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05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位于地下的提升井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提升井上部设置有检修口,检修口处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地上且设置有通气管管罩,能够保证井内空气流通顺畅,压力稳定。提升井内部设置有短墙,短墙顶部安装有格栅,将提升井内部空间一分为二,分别为第一井池和第二井池;第一井池能够沉淀污水中的部分杂质,格栅能够滤除污水中的漂浮物,保证第二井池中的污水提升泵顺畅工作,避免堵塞,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改造项目中临时管线排水系统的可靠性。时管线排水系统的可靠性。时管线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雨污分流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大型项目分期分批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项目在施工前已有雨污水管线,面临一边施工,一边使用的情况,根据现场施工开挖需求,施工前需要对原有管线截断,进行施工期间管线走向调整,增加污水提升装置。老旧工程中的管道系统上端大多未设置雨水篦子,由于雨水管道一般都比较大,所以下大雨的时候,很多地面垃圾会随之进入到雨污水管线系统中;另外,由于改造项目都处于历史陈旧地区,对于管道的设置维护不好,有时候工人生活垃圾不规范收集,就近把个别污水井盖打开,作为垃圾倾倒口。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现有的污水提升装置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堵塞的情况,由此导致污水提升井使用瘫痪,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污水提升井进行合理改造已成为目前的改造施工项目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利用短墙和格栅将提升井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污水经过沉淀和格栅过滤后,在污水提升泵作用下由出水管排出,有效解决了污水提升泵的堵塞问题,污水处理效率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5]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位于地下的提升井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提升井上部设置有检修口,检修口处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地上且设置有通气管管罩;提升井内部设置有短墙,短墙顶部设置有格栅,短墙和格栅共同将提升井内部空间一分为二,分别为第一井池和第二井池;第二井池中安装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井池与第二井池的容积比为2:1。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采用DN300管道,出水管、通气管均采用DN100管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检修口直径为70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管罩高度为30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提升井以及短墙的高度根据污水提升泵的参数设置。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通过短墙和格栅,将提升井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污水在第一井池沉淀后,经过格栅过滤,之后流入第二井池,在污水提升泵的作用下由出水管排出,避免了污水中的泥沙、漂浮物等杂质堵塞污水提升泵,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改造项目中临时管线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污水提升井剖面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污水提升井俯视图;
[0015]图中:1

进水管;2

出水管;3

通气管;4

通气管管罩;5

格栅;6

污水提升泵;7

短墙;8

检修口;9

第一井池;10

第二井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通气管3、通气管管罩4、格栅5、污水提升泵6、短墙7以及检修口8。
[0018]如图1、2所示,位于地下的提升井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2,提升井上部设置有检修口8;通气管3一端与检修口8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地上且设置有通气管管罩4,能够保证井内空气流通顺畅,压力稳定。提升井内部设置有短墙7,短墙7顶部设置有格栅5,短墙7和格栅5共同将提升井内部空间一分为二,分别为第一井池9和第二井池10;进水管1与第一井池9连通,第一井池9与第二井池10的容积比为2:1;第一井池能够沉淀污水中的颗粒杂质,格栅5能够滤除污水中的漂浮物。第二井池10中安装带有切刀装置的污水提升泵6,污水提升泵6出水口与出水管2连接;实际施工中,提升井以及短墙7的整体高度根据污水提升泵6的参数来设置。
[001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水管1选用DN300管道,出水管2选用DN100管道,通气管3选用DN100管道;检修口8直径为700mm;通气管管罩4高度为300mm。
[0020]实际应用中,污水经进水管1流入第一井池中,并在第一井池9中进行沉淀,保证后续污水提升泵6能够正常工作,不会被泥沙等堵塞;当第一井池9水位高于短墙7高度时,沉淀后的第一井池9中的污水流入第二井池10,利用污水提升泵6将第二井池10中的污水通过出水管2输送出去,在此过程中,短墙7顶部的格栅5能够进一步滤除水面漂浮的塑料袋等杂物,保证污水提升泵6正常工作。本技术所述的污水提升井能够对污水中的各种杂质和漂浮物进行沉淀、过滤处理,使得污水提升泵6能够顺利运作,保证污水提升效率,大大提升了施工改造过程中临时管线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0021]所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其特征在于,位于地下的提升井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2),提升井上部设置有检修口(8),检修口(8)处连接有通气管(3),通气管(3)另一端延伸至地上且设置有通气管管罩(4);提升井内部设置有短墙(7),短墙(7)顶部设置有格栅(5),短墙(7)和格栅(5)共同将提升井内部空间一分为二,分别为第一井池(9)和第二井池(10);第二井池(10)中安装污水提升泵(6),污水提升泵(6)出水口与出水管(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造施工项目的污水提升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虹赵磊周中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