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璞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43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本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包括板箱,所述板箱的顶壁通过安装架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板箱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风叶,所述板箱内壁的下侧设置有吸附网,所述板箱右侧壁的上侧设置有进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设置板箱、电机和转杆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废气进行快速的净化处理,便于使废气与吸附剂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净化效率;通过设置作用块、弹簧和限位珠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吸附网进行卡接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吸附网进行更换维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净化装置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会导致有害气体的产生,单纯的通风设备只能促进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对流,会直接导致有害气体排放到外部环境,没有经过任何的净化处理就排放到外部环境,具有不利于保护环境的缺陷。
[0003]现有装置在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存在净化效率低下的问题,不易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气不易与吸附剂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导致吸附效果较差,且现有的装置不易对吸附网进行更换维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废气不易与吸附剂进行充分的接触,不易对吸附网进行更换维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包括板箱,所述板箱的顶壁通过安装架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板箱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风叶,所述板箱内壁的下侧设置有吸附网,所述板箱右侧壁的上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贯穿板箱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板箱内腔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板箱的左侧壁设置有吸附箱,所述排气管的左端贯穿吸附箱内腔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吸附箱内腔的顶壁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贯穿吸附箱的顶壁,所述传动杆与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位于吸附箱的上侧,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旋转叶,所述旋转叶位于排气管左端的上侧,所述吸附箱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下端贯穿吸附箱内腔的顶壁并延伸至其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板箱的右侧壁设置有作用块,所述作用块的右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的上下侧壁均匀开设有作用槽,上下两侧所述作用槽的相背侧壁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珠,所述吸附网上下侧壁的左侧均开设有与限位珠相匹配的卡接槽,上下两侧所述限位珠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卡接槽的内腔。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吸附箱内腔顶壁的右侧设置有作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作用齿轮相啮合,所述吸附箱内腔的顶壁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内壁设置有轮齿环,所述作用齿轮与轮齿环相啮合,所述转环的底壁均匀设置有搅拌杆。
[0008]优选的,所述吸附网的右侧壁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左侧壁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的右侧壁位于板箱的右侧壁。
[0009]优选的,所述板箱的右侧壁均匀设置有螺栓,所述密封盖的右侧壁均匀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栓位于螺孔的内腔,所述螺栓的外壁均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位于密封盖的右侧。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左端设置有气泡石,所述气泡石设置于吸附箱内腔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右端设置有止逆阀,所述止逆阀位于板箱的内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通过设置板箱、电机和转杆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废气进行快速的净化处理,便于使废气与吸附剂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净化效率;
[0014]2、该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通过设置作用块、弹簧和限位珠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吸附网进行卡接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吸附网进行更换维护;
[0015]3、该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通过设置传动齿轮、作用齿轮和转环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将小气泡与吸附剂充分搅拌混合,有利于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快速的进行吸附。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环仰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作用块的剖视结构图;
[0021]图中:100、板箱;101、电机;102、转杆;103、风叶;104、吸附网;105、进气管;106、排气管;107、吸附箱;108、传动杆;109、皮带;110、旋转叶;111、出气管;112、作用块;113、弹簧;114、限位珠;115、传动齿轮;116、作用齿轮;117、转环;118、轮齿环;119、搅拌杆;120、密封盖;121、密封胶圈;122、螺栓;123、螺帽;124、气泡石;125、止逆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包括板箱100,板箱100的顶壁通过安装架设置有电机101,电机10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102,转杆102的底端贯穿板箱100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风叶103,通过设置风叶103便于对废气进行吸取,板箱100内壁的下侧设置有吸附网104,通过设置吸附网104便于初步对废气进行过滤,板箱100右侧壁的上侧设置有进气管105,进气管105的左端贯穿板箱100并延伸至其内腔,板箱100内腔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气管106,通过设置排气管106便于将废气通入吸附箱107的内腔,板箱100的左侧壁设置有吸附箱107,排气管106的左端贯穿吸附箱107内腔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其内腔,吸附箱107内腔的顶壁设置有传动杆108,通过设置传动杆108便于带动旋转叶110旋转,传动杆108的顶端贯穿吸附箱107的顶壁,传动杆108与转杆102的外壁设置有皮带109,皮带109位于吸附箱107的上侧,传动杆108的底端设置有旋转叶110,通过
设置旋转叶110便于将气泡击打成更加小的气泡,旋转叶110位于排气管106左端的上侧,吸附箱107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出气管111,出气管111的下端贯穿吸附箱107内腔的顶壁并延伸至其内腔。
[0024]本实施例中:该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通过设置板箱100、电机101和转杆102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废气进行快速的净化处理,便于使废气与吸附剂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净化效率。
[0025]实施例二,板箱100的右侧壁设置有作用块112,作用块112的右侧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腔的上下侧壁均匀开设有作用槽,上下两侧作用槽的相背侧壁均设置有弹簧113,弹簧11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珠114,吸附网104上下侧壁的左侧均开设有与限位珠114相匹配的卡接槽,上下两侧限位珠114分别位于上下两侧卡接槽的内腔。
[0026]本实施例中:该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包括板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箱(100)的顶壁通过安装架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102),所述转杆(102)的底端贯穿板箱(100)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风叶(103),所述板箱(100)内壁的下侧设置有吸附网(104),所述板箱(100)右侧壁的上侧设置有进气管(105),所述进气管(105)的左端贯穿板箱(100)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板箱(100)内腔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气管(106),所述板箱(100)的左侧壁设置有吸附箱(107),所述排气管(106)的左端贯穿吸附箱(107)内腔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吸附箱(107)内腔的顶壁设置有传动杆(108),所述传动杆(108)的顶端贯穿吸附箱(107)的顶壁,所述传动杆(108)与转杆(102)的外壁设置有皮带(109),所述皮带(109)位于吸附箱(107)的上侧,所述传动杆(108)的底端设置有旋转叶(110),所述旋转叶(110)位于排气管(106)左端的上侧,所述吸附箱(107)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出气管(111),所述出气管(111)的下端贯穿吸附箱(107)内腔的顶壁并延伸至其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废气复合吸收吸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箱(100)的右侧壁设置有作用块(112),所述作用块(112)的右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的上下侧壁均匀开设有作用槽,上下两侧所述作用槽的相背侧壁均设置有弹簧(113),所述弹簧(11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珠(114),所述吸附网(104)上下侧壁的左侧均开设有与限位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璞张世芹郭玲
申请(专利权)人:田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