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14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属于抗震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内墙板、外墙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中间墙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至楼板和地面,所述内墙板、外墙板和中间墙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倾斜于地面设置,所述中间墙板由若干列墙板单元依次排列形成,同一列的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滑动配合且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墙板单元进行支撑的支承钉,所述外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墙板单元进行吊挂的吊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针对大斜面建筑墙体进行有效的抗震,增加墙体结构的安全性。增加墙体结构的安全性。增加墙体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震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幕墙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幕墙因具有安装方便、工厂加工质量保证等有优点,在建筑外装饰上被大量采用。为了建筑的美观需要,大斜面墙体广泛运用到装配式建筑当中,,但是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大斜面的抗震性能也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可以针对大斜面建筑墙体进行有效的抗震,增加墙体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可以针对大斜面建筑墙体进行有效的抗震,增加墙体结构的安全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包括内墙板、外墙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中间墙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至楼板和地面,所述内墙板、外墙板和中间墙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倾斜于地面设置,所述中间墙板由若干列墙板单元依次排列形成,同一列的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滑动配合且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墙板单元进行支撑的支承钉,所述外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墙板单元进行吊挂的吊挂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支承钉的轴向沿着竖直方向,所述支撑钉固定设置在内墙板的上表面,所述墙板单元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承钉进行定位的卡槽。
[0007]进一步,所述吊挂结构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固定设置在外墙板的内侧表面,所述墙板单元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设有与所述挂钩对应的横杆。
[0008]进一步,所述墙板单元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墙板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相邻墙板单元的滑块配合的滑槽,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的滑动配合。
[0009]进一步,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横向调频质量阻尼器和纵向调频质量阻尼器,所述横向调频质量阻尼器和纵向调频质量阻尼器的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铰接。
[0010]进一步,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横向调频质量阻尼器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纵向调频质量阻尼器进行让位的第二让位槽。
[0011]进一步,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对墙板单元的上下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0012]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顶帽和弹簧,所述滑块的侧面开设有盲孔,所述弹簧的
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顶帽的内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盲孔的底部,所述顶帽的外端与所述滑槽的内壁抵接,所述顶帽的内端可缩进所述盲孔内,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的定位孔,当所述球帽滑动至定位孔时,通过所述定位孔定位。
[0013]进一步,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竖槽,所述顶帽的外端可沿所述竖槽滑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内墙板、外墙板和中间墙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倾斜于地面设置,形成大斜面,同一列的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滑动配合且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在地震发生时,较为薄弱的内墙板、外墙板首先遭到破坏,地震激励到发生在中间墙板上,导致相连两个墙板单元之间发生错动,并且通过减震装置减震,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保证墙板主体不受破坏。同时,受到一部分重力的分力作用,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的基础摩擦力和减震装置的连接力不会导致两者脱开,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0016]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墙板单元进行支撑的支承钉,用于对墙板单元进行支撑,避免墙板单元从内墙板的上表面滑脱,所述外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墙板单元进行吊挂的吊挂结构,减少墙板单元对内墙板的作用力,使得整体结构的作用力得到均衡,保证整个墙体的稳定性。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墙体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墙体的正视图;
[0022]图4为图3沿A

A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图3在B处的放大图。
[0024]附图中标记如下:内墙板1、外墙板2、中间墙板3、墙板单元31、支撑钉4、挂钩5、凹槽6、横杆7、滑块8、滑槽9、横向调频质量阻尼器10、纵向调频质量阻尼器11、第一让位槽12、第二让位槽13、顶帽14、弹簧15、盲孔16、定位孔17、竖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包括内墙板1、外墙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墙板1和外墙板2之间的中间墙板3,内墙板1与外墙板2最好是整体性结构,采用木质材质,所述内墙板1和外墙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至楼板和地面,达到初步支撑的作用,所述内墙板1、外墙板2和中间墙板3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倾斜于地面设置,可采用混凝土材质或者木质材质,根据需要选择即可。所述中间墙板3由若干列墙板单元31依次排列形成,同一列的相邻两墙板单元31之间滑动配合且相邻两墙板单元31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所述内墙板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墙板单元31进行支撑的支承钉,所述外墙板2上设置有用于对墙板单元31进行吊挂的吊挂结构。
[0026]本专利技术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内墙板1、外墙板2和中间墙板3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倾斜于地面设置,形成大斜面,同一列的相邻两墙板单元31之间滑动配合且相邻两墙板单元31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在地震发生时,较为薄弱的内墙板1、外墙板2首先遭到破坏,地震激励到发生在中间墙板3上,导致相连两个墙板单元31之间发生错动,并且通过减震装置减震,可以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保证墙板主体不受破坏。同时,受到一部分重力的分力作用,相邻两墙板单元31之间的基础摩擦力和减震装置的连接力不会导致两者脱开,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0027]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所述内墙板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墙板单元31进行支撑的支承钉,用于对墙板单元31进行支撑,避免墙板单元31从内墙板1的上表面滑脱,所述外墙板2上设置有用于对墙板单元31进行吊挂的吊挂结构,减少墙板单元31对内墙板1的作用力,使得整体结构的作用力得到均衡,保证整个墙体的稳定性。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钉的轴向沿着竖直方向,所述支撑钉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内墙板1的上表面,所述墙板单元31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承钉进行定位的卡槽,方便支撑钉4与墙板之间进行定位后支撑,加快安装效率。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挂结构包括挂钩5,所述挂钩5的上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板、外墙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中间墙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至楼板和地面,所述内墙板、外墙板和中间墙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倾斜于地面设置,所述中间墙板由若干列墙板单元依次排列形成,同一列的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滑动配合且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墙板单元进行支撑的支承钉,所述外墙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墙板单元进行吊挂的吊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钉的轴向沿着竖直方向,所述支撑钉固定设置在内墙板的上表面,所述墙板单元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承钉进行定位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结构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固定设置在外墙板的内侧表面,所述墙板单元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设有与所述挂钩对应的横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斜面装配式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墙板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相邻墙板单元的滑块配合的滑槽,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实现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的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霖王明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