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清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80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清洗方法。充电座包括:支撑座、加热模块与充电模块;支撑座上具有滚刷清洗槽与风道,风道与支撑座的外部及滚刷清洗槽相通;加热模块与充电模块设置在支撑座上,加热模块用于加热风道中的气流。该充电座具备清洁烘干功能,可解决清洁设备清洁使用后滚刷与过滤器不能快速晾干容易滋生病菌和异味的弊端,从而保证了滚刷与过滤器的干燥卫生,避免清洁设备给被清洁的环境周围带来污染,降低了用户维护难度,提高了清洁的愉悦感。提高了清洁的愉悦感。提高了清洁的愉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清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式吸尘器作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电器,其工作原理为向地面喷洒清洗液,通过滚刷(即滚刷)与地面摩擦并利用吸力电机将地面的灰尘及污水经垃圾通道吸入至污水箱内,而吸入的空气则经过滤器过滤后排出设备外。
[0003]目前,湿式吸尘器在利用充电座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会对自身的滚刷进行自动清洗,然而这无法将滚刷与垃圾通道清洗干净,如果不将湿式吸尘器的滚刷、过滤器取出晾干较长的时间,湿脏的滚刷和垃圾通道及过滤器很快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并滋生有害的细菌,这会给被清洁的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并影响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如果在每次使用后都取出凉晒,这将极大地降低用户的清洁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湿式吸尘器的滚刷、垃圾通道及过滤器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并滋生有害的细菌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清洗方法。
[0005]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支撑座、加热模块与充电模块;
[0006]所述支撑座上具有滚刷清洗槽与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支撑座的外部及所述滚刷清洗槽相通;
[0007]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风道中的气流。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以及朝向所述滚刷清洗槽分布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配合构成所述风道。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滚刷清洗槽连通,所述排水通道被配置为排放所述滚刷清洗槽的污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座主体与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主体上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上具有第二进风口;
[0011]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主体上;
[0012]所述加热模块、所述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上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间配合形成所述风道。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主体上具有开口,所述滚刷清洗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壳上并与所述开口相对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包括:
[0015]安装下壳,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排水通道开设在所述安装下壳上;
[0016]与所述支撑座主体连接的安装上壳,盖装于所述安装下壳上与所述安装下壳间配合形成加热模块安装腔,所述滚刷清洗槽、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安装上壳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上壳包括第一安装上壳、第二安装上壳;
[0018]所述第一安装上壳盖装于所述安装下壳上与所述安装下壳间配合形成所述加热模块安装腔并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滚刷清洗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上壳上;
[0019]所述第二安装上壳盖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上壳上与所述第一安装上壳间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通的通风腔,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上壳上。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上壳具有相对分布的安装端与搭接端,所述安装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上壳连接,所述搭接端由所述支撑座主体内密封穿出,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在所述搭接端上。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上壳内设置有上夹装筋条,所述安装下壳内设置有下夹装筋条,所述上夹装筋条、所述下夹装筋条上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模块的夹持槽。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通道开设所述下夹装筋条上并位于所述下夹装筋条的夹持槽的下方。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夹装筋条的数目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下夹装筋条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所述排水通道。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着所述气流的水平流动方向凸出于所述上夹装筋条、所述下夹装筋条,以使所述滚刷清洗槽中溢出的清洗液避开所述加热模块直接流入至所述排水通道中。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下壳的腔底具有导流区,所述导流区位于所述导流部的下方,且所以导流区与所述下夹装筋条间的距离沿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变小。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的上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外部。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镂空结构并位于所述风道中,以使所述风道中的气流穿过所述发热体之后流向所述滚刷清洗槽。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上的正、负电极,所述充电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正、负电极使所述发热体通电发热。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并发送经所述发热体加热后的气流温度;
[0030]主控板,用于基于所述气流温度断开或导通所述正、负电极间的电路。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温控开关,用于当所述发热体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断开所述正、负电极间的电路,或当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导通所述正、负电极间的电路;
[0032]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设置在所述正、负电极间的电路上。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具有底座搭接区域,所述底座搭接区域围绕在所述滚刷清洗槽的四周并设置有密封件。
