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卫星区域观测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任务规划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卫星区域观测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球观测卫星(EOS: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或称为成像卫星(以下简称为“卫星”),其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星载传感器(如可见光相机、多光谱相机)对陆地、海洋、大气等进行观测。观测的需求由来自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用户提出,在卫星的地面管控中心汇总,管控中心根据观测需求,结合卫星资源使用情况,综合制定各个卫星的成像观测计划,并生成测控指令,经由地面测控站上传给卫星,卫星在接收到指令后作出相应的动作,对指定的区域进行成像,所成影像数据暂时保存在星载硬盘上,当行至与地面站可通信时,将影像数据下传至地面站。在该过程中,地面管控中心制定卫星成像计划的环节称为卫星任务规划,是整个卫星使用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0003]由于卫星的运行受轨道限制,单颗卫星一次过境只能拍摄一个有限长度和宽度的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卫星区域观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应用于多颗卫星共同观测一个目标区域R的观测任务中,假设所有卫星的观测时间窗口集合为C={c1,c2,...,c
i
,...,c
n
},c
i
表示第i个观测机会,n表示观测机会总数;用|R|表示目标区域R的面积;用表示第i个观测机会c
i
对应的局部区域;用K表示当前网格层级,并设定最大嵌套层级数为K
max
;用表示第i个观测机会c
i
在第K层网格上构成条带的集合,其中,表示第i个观测机会c
i
在第K层构造出的第j个条带,表示第i个观测机会c
i
在第K层构造出的条带的数量;步骤1、初始化K=1,将目标区域R进行初始网格划分,得到第K层网格;步骤2、在第K层网格上为第i个观测机会c
i
构造出对应的备选条带,从而得到第i个观测机会c
i
的第K层条带集合步骤3、初始化遗传算法的各个参数,包括:种群规模Z、当前种群规模z、当前进化次数G、最大进化代数G
max
;步骤4、使用2行n列的双层染色体记录选中的条带,其中,n为染色体的长度,即观测机会的数量;双层染色体的第一行记录选中条带的所在层级K,第二行记录所选条带在其所在条带集合中的编号;双层染色体中位于长度的第i个位置上的层级K和编号j所构成的一对数表示第i个观测机会c
i
选择第j个条带步骤5、构造初始种群:步骤5.1、令z=1;步骤5.2、令i=1;步骤5.3、从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条带作为第i个观测机会c
i
在第K层网格上的条带;步骤5.4、令i+1赋值给i,重复步骤5.3,直到i=n为止,从而得到一个初始解;步骤5.5、令z+1赋值给z,重复步骤5.3步骤5.4,直到z=Z为止,从而构造初始种群;步骤6、令G=1,将初始种群作为当前第G次迭代的种群,直到G=G
max
为止,从而得到第G
max
次迭代的种群,并选择适应度值最大的染色体作为遥感卫星区域观测方案:步骤6.1、从当前第G次迭代的种群中随机选择一个染色体,作为变异父染色体F,并对变异父染色体F进行变异后得到新的染色体O:步骤6.1.1、从变异父染色体F中随机选择一个观测机会c
i
及其对应的一个条带步骤6.1.2、如果K<K
max
,计算条带发生嵌套变异的概率步骤6.1.3、随机生成一个0到1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