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物热敏电阻材料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大多数是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制成,锰、钴、镍系NTC(负温度系数)氧化物热敏电阻以其阻值,B值范围较宽(p=10°-104Ωcm,B=1000-7000K),使用范围广(-50-300℃),生产工艺成熟,原材料价格较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温度检测、温度补偿、浪涌电流抑制等领域。近年来,由于空调、电冰箱、微波炉、汽车等产业的要求,市场上对NTC氧化物热敏电阻的稳定性已不能满足要求,针对此状况,本专利技术采用部分金属氧化物掺杂改善锰、钴、镍系NTC氧化物热敏材料的稳定性,得到了稳定性良好的NTC氧化物热敏电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研制的氧化物热敏电阻材料是以硝酸镍、醋酸锰、硝酸钴、硝酸镁、硝酸铬、柠檬酸、硬酯酸、聚乙二醇(分析纯)原料组成,采用部分金属氧化物掺杂改善锰、钴、镍系NTC热敏材料的稳定性,得到了稳定性良好的NTC热敏电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氧化物热敏电阻材料是以硝酸镍、醋酸锰、硝酸钴、硝酸镁、硝酸铬、柠檬酸、聚乙二醇(分析纯)原料组成,采用纳米粉体技术,粉体表面包覆技术,成型,烧结,老化等工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物热敏电阻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以硝酸镍、醋酸锰、硝酸钴、硝酸镁、硝酸铬、柠檬酸、聚乙二醇,硬酯酸(分析纯)原料组成,采用纳米粉体技术,粉体表面包覆技术,成型,烧结,老化等工艺制成,其中各组分配比为(含量以摩尔为单位):主成份元素:镍0.1-0.5mol、锰0.4-0.8mol、钴0.1-0.3mol、掺杂元素:镁0.5-5%mol、铬0.5-5%m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物热敏电阻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以硝酸镍、醋酸锰、硝酸钴、硝酸镁、硝酸铬、柠檬酸、聚乙二醇,硬酯酸(分析纯)原料组成,采用纳米粉体技术,粉体表面包覆技术,成型,烧结,老化等工艺制成,其中各组分配比为(含量以摩尔为单位)主成份元素镍0.1-0.5mol、锰0.4-0.8mol、钴0.1-0.3mol、掺杂元素镁0.5-5%mol、铬0.5-5%mo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例步骤进行a、按化学计量比称量硝酸镍、醋酸锰、硝酸钴,用去离子水溶解,形成溶液A待用;b、再称取等摩尔量的柠檬酸和主成份元素总量的1-8%mol的聚乙二醇混合,用去离子水溶解,形成溶液B待用;c、将所制备的B溶液加入到A溶液中搅拌20-60分钟,用氨水调PH值到5-6.5,在50-60℃下脱水制得湿凝胶,在80-70℃下干燥得干凝胶,180-200℃下得到浅黄色粉末,研磨30-60分钟,置于箱式炉中600-850℃热分解2-6小时,得到锰、钴、镍系氧化物黑色纳米粉体;d、再配制主成份元素总量的1-10%mol硬脂酸与聚乙二醇混合溶液,将所得到的锰、钴、镍系氧化物黑色纳米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疆英,王学燕,靳景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