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恶唑菌酮生产的转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02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恶唑菌酮生产的转料装置,该用于恶唑菌酮生产的转料装置包括转运组件、工作台以及支架,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控制台,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外壳、溶解层、混合层以及输送层,所述溶解层包括进料口、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叶片以及出料管道,所述混合层包括加液口、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活动挡板、活动底板、滑槽、升降机、精密弹簧、重力感应器、显示盘以及第一出料口,所述输送层包括传动电机、传动带、传送带、底架以及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所有步骤在一个装置中进行,且全程密封进行,有效防止了原料的损失与转料过程中受到杂质污染的情况发生。中受到杂质污染的情况发生。中受到杂质污染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恶唑菌酮生产的转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恶唑菌酮生产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恶唑菌酮生产的转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恶唑菌酮,化学式是C
22
H
18
N2O4,性状为无色结晶体,恶唑菌酮是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农药,适宜作物如小麦、大麦、豌豆、甜菜、油菜、葡萄、马铃薯、爪类、辣椒,番茄等,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亚纲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晚疫病等,与氟硅唑混用对防治小麦颍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锈病效果更好,具有亲脂性,喷施作物叶片上后,易粘附,不被雨水冲刷特效。
[0003]在恶唑菌酮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制备好的恶唑菌酮粗品送至精制釜中进行精制,得到高纯度的恶唑菌酮,现一般在将粗品转移至精制釜的过程中,会引入外来的杂质污染,进而影响恶唑菌酮产品的纯度。
[0004]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7227316 U公开了一种用于恶唑菌酮的转料系统,将离心机、粗品溶解槽、转料泵和精制釜仅仅通过管道连通设置,并使用转料泵将粗品转移至精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恶唑菌酮生产的转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组件(1)、工作台(2)以及支架(3);所述转运组件(1)包括外壳(5)、溶解层(6)、混合层(7)以及输送层(8),所述溶解层(6)、混合层(7)以及输送层(8)均位于外壳(5)的内部,所述溶解层(6)位于混合层(7)的上方,所述混合层(7)位于输送层(8)的上方,所述溶解层(6)包括进料口(61)、第一搅拌电机(62)、第一搅拌轴(63)、第一搅拌叶片(64)以及出料管道(65),所述进料口(61)位于溶解层(6)的顶部,所述第一搅拌电机(62)位于外壳(5)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轴(63)的一端位于外壳(5)的内部且与外壳(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63)另一端与第一搅拌电机(62)的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片(64)位于第一搅拌轴(63)的表面,所述第一搅拌叶片(64)的一侧与第一搅拌轴(63)的表面通过插槽活动连接,所述出料管道(65)的一端与溶解层(6)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道(65)的另一侧与混合层(7)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道(65)设有第一活动挡板(66)与抽水机(67),所述抽水机(67)位于出料管道(65)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动挡板(66)位于溶解层(6)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挡板(66)与出料管道(6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挡板(66)设有连接开关(68)与活动槽(69),所述连接开关(68)位于活动槽(69)的内部,所述混合层(7)包括加液口(71)、第二搅拌电机(72)、第二搅拌轴(73)、第二搅拌叶片(74)、第二活动挡板(75)、活动底板(76)、滑槽(77)、升降机(78)、精密弹簧(79)、重力感应器(710)、显示盘(711)以及第一出料口(712),所述加液口(71)位于混合层(7)的一面,所述加液口(71)的外表面与外壳(5)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底板(76)位于精密弹簧(79)和升降机(78)的上方,活动底板(76)的一端与滑槽(77)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晶晶刘长庆朱光文王平占学荣沈龙王争强王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