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0131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与手套箱连接的电解池装置: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搭建电解池,并对电极线进行塑封后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2)步骤(1)中的电解池采用锂金属片作为工作电极,石墨电极或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乙二醇二甲醚作为电解液组成电解池;(3)将电解池连接直流电源,通过电源对电解池施加100~900V的高压,加压时间为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二)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金属界面的电化学处理方法。随着可携带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市场的飞速拓展,对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要也日益增加。然而,传统的负极材料如石墨,其理论容量只有372mAh g
‑1,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这种现状大大推动了高性能负极材料的设计和研发。锂金属负极是一种前景光明的负极材料,其理论容量高达3860mAh g
‑1,是石墨容量的十倍之多。而且,锂金属具有最低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

3.04V),良好的内部导电性。但是,金属锂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它活泼的化学性质,金属锂在电解液中会形成不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不断消耗电极材料和电解液,导致电池容量的损失;而不可控的锂沉积行为也会导致金属锂枝晶的生成,诱发电池短路和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探索一种可以在锂金属表面上紧密覆盖高电导率的人造SEI层以降低界面电阻并改善锂离子扩散的技术对于电池的长期循环寿命至关重要。本专利技术搭建了一种可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电压电化学沉积的电解池。此电化学工艺以锂金属为工作电极,石墨为对电极,有机溶剂为电解液,在近千伏的高电压下电解溶剂后在锂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一层无定形碳保护层,最终实现了对碳膜组分与厚度的调控,形成了兼具化学稳定性、锂离子快速迁移和锂的均匀沉积的人工SEI膜,得到了无枝晶的锂金属电池,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制得的改性锂金属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搭建与手套箱连接的电解池装置: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搭建电解池,并对电极线进行塑封后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
[0008](2)步骤(1)中的电解池采用锂金属片作为工作电极(负极),石墨电极或铂电极作为对电极(正极),采用乙二醇二甲醚作为电解液组成电解池;
[0009](3)将电解池连接直流电源,通过电源对电解池施加100~900V的高压,加压时间0.5

10h,电极间距为5

10mm,在锂金属片表面沉积无定形碳膜,得到改性锂金属片。
[0010]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所述的电解池需搭建在手套箱中,水和氧气的体积浓度均需小
于0.1ppm,以起到隔绝电解液与水氧、锂片与水氧的反应。电极线接入手套箱中需先进行塑封,后将电极夹接入手套箱中,与电解池相连,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相连接。其中所采用的直流电源可以选择直流稳压稳流的电源,根据实验条件优选规格为0

1000V。
[0011]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所述的工作电极是需氩气气氛保护的金属锂电极;优选其纯度大于99%。对电极可以是石墨电极、铂电极等;优选其纯度大于99%。所述电解液的溶剂是乙二醇二甲醚,优选其纯度大于99%。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解液无需溶质,只需溶剂即可。
[0012]本专利技术步骤(3)中,施加电压优选为700

900V,最优选700V。加压时间优选为1h。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改性锂金属片作为锂金属电池电极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性锂金属电极,可直接在氩气气氛保护的手套箱中组装成一定型号的半电池,或者与商用正极材料匹配成全电池。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半电池是将得到的改性锂金属电极对称装配为半电池,此电极即为电池中的正极也是负极,其中电解液可用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 (LiTFSI)和1wt%硝酸锂作为添加剂的DOL/DME(v/v=1:1)。所述全电池是将得到的改性锂金属电极作为电池负极,采用商用镍钴锰(NCM811)正极材料作为正极,将正负极匹配装配而成,此电池的电解液为1M LiPF6和1wt%FEC 作为添加剂的EC/DEC/EMC(v/v/v=1:1:1)。其中电极极片大小优选直径为12

16 m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7](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利用手套箱氩气气氛保护的特性,让在空气中不稳定的金属锂可以进行电化学处理,解决了金属锂易与水氧反应的问题,此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只需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即可得到受保护的锂金属。
[0018](2)利用外加高电压,可以将电解液的溶剂电解,并在锂金属表面沉积均匀的无定形碳膜,并且通过调控电压与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组分和厚度的碳膜。由于无定形碳优异的强度以及化学稳定性,可以很好地保护金属锂。
[0019](3)该碳膜保护的锂金属可作为锂金属电池的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作为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可以抑制枝晶的生成,可以有效提高金属锂负极材料电池库伦效率较、循环寿命,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0020](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无定形碳膜保护的锂金属用于锂金属电池时,可以与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正极材料、空气正极材料、氟化物正极材料等结合使用,有效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
(四)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装置与作用机理图,其中从左至右为直流电源、手套箱、电解池,其中电解池的的阴阳极分别为锂片与石墨。
[0022]图2是商用锂片的SEM图,发现其表面平整光滑。
[0023]图3是实施例1条件下所制备的沉积碳膜后的锂负极的SEM图,发现表面沉积有均匀且致密的碳膜。
[0024]图4是是实施例2条件下所制备的沉积碳膜后的锂负极的SEM图,发现表面有大量明显的颗粒分散在表面,这是由于电压太高导致碳膜无法均匀沉积导致的。
[0025]图5是实施例1和2条件下所制备的沉积碳膜后的锂负极的红外光谱图,其中实施例1对应于EAC700

Li,实施例2对应于EAC900

Li,商用金属锂电极对应于B

Li。红外谱图证实了碳膜的成分为C=C和大量C

O存在。
[0026]图6是实施例1和2条件下所制备的沉积碳膜后的锂负极的拉曼光谱图,其中实施例1对应于EAC700

Li,实施例2对应于EAC900

Li,商用金属锂电极对应于B

Li。拉曼谱图发现此两种条件得到的碳膜存在明显宽D峰和G峰,证实了其表面成分为无定形碳。
[0027]图7是实施例1和2条件下所制备的对称电池性能对比图,其中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与手套箱连接的电解池装置: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搭建电解池,并对电极线进行塑封后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2)步骤(1)中的电解池采用锂金属片作为工作电极,石墨电极或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乙二醇二甲醚作为电解液组成电解池;(3)将电解池连接直流电源,通过电源对电解池施加100~900V的高压,加压时间为0.5

10h,电极间距为5

10mm,在锂金属片表面沉积无定形碳膜,得到改性锂金属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新永佴建威卢功勋袁华栋盛欧微居治金陈媚郑建辉赵新月徐祥蓁姜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