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悬架和汽车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66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平衡悬架,为解决现有平衡悬架的结构复杂、容易产生轮胎啃胎问题;提供一种平衡悬架和汽车起重机,其中平衡悬架包括板簧,板簧中部平衡支座与固定于车架上的板簧支座铰接;板簧前后两端各与车桥端部下侧的下支座连接;两根上推力杆分别将连接前后部车桥中部上侧的推力杆支座与车架连接;两侧均设置下推力杆,每侧的两根下推力杆将前部车桥端部下侧的推力杆支座与板簧支座上的推力杆支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小,成本低的优点,不会产生板簧与板簧支座相对位移而引起的轮胎啃胎问题,结构更加可靠。结构更加可靠。结构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悬架和汽车起重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用的平衡悬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衡悬架和汽车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悬架为车桥与车架之间的连接件总称,其功用为传递车桥与车架之间的所有力和力矩。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为宽体箱型结构,以适应起重作业对车架的受力需求,所以汽车起重机所匹配的平衡悬架需布置在车架下方。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平衡悬架主要由平衡梁91、平衡支座2、板簧30、V型推力杆92、板簧盖板31、U型螺栓32、板簧前支座93、板簧后支座95、平衡梁支座94等组成。两平衡梁91纵向布置,分别位于两侧,采用下沉布置在车桥的下方。在前部车桥10和后部车桥的两端下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平衡梁支座94,平衡梁9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同侧的平衡梁支座94铰接,平衡支座22通过销轴安装在平衡梁91 上,板簧30中部通过U形螺栓32和板簧盖板31固定连接在平衡支座2上,板簧30的前端设置有包耳,通过板簧销轴97与板簧前支座93连接,板簧30的后端位于与板簧后支座95 下方,并与其接触连接。前部的V型推力杆92的前端(尖端)通过推力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板簧,分别纵向布置在两侧;每侧板簧中部与位于其上方的一平衡支座固定连接,平衡支座通过销轴与一板簧支座铰接,板簧支座与车架刚性连接;每侧板簧的前后两端各与一车桥下支座连接,车桥下支座刚性固定在车桥端部下侧,车桥下支座上设置滑板,板簧端部位于所述滑板上方并与滑板接触连接;一组上推力杆,居中纵向布置,其包括前上推力杆、后上推力杆;前上推力杆前端通过推力杆支座连接于前部车桥中部上侧,后上推力杆后端通过推力杆支座连接于后部车桥中部上侧,前上推力杆后端和后上推力杆前端通过推力杆支座连接于车架;两组下推力杆,分别纵向布置在两侧,每组下推力杆包括前下推力杆、后下推力杆,前下推力杆前端通过前部的推力杆支座连接于前部车桥的同侧端,后下推力杆后端通过后部的推力杆支座连接于后部车桥的同侧端,同侧的前下推力杆后端和后下推力杆前端均连接于同侧的板簧支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板簧通过U型螺栓和板簧盖板固定在同侧的平衡支座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推力杆前部的推力杆支座固定设置在前部车桥同侧端的下方,后下推力杆后部的推力杆支座固定设置在后部车桥同侧端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推力杆前端位于同侧板簧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心顺徐莉贾宏飞李学武韩亚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