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207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尘装置领域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装置本体内中部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的一端,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吸尘器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吸尘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管的底端,出灰管的顶端贯穿连接在空腔的左侧上部,空腔内设置有接灰箱,接灰箱的左侧设置有卡合连接出灰管顶部延伸端的凹槽结构,空腔的右侧底部铰连有箱门,箱门的顶部卡合连接在装置本体的右侧顶部,装置本体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水泵,有益于对灰尘进清理聚拢方便吸灰且对接灰箱的灰尘进行加湿沉降,提高吸灰装置的工作效率并提升吸灰的效果。高吸灰装置的工作效率并提升吸灰的效果。高吸灰装置的工作效率并提升吸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吸尘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尘装置内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 圈的转速产生较高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
[0003]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灰装置存在对灰尘过多的地方吸灰效果差和对接灰装置内的灰尘无法沉降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装置本体内中部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的一端,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吸尘器的前后两侧外表面,所述吸尘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管的底端,所述出灰管的顶端贯穿连接在空腔的左侧上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接灰箱,所述接灰箱的左侧设置有卡合连接出灰管顶部延伸端的凹槽结构,所述空腔的右侧底部铰连有箱门,所述箱门的顶部卡合连接在装置本体的右侧顶部,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水泵,所述小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装置本体顶部的输水管结构,所述输水管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气喷头,所述小水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的右端,所述供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小水箱的右侧底部,所述小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的顶部左侧,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毛刷靠近吸灰管的后侧,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吸尘器和小水泵。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水泵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有益于控制小水泵喷水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远离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推杆,有益于使用者推动装置本体进行移动吸灰。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灰管的底部设置为梯形结构,有益于提高对地面的吸灰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灰管底部的梯形结构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有益于避免吸尘器将较大的垃圾吸入吸灰管内,造成吸灰管的堵塞。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左右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的顶部,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有益于对地面不平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减震。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有益于车轮的转向,方便使用者推动在装置本体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吸灰工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装置本体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卡条,卡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毛刷靠近吸灰管的后侧的结构,完成在装置本体进行移动过程中毛刷将灰尘过多的地方清扫聚集到吸灰管下方的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灰装置存在对灰尘过多的地方吸灰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提升吸灰装置的吸灰效果。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装置本体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水泵,小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装置本体顶部的输水管结构,输水管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气喷头,小水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的右端,供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小水箱的右侧底部,小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的顶部左侧的结构,完成打开小水泵的开关,小水泵将小水箱内的水源通过雾气喷头喷洒在接灰箱内的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灰装置存在对接灰装置内的灰尘无法沉降的问题,达到了对灰尘的沉降,避免灰尘重现进入到外界需要清理的环境中造成吸灰效果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吸灰装置的吸灰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一中A区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毛刷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柱;3、吸尘器;4、出灰管;5、吸灰管;6、空腔;7、接灰箱;8、滤网;9、固定板;10、卡条;11、毛刷;12、箱盖;13、把手;14、雾气喷头;15、小水箱;16、供水管;17、小水泵;18、开关;19、支撑板;20、U型推杆;21、蓄电池;22、滑槽;23、弹簧;24、滑板;25、转向器;26、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1,装置本体1内中部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的一端,支撑柱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吸尘器3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吸尘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管4的底端,出灰管4的顶端贯穿连接在空腔6的左侧上部,空腔6内设置有接灰箱7,接灰箱7的左侧设置有卡合连接出灰管4顶部延伸端的凹槽结构,空腔6的右侧底部铰连有箱门,箱门的顶部卡合连接在装置本体1 的右侧顶部,装
置本体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水泵17,小水泵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装置本体1顶部的输水管结构,输水管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气喷头14,小水泵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6的右端,供水管16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小水箱15的右侧底部,小水箱1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的顶部左侧,装置本体1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卡条10,卡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毛刷11,毛刷11靠近吸灰管5的后侧,蓄电池21电性连接吸尘器3和小水泵17。
[0021]其中,小水泵的顶部设置有开关18,有益于控制小水泵17喷水功能的打开和关闭;箱盖12的右侧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有益于使用者拉开箱盖12,取出接灰箱7;装置本体1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的一侧,支撑板19远离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推杆20,有益于使用者推动装置本体1进行移动吸灰;吸灰管5的底部设置为梯形结构,有益于提高对地面的吸灰效果;吸灰管5底部的梯形结构内固定连接有滤网 8,有益于避免吸尘器3将较大的垃圾吸入吸灰管5内,造成吸灰管5的堵塞;装置本体1 的底部左右均设置有滑槽22,滑槽2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3的顶部,弹簧23的底部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内吸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1),所述装置本体(1)内中部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的一端,所述支撑柱(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吸尘器(3)的前后两侧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管(4)的底端,所述出灰管(4)的顶端贯穿连接在空腔(6)的左侧上部,所述空腔(6)内设置有接灰箱(7),所述接灰箱(7)的左侧设置有卡合连接出灰管(4)顶部延伸端的凹槽结构,所述空腔(6)的右侧底部铰连有箱门,所述箱门的顶部卡合连接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顶部,所述装置本体(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水泵(17),所述小水泵(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装置本体(1)顶部的输水管结构,所述输水管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气喷头(14),所述小水泵(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6)的右端,所述供水管(16)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小水箱(15)的右侧底部,所述小水箱(1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的顶部左侧,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卡条(10),所述卡条(10)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黎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