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368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通风管路包括通风空气进口管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通风空气进口管路一端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连接,另一端与通风风机相连接,通风空气出口管路一端与通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在所述舷侧外板的内侧,通风空气进口管路进气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的出气端均通过∩型弯管分别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和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型弯管的最高点高于滚装船的水密限界线,同时大于干舷计算的最高点。这样通风系统在舷侧的进出口位置就可以布置在船侧的任意满足规范的位置,可以大大减少了通风管路上的遥控风闸的设计数量,极大的降低了设计成本。降低了设计成本。降低了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


[0001]本技术属于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船舶FGSS系统来说,通风系统以及通风双壁管的设计是一个大的趋势,它可以确保所有的区域均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机舱区域属于本质安全性机舱。通风双壁管系统就要配置通风系统,对于FGSS系统来说,通风系统所有的进出口均为危险区域,这对于通风系统在舷侧的进出口位置的布置尤其重要。特别对于客滚船,舷侧本来就有大量的开孔,而这些开孔都是属于安全区域,FGSS通风系统的进出口就要根据规范避开这些安全区域开孔,这对于通风系统的设计就提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既要满足规范,又要根据舷侧实际的空间进行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确保通风系统在舷侧的进出口位置即满足规范要求,又满足船上的实际空间布局,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船舶建造成本。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所述通风管路包括通风空气进口管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所述通风空气进口管路一端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连接,另一端与通风风机相连接,所述通风空气出口管路一端与通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在所述舷侧外板的内侧,通风空气进口管路进气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的出气端均通过∩型弯管分别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和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型弯管的最高点高于滚装船的水密限界线,同时大于干舷计算的最高点。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型弯管的管路连接处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型弯管烧焊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和通风空气出口的位置不低于弯管的最高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型弯的公称直径为15mm~500mm。
[0009]本技术的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进出口管路上通过增加∩型弯管设计,∩型弯管的最高点高于船舶的水密限界线,以及最高点高于干舷计算的最高点,这样通风系统在舷侧的进出口位置就可以布置在船侧的任意满足规范的位置,可以大大减少了通风管路上的遥控风闸的设计数量,极大的降低了设计成本。采用∩型弯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风闸的使用(因为风闸比较贵,可有降低船厂建造成本),干舷高度和水密限界线主要是要保证船舶富裕浮态的,也就是说海水高过了设计水线,但低于干舷线和水密限界线,船舶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因为海水可能到达水密限界线的下边缘,如果∩型弯的最高点低于水密限界线,海水则有可能根据顺着风管进入到船舱内。干舷计算主要是根
据国际载重线公约,不同的船型具有不同的干舷计算公式;而水密限界线主要是根据破舱稳性计算的,也就是说海水有可能到达干舷线和水密限界线,所以∩型弯的最高点要满足这两条线的最大者。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型弯管与舷侧的连接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连接俯视图。
[0012]其中,1

通风空气进口管路,2

通风空气出口管路,3

舷侧外板,4

通风风机,5

∩型弯管,6

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所述通风管路包括通风空气进口管路1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2,所述通风空气进口管路1一端与舷侧外板3上的通风空气进口连接,另一端与通风风机4相连接,所述通风空气出口管路2一端与通风风机4相连接,另一端与舷侧外板3上的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在所述舷侧外板3的内侧,通风空气进口管路1进气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2的出气端均通过∩型弯管5分别与舷侧外板2上的通风空气进口和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型弯管5的最高点高于滚装船的水密限界线,同时大于干舷计算的最高点;在所述∩型弯管5的管路连接处套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与∩型弯管5烧焊连接;所述舷侧外板3上的通风空气进口和通风空气出口的位置不低于∩型弯管5的最高点。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弯管5的公称直径为15mm~500mm。
[0016]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装船燃气供给系统的通风管路,所述通风管路包括通风空气进口管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所述通风空气进口管路一端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连接,另一端与通风风机相连接,所述通风空气出口管路一端与通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舷侧外板的内侧,通风空气进口管路进气端和通风空气出口管路的出气端均通过∩型弯管分别与舷侧外板上的通风空气进口和通风空气出口相连接,所述∩型弯管的最高点高于滚装船的水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张奇英李倩李国荣魏冬亮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