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永磁容错转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202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永磁容错转向电机,属于容错电机技术领域,电机采取20极24槽配合的结构,绕组方式采取分数槽单层集中绕组的隔齿绕形式,电枢齿上跨有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容错齿无绕组,并提供磁回路;定子采取大小齿分布方式,定子齿为平行齿类型;转子采用半内嵌SPM拓扑结构,转子包括永磁体和转子铁芯,永磁体为表贴式结构,转子铁芯为燕尾槽型设计,转子冲片上设有均匀间隔的圆形孔,并且与永磁体数量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传统应用于双源转向系统中双绕组电机不能实现高低压绕组同时运行而导致高压绕组切换为低压绕组切换时间过长的问题,并且使电机相间互感、高低压绕组互感几乎为0,提高电机容错能力,降低相间短路故障概率。故障概率。故障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永磁容错转向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容错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可靠永磁容错转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双源转向系统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应用,转向电机为转向系统的关键执行部分,而双源转向系统中转向电机选取为高低压双源转向电机,此电机为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内有独立的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确保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高压电故障下,24V低电压自动接入,车辆能够保持转向助力能力,实现车辆的安全停车。
[0003]目前,传统双绕组电机技术,电机采取双层绕组分布,包含双层分布绕组与双层集中绕组形式,即两套绕组位于同一槽中,具有较大的相间互感和高低压绕组互感,电机容错能力差,并且电机本体仅具备电电气隔离,高低压绕组磁、热均为耦合状态,无法实现物理隔离,电机可靠性较低。此外,由于传统双绕组电机不能实现双绕组同时运行,当主故障时,只能等电机转速跌落至接近0时冗余绕组才能切入进行备份运行,切换时间较长。郑蓉蓉在《定子齿偏移永磁容错电机设计与分析》公开了偏移电枢齿和齿靴的结构,充分利用了电枢槽面积,提高了电机的输出转矩,降低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永磁容错转向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采取20极24槽配合,相邻两个齿槽间的电角度为150
°
,绕组方式采取分数槽单层集中绕组的隔齿绕形式,包括高压侧绕组为A1、B1、C1,低压侧绕组为A2、B2、C2三相,绕组采用高低压并联结构,两套绕组位于不同槽内,容错齿为永磁体和电枢绕组提供回路,同时通过容错齿进行物理隔离;高压绕组采用并联支路数1,并绕根数3,每齿匝数57,低压绕组并联支路数2,并绕根数10,每齿匝数7,高低压绕组连接形式都为Y型,电机各相绕组由独立的H桥驱动电路供电,定子采取大小齿分布方式,定子齿为平行齿类型,转子采用半内嵌SPM拓扑结构,转子采用分段方式,转子分段数为3段,每段30mm,相邻段错开角度0
°
,转子包括永磁体和转子铁芯,永磁体为表贴式结构,每块永磁体的形状、厚度和极弧宽度相同,永磁材料选取钕铁硼,转子铁芯为燕尾槽型设计,以固定磁钢,转子冲片上设有均匀间隔的圆形孔,并且与永磁体数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永磁容错转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数槽单层集中绕组,定子铁芯内圆展开24个槽,24个齿,转子极数与定子槽数之比为5:6的结构,每相绕组线圈单独绕在一个定子齿上,每个槽内只有一个线圈,每个齿端部都有极靴,线圈直接绕在定子齿极上,线圈节距为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雪峰刘洪波杨世睿张志贤马凯张翔宇赖映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