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60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的加工工艺,包括气线检测工序,气线检测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激光发射器向光纤发射垂直于光纤的扇形激光,并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激光接收器接收;2)当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突变时,判断光纤出现气线,记录气线的起始位置,并控制收卷设备降低收卷速度;3)当激光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恢复时,判断光纤没有气线,记录气线的结束位置,在光纤的气线段全部绕设在收卷盘上后,恢复收卷设备的收卷速度。本申请能够在线检测气线的出现位置和结束位置,既方便后期对气线段进行处理,又能够在检测出气线时控制收卷设备降低收卷速度,降低光纤的张力,防止光纤因为气线导致断裂。防止光纤因为气线导致断裂。防止光纤因为气线导致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具体涉及光纤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是通过光纤预制棒加热拉丝加工得到,现有的光纤生产工艺一般包括熔融工序、冷却工序、涂覆固化工序和收卷工序。当光纤预制棒内有气泡时,在进行拉丝时,光纤会出现气线,具有气线的光纤性能不能满足要求且强度降低,在维持原有的拉丝速度时,光纤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的加工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光纤的加工工艺,包括熔融工序、冷却工序、涂覆固化工序和收卷工序,在所述冷却工序和涂覆固化工序之间还具有气线检测工序,所述气线检测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06]1)通过激光发射器向光纤发射垂直于光纤的扇形激光,并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扇形激光并产生光强信号,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弱;
[0007]2)当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突变时,判断光纤出现气线,记录气线的起始位置,并控制收卷设备降低收卷速度;
[0008]3)当激光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恢复时,判断光纤没有气线,记录气线的结束位置,在光纤的气线段全部绕设在收卷盘上后,恢复收卷设备的收卷速度。
[0009]本申请光纤的加工工艺通过设置额外的气线检测工序能够在线检测气线的出现位置和结束位置,既方便后期对气线段进行处理,又能够在检测出气线时控制收卷设备降低收卷速度,降低光纤的张力,防止光纤因为气线导致断裂。
[0010]本申请检测气线的原理:激光发射器向光纤发射与光纤垂直的扇形激光,扇形激光有一小部分会经过光纤后再被激光接收器接收,因为光纤的作用,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弱,当光纤出现气线时,气线会影响进入光纤的扇形激光的传播,最终使进入激光接收器的激光的强度有较大的变化,比如强度大大降低,即当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低于预设值时,判断光纤出现了气线;当激光接收器的强度恢复时,判断光纤内没有气线。因为为扇形激光,光纤偏移也基本不影响气线的检测,检测可靠性高。
[0011]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线检测工序通过气线检测装置进行实施,所述气线检测装置包括:
[0012]激光发射器,用于向光纤发射垂直于光纤的扇形激光;
[0013]接收架,接收架与激光发射器分别位于光纤的两侧;
[0014]多个激光接收器,并排安装在所述接收架上,用于接收所述扇形激光。
[0015]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架面向激光发射器的一面为弧形面,所述激
光接收器安装在所述弧形面上。
[0016]设置弧形面能够使扇形激光未经过光纤的部分被接收器接收时,信号强度相同。实际运用时,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各激光接收器的信号进行绘图,横坐标为依次设置的激光接收器的标号,纵坐标为信号强度,从左到右将各点连接,正常状态下绘制的图像为中间具有下凹的直线,当出现气线时,下凹部分突变,下凹幅度明显变大。
[0017]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线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偏移检测机构、移动调节机构以及连接架,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所述移动调节机构上,所述移动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激光发射器沿垂直于光纤的X方向移动,靠近或远离接收架;所述连接架用于连接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通过连接架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同步移动;两个偏移检测机构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位于两个偏移检测机构之间,所述偏移检测机构包括:
[0018]激光发射架组件,用于发射多个相互平行的光线,多个光线分为两组,两组光线分别位于光纤的两侧,所述光线与光纤垂直,所述光线与X方向垂直;
[0019]激光接受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发射架组件的光线。
[0020]在生产过程中,光纤可能出现偏移,当光纤远离或靠近激光发射器时会影响激光接收器接收的信号,通过设置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偏移检测机构能够对该偏移进行检测,检测原理为:相邻两个光线的间距确定,当光纤偏移遮挡到其中一个光线时,此时激光接受架组件能够检测到,确定光纤移动到了该光线对应的位置。
