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18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其包括:筒体的顶部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钉固定安装有顶盖,顶盖的底部边沿处与筒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筒体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活塞盘,活塞盘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密封套圈,活塞盘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贯穿开设在顶盖中部的中孔,中孔内部固定嵌合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活动杆的杆壁紧密接触,活动杆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腔,长条腔贯穿活塞盘的中部,活塞盘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润滑擦条,润滑擦条与筒体的内壁接触。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润滑筒体内壁的功能,可进行筒体内壁的润滑处理,降低对密封套圈造成磨损。成磨损。成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压动力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属于气压动力驱动


技术介绍

[0002]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在进行使用时,需要通过气压驱动,可进行伸缩调节。
[0003]现有的“CN102852895B 一种气缸”专利文献中,虽可进行伸缩调节,但在进行伸缩调节的过程中,其中的活塞会反复进行移动,从而会造成摩擦,从而易产生磨损,造成损伤,缺少润滑的功能。现在尚没有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体的内壁缺少润滑的问题。
[0005]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效果在进行擦拭时,缺少驱动的结构,不易进行均匀润滑的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包括:筒体、第一固定螺钉、顶盖、第一密封垫圈、活塞盘、密封套圈、活动杆、密封圈、转动驱动机构以及润滑擦条;其中,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钉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边沿处与筒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筒体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密封套圈,所述活塞盘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开设在顶盖中部的中孔,所述中孔内部固定嵌合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活动杆的杆壁紧密接触,所述活动杆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腔,所述长条腔贯穿活塞盘的中部,所述活塞盘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润滑擦条,所述润滑擦条与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活动杆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锥齿套、齿条和齿轮,所述固定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活塞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包裹在齿条上,所述齿条的底端与筒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顶部与长条腔嵌合,所述固定套的套壁内部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面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固定套的外部,所述转轴的一端部固定套接有圆锥齿轮,所述锥齿套的顶部设置有一圈锥齿槽,所述锥齿槽与圆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锥齿套与固定套的底端转动套接,所述锥齿套的外壁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方管,所述方管的一端与开设在锥齿套内部的圆环腔连通,所述方管的末端与润滑擦条连接。
[0008]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方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阀体,所述加油阀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孔,所述加油阀体的底端设置有外孔,所述内孔与方管连通,所述外孔与内孔连通,所述内孔内部通过弹簧丝弹性连接有封口片,所述封口片覆盖在外孔的内端处,所述封口片的四周与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与开设在锥齿套内壁上的圆环槽间隙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擦条包括:外壳、棉块、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接管和弹簧片,所述外壳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嵌合安装有棉块,所述棉块与第二腔室的腔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片,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上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接管,所述接管的一端与棉块接触,所述棉块与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接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方管一端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嵌合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封口盖,所述筒体的底部内壁边沿处开设有底环腔。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通过第二固定螺钉与活塞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与活塞盘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顶部一侧和所述筒体的底部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均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与筒体的一侧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座。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包括:圆筒、第一接口、固定盖、第二接口、弹簧条、过滤网、固定框、密封垫环和固定挡环,所述圆筒的一端固定连通安装有第一接口,所述圆筒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中部固定嵌合安装有第二接口,所述圆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挡环,所述固定挡环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与固定挡环接触,所述固定框通过多个弹簧条与固定盖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盘的顶部固定嵌合安装有多个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一侧外壁上。
[0016]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以及润滑擦条的设置,具有润滑筒体内壁的功能,可进行筒体内壁的润滑处理,便于伸缩调节时,降低对密封套圈造成磨损,对密封套圈造成了保护,即对现有技术中的活塞提供了保护作用,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套内部结构与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方管与加油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润滑擦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圆锥齿轮与锥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套与锥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接管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棉块与第二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润滑擦条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筒体;2、顶盖;3、第一密封垫圈;4、第一固定螺钉;5、活动杆;6、安装盘;7、活塞盘;8、第二固定螺钉;9、第二密封垫圈;10、密封套圈;11、位移传感器;12、固定架;13、固定套;14、方管;15、润滑擦条;1501、外壳;1502、棉块;1503、第一腔室;1504、第二腔室;1505、接管;1506、弹簧片;16、加油阀体;17、固定管;18、封口盖;19、连接杆;20、固定座;21、过滤器;2101、圆筒;2102、第一接口;2103、固定盖;2104、第二接口;2105、弹簧条;2106、过滤网;2107、固定框;2108、密封垫环;2109、固定挡环;22、第一气口;23、第二气口;24、齿条;25、长条腔;26、加强板;27、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气压动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第一固定螺钉(4)、顶盖(2)、第一密封垫圈(3)、活塞盘(7)、密封套圈(10)、活动杆(5)、密封圈(28)、转动驱动机构以及润滑擦条(15);其中,所述筒体(1)的顶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钉(4)固定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部边沿处与筒体(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3),所述筒体(1)的内部配合连接有活塞盘(7),所述活塞盘(7)的外部固定套(13)接有密封套圈(10),所述活塞盘(7)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贯穿开设在顶盖(2)中部的中孔,所述中孔内部固定嵌合安装有密封圈(28),所述密封圈(28)与活动杆(5)的杆壁紧密接触,所述活动杆(5)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腔(25),所述长条腔(25)贯穿活塞盘(7)的中部,所述活塞盘(7)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多个润滑擦条(15),所述润滑擦条(15)与筒体(1)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与活动杆(5)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26);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13)、锥齿套(35)、齿条(24)和齿轮(33),所述固定套(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与活塞盘(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13)包裹在齿条(24)上,所述齿条(24)的底端与筒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4)的顶部与长条腔(25)嵌合,所述固定套(13)的套壁内部开设有凹腔(31),所述凹腔(31)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轴面上固定套(13)接有齿轮(33),所述齿轮(33)与齿条(24)啮合连接,所述转轴(32)的一端位于固定套(13)的外部,所述转轴(32)的一端部固定套(13)接有圆锥齿轮(34),所述锥齿套(35)的顶部设置有一圈锥齿槽(36),所述锥齿槽(36)与圆锥齿轮(34)啮合连接,所述锥齿套(35)与固定套(13)的底端转动套接,所述锥齿套(35)的外壁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方管(14),所述方管(14)的一端与开设在锥齿套(35)内部的圆环腔(38)连通,所述方管(14)的末端与润滑擦条(15)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方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阀体(16),所述加油阀体(16)的内部设置有内孔(39),所述加油阀体(16)的底端设置有外孔(40),所述内孔(39)与方管(14)连通,所述外孔(40)与内孔(39)连通,所述内孔(39)内部通过弹簧丝(42)弹性连接有封口片(41),所述封口片(41)覆盖在外孔(40)的内端处,所述封口片(41)的四周与内孔(39)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套(13)的外部固定套(13)接有固定圆环(30),所述固定圆环(30)与开设在锥齿套(35)内壁上的圆环槽(37)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润滑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伍德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