[0035]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
[0036]所述充电座的充电模块用于向所述清洁设备的电源充电,支撑座上的滚刷清洗槽
用于容纳所述清洁设备的滚刷,加热模块用于对吸入至所述清洁设备中的气流加热。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底座、直立手柄、真空吸入源、垃圾通道、滚刷外罩、滚刷刮条、污水箱、清水箱以及流体分配器;
[0038]所述直立手柄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底座上,所述滚刷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真空吸入源、所述清水箱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上,所述污水箱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真空吸入源用于产生吸力将流体或垃圾从地面经所述垃圾通道进入所述污水箱,所述滚刷外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至少一部分地包围所述滚刷,所述滚刷外罩与所述滚刷配合形成吸嘴,所述吸嘴通过所述垃圾通道与所述污水箱连通,使得地面的流体或者垃圾经过所述吸嘴进入所述垃圾通道内;
[0039]所述流体分配器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或者所述底座上,所述流体分配器通过流体传输通路与所述清水箱连通,用于将清水箱内的流体施加到所述滚刷或者待清洁的表面上;
[0040]所述滚刷刮条形成在所述滚刷外罩上或所述底座上,所述滚刷刮条用于刮除所述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100)包括:支撑座(110)、加热模块(120)与充电模块(130);所述支撑座(110)上具有滚刷清洗槽(110a)与风道(110c),所述风道(110c)与所述支撑座(110)的外部及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相通;所述加热模块(120)与所述充电模块(13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10)上,所述加热模块(120)用于加热所述风道(110c)中的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10)的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0b)以及朝向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分布的第一出风口(112b),所述第一进风口(110b)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2b)间配合构成所述风道(110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10)内设置有排水通道(112e),所述排水通道(112e)与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连通,所述排水通道(112e)被配置为排放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的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10)包括:支撑座主体(111)与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主体(111)上的安装壳(112),所述安装壳(112)上具有第二进风口(112a);所述第一进风口(110b)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主体(111)上;所述加热模块(120)、所述排水通道(112e)设置在所述安装壳(112)内,所述第一出风口(112b)设置在所述安装壳(112)上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0b)、所述第二进风口(112a)间配合形成所述风道(110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主体(111)上具有开口(111a),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开设在所述安装壳(112)上并与所述开口(111a)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12)包括:安装下壳(1121),所述第二进风口(112a)、所述排水通道(112e)开设在所述安装下壳(1121)上;与所述支撑座主体(111)连接的安装上壳(1122),盖装于所述安装下壳(1121)上与所述安装下壳(1121)间配合形成加热模块安装腔,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所述第一出风口(112b)开设在所述安装上壳(1122)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上壳(1122)包括第一安装上壳(11221)、第二安装上壳(11222);所述第一安装上壳(11221)盖装于所述安装下壳(1121)上与所述安装下壳(1121)间配合形成所述加热模块安装腔并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12f),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上壳(11221)上;所述第二安装上壳(11222)盖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上壳(11221)上与所述第一安装上壳(11221)间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f)相通的通风腔(112c),所述第一出风口(112b)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上壳(11222)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上壳(11222)具有相对分布的安装端(1123a)与搭接端(1123b),所述安装端(1123a)与所述第二安装上壳(11222)连接,所述搭接端(1123b)由所述支撑座主体(111)内密封穿出,所述第一出风口(112b)开设在所述搭接端(1123b)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上壳(1122)内设置有上夹装筋条(1124),所述安装下壳(1121)内设置有下夹装筋条(1125),所述上夹装筋条(1124)、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上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模块(120)的夹持槽(112d)。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112e)开设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上并位于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的夹持槽(112d)的下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的数目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所述排水通道(112e)。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f)处设置有导流部(1126),所述导流部(1126)沿着所述气流的水平流动方向凸出于所述上夹装筋条(1124)、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以使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中溢出的清洗液避开所述加热模块(120)直接流入至所述排水通道(112e)中。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下壳(1121)的腔底具有导流区(1121a),所述导流区(1121a)位于所述导流部(1126)的下方,且所以导流区(1121a)与所述下夹装筋条(1125)间的距离沿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变小。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126)的上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12b)的外部。15.根据权利要求1

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120)包括:发热体(121),所述发热体(121)为镂空结构并位于所述风道(110c)中,以使所述风道(110c)中的气流穿过所述发热体(121)之后流向所述滚刷清洗槽(110a)。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红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