一电机(1507)通过电线与控制台(14)和第二温度感应器(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阀体(1501)通过第一法兰组(1508)与第三法兰盘(11)固定连接安装于V选出口(8)右侧,所述第二阀体(1509)内部安装有第二热风门(1510),所述第二连接杆(1511)底部贯穿固定有第二涡轮(1512),且第二连接杆(1511)底部贯穿第二阀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仉振民韩东张杰何东生徐左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