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胆系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胆系支架,可用于胆囊取碎石、左肝管或右肝管取碎石或引流。
技术介绍
[0002]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肝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治疗手段较多,且技术成熟,由腹腔镜下至内镜下取石均可以;而对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由于胆囊管和肝内胆管的结构限制,相对而言治疗手段有限,目前临床取石手段均为有创手术。
[0003]对于胆囊结石,由于胆囊管中具有皱劈结构,胆道镜通过较困难,因此还无法进行无创的镜下取碎石。通常经过腹腔镜直接将胆囊切除,或腹腔镜下切开进行胆囊取石,或者内镜下行NOTES术(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进行取石。上述手术均为有创手术,存在一定风险。
[0004]而肝内胆管由于其位置较深,肝管直径较小,尤其合并肝内胆管狭窄时,往往无有效通道使得内镜通过,进行碎石和取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胆系支架,可在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胆系支架,包括第一管状支架和第二管状支架,所述第一管状支架具有近端开口、远端开口和延伸在所述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之间的管体,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第一端从所述远端开口插入所述第一管状支架中并被固定至所述第一管状支架,形成嵌套区段,其中所述第一管状支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直径,使得在所述嵌套区段中在所述第一管状支架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外壁之间形成通路,该通路通过所述第一管状支架的所述远端开口与外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系支架,其中,所述第一管状支架用于置入胆总管,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用于置入胆囊管或肝内胆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胆系支架,其中,所述第一管状支架的直径为6
‑
12mm,优选为8
‑
10mm;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直径为3
‑
7mm,优选为3
‑
4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系支架,其中,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所述第二端配置有膨大端,用于防止移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胆系支架,其中,所述第二管状支架的所述第二端形成喇叭状开口或蘑菇状端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系支架,其中,所述第二管状支架以与所述第一管状支架的一侧内壁相贴合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第一管状支架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胆系支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亚东,施瑞华,李媛媛,徐伟,孙亿民,沈正华,冷德嵘,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