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路切换阀以及流体循环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35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14
流体循环回路(30)具备流路切换阀(33)。流路切换阀(33)具有主体部(301)以及切换部(302)。主体部(301)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第二入口部(300C)以及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在内的多个出口部(300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路切换阀以及流体循环回路
[000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4月1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77832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0003]本公开涉及对使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回路结构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阀以及具备该流路切换阀的流体循环回路。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使冷却水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热管理系统。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循环回路中,配置有冷却水加热器、冷却水冷却器、冷却器芯、加热器芯、分配侧切换阀、集合侧切换阀等多个设备。
[0005]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循环回路中,冷却水加热器及冷却水冷却器是使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冷却器芯及加热器芯是使冷却水与向空气调节对象空间送风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分配侧切换阀及集合侧切换阀是对流体循环回路的回路结构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阀。
[0006]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循环回路中,流路切换阀通过切换回路结构来变更使冷却水循环的设备。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热管理系统中,将外部空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流路切换阀,应用于使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3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切换阀具备:主体部(301),在内部形成使所述流体流通的流体通路;以及切换部(302),切换所述流体通路的通路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第二入口部(300C),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以及多个出口部(300B

300G),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多个出口部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该第一出口部(300B)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在所述流体循环回路中,向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的第一压力(PA)比向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的第二压力(PB)高。2.一种流路切换阀,应用于使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3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切换阀具备:主体部(301),在内部形成使所述流体流通的流体通路;以及切换部(302),切换所述流体通路的通路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第二入口部(300C),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以及多个出口部(300B

300G),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多个出口部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该第一出口部(300B)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在所述流体循环回路中,从所述第一出口部流出的所述流体的第一温度(TA)比向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的第二温度(TB)低。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部是使从所述第一出口部流出到外部的所述流体再次向内部流入的入口部。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口部包括:第二出口部(300D),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及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中的某一方流出;以及第三出口部(300E),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部及所述第二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二出口部及所述第三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5.一种流路切换阀,应用于使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3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切换
阀具备:主体部(301),在内部形成使所述流体流通的流体通路;以及切换部(302),切换所述流体通路的通路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第二入口部(300C),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以及多个出口部(300B

300G),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多个出口部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第二出口部(300D),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以及第三出口部(300E),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第二入口部是使从所述第一出口部流出到外部的所述流体再次向内部流入的入口部,所述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部及所述第二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二出口部及所述第三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从所述第一入口部至所述第二出口部的通路的长度比从所述第一入口部至所述第一出口部的通路的长度与从所述第二入口部至所述第二出口部的通路的长度的合计长度短,在从所述第一入口部至所述第二出口部的所述流体通路中流通的所述流体的第一最低温度(Twm1)比在所述流体循环回路中从所述第一出口部至所述第二入口部的流路中的所述流体的第二最低温度(Twm2)低。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主体部(311),形成与所述第一入口部连通的第一入口侧空间(311a);以及第二主体部(312),至少形成与所述第二入口部连通的第二入口侧空间(312c)和与所述第一出口部连通的第一出口侧空间(312b),所述切换部具有滑阀(302),该滑阀(302)配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且形成有贯通表面和背面的贯通孔(302a),所述滑阀的一个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入口侧空间,所述滑阀的另一个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入口侧空间及所述第一出口侧空间,所述一个面中的流入到所述第一入口侧空间的所述流体的压力所作用的部位的第一面积(Ar1)被设定为,比所述另一个面中的流入到所述第二入口侧空间的所述流体的压力所作用的部位的第二面积(Ar2)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还形成与所述第二出口部连通的第二出口侧空间(312d)以及与所述第三出口部连通的第三出口侧空间(312e),所述另一个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出口侧空间及所述第三出口侧空间,在所述另一个面形成有连通槽(302b),该连通槽(302b)使所述第二出口侧空间及所述第三出口侧空间中的某一个与所述第二入口侧空间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入口侧空间以与所述第二出口侧空间及所述第三出口侧空间这两方相邻的方式配置。9.一种流路切换阀,应用于使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3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切换阀具备:主体部(301),在内部形成使所述流体流通的流体通路;切换部(302),切换所述流体通路的通路结构;驱动部(303),输出使所述切换部位移的驱动力;以及齿轮机构部(305),连结所述驱动部侧与所述切换部侧以能够传递所述驱动力,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第二入口部(300C),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以及多个出口部(300B

300E),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多个出口部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该第一出口部(300B)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所述流路切换阀还具备齿轮用施力部件(306),该齿轮用施力部件(306)产生使所述齿轮机构部所具有的多个齿轮的齿面彼此接触的方向的载荷。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用施力部件的一方的端部支承于所述切换部(302)。11.一种流路切换阀,应用于使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3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切换阀具备:主体部(301),在内部形成使所述流体流通的流体通路;以及切换部(302),切换所述流体通路的通路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入口部(300A),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第二入口部(300C),使所述流体向内部流入;以及多个出口部(300B

300E),使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多个出口部包括第一出口部(300B),该第一出口部(300B)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到内部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流出,所述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一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并且构成为能够切换为使从所述第二入口部流入的所述流体从所述多个出口部中的某一个流出的通路结构,所述切换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侧面接触的密封面(302e),所述流路切换阀还具备切换部用施力部件(307),该切换部用施力部件(307)对所述切换部作用将所述密封面向所述主体部侧按压的方向的载荷。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阀具备:驱动部(303),输出使所述切换部位移的驱动力;以及旋转轴(304),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切换部传递,
所述切换部用施力部件由螺旋弹簧形成,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配置于所述切换部用施力部件的内周侧。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阀具备:齿轮机构部(305),连结所述驱动部侧与所述切换部侧以能够传递所述驱动力;以及齿轮用施力部件(306),产生使所述齿轮机构部所具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原正径加藤吉毅前田隆宏谷冈邦义樋口彰水沼赳人滨田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