[0021]上方的偏移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光纤沿垂直于光线方向的第一偏移,下方的偏移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光纤沿垂直于光线方向的第二偏移,通过上方偏移检测机构的竖直位置、下方偏移检测机构的竖直位置、第一偏移、第二偏移以及激光发射器的竖直位置能够计算出激光发射器需要调节的距离,然后通过偏移检测机构进行精确控制。
[0022]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与光纤干涉,连接架为环状或弧形。
[0023]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
[0024]底座;
[0025]滑杆,固定在底座上;
[0026]丝杆,转动安装在底座上且与所述滑杆平行;
[0027]调节块,具有滑孔和螺纹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滑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与螺纹孔啮合,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在调节块上;
[0028]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精确转动。
[0029]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熔融工序为:光纤预制棒在2200℃

2300℃熔融,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拉丝;
[0030]所述冷却工序为:下垂的光纤先通过光纤冷却装置降温定型,然后通过冷却管进一步冷却。
[0031]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涂覆固化工序包括:
[0032]一次涂覆工序:通过涂覆装置将树脂涂覆至光纤的外表面,形成一次涂覆层;
[0033]一次固化工序:光纤通过紫外光固化设备,使一次涂覆层固化;
[0034]二次涂覆工序:通过涂覆装置将树脂涂覆在一次涂覆层的外表面,形成二次涂覆层;
[0035]二次固化工序:光纤通过紫外光固化设备,使二次涂覆层固化。
[0036]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涂覆固化工序包括:
[0037]一次涂覆工序:通过涂覆装置将树脂涂覆至光纤的外表面,形成一次涂覆层;
[0038]二次涂覆工序:通过涂覆装置将树脂涂覆在一次涂覆层的外表面,形成二次涂覆层;
[0039]固化工序:光纤通过紫外光固化设备,使一次涂覆层和二次涂覆层固化。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光纤的加工工艺通过设置额外的气线检测工序能够在线检测气线的出现位置和结束位置,既方便后期对气线段进行处理,又能够在检测出气线时控制收卷设备降低收卷速度,降低光纤的张力,防止光纤因为气线导致断裂。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气线检测工序的示意图;
[0042]图2是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的示意图;
[0043]图3是偏移检测机构的俯视图;
[0044]图4是移动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004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46]1、光纤;2、激光发射器;3、扇形激光;4、接收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的加工工艺,包括熔融工序、冷却工序、涂覆固化工序和收卷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工序和涂覆固化工序之间还具有气线检测工序,所述气线检测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激光发射器向光纤发射垂直于光纤的扇形激光,并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扇形激光并产生光强信号,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弱;2)当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的信号强度突变时,判断光纤出现气线,记录气线的起始位置,并控制收卷设备降低收卷速度;3)当激光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恢复时,判断光纤没有气线,记录气线的结束位置,在光纤的气线段全部绕设在收卷盘上后,恢复收卷设备的收卷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线检测工序通过气线检测装置进行实施,所述气线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用于向光纤发射垂直于光纤的扇形激光;接收架,接收架与激光发射器分别位于光纤的两侧;多个激光接收器,并排安装在所述接收架上,用于接收所述扇形激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架面向激光发射器的一面为弧形面,所述激光接收器安装在所述弧形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线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偏移检测机构、移动调节机构以及连接架,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所述移动调节机构上,所述移动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激光发射器沿垂直于光纤的X方向移动,靠近或远离接收架;所述连接架用于连接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通过连接架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同步移动;两个偏移检测机构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接收架位于两个偏移检测机构之间,所述偏移检测机构包括: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高锋杨军勇袁卿瑞王醒东胡涛涛孙林波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