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97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由多个垃圾清理单元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垃圾清理单元由刚性框架、柔性耙头和第一弹簧杆组成,所述刚性框架为方形,刚性框架前边框上安装有耳板,后边框中部与第一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柔性耙头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耙头由横梁、多个第一耙齿和弹簧组成,第一耙齿和弹簧数量相同;多个第一耙齿间隔设置在横梁前面,每个第一耙齿靠上的一端各经一所述弹簧与横梁连接;多个垃圾清理单元间隔设置,相邻垃圾清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杆连接。该装置可适应凹凸不平的水下地形,提高了垃圾清理效率,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反复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疏浚行业的重视,内陆湖泊清理、河道疏通等工程日益增加。而内陆湖泊、河道由于渔民常年不规范作业,导致待清理的河道存在大量的废弃渔网、塑料袋、食品包装纸等垃圾,上述垃圾由于未及时清理而基本沉于水底。而以水吸式挖泥船为主的疏浚工程项目在面对垃圾泛滥的河道时,容易造成堵口、赌泵,影响施工效率。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清理水下垃圾的装置以改善挖泥船疏通河道时的施工条件和提高施工效率。
[0003]现有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无法适应凹凸不平的水下地形,因此清理垃圾效率低下。另外,此类装置还容易被石块和礁石卡住耙齿而造成卡阻,影响垃圾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复杂水下地形的垃圾清理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由多个垃圾清理单元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垃圾清理单元由刚性框架、柔性耙头和第一弹簧杆组成,所述刚性框架为方形,刚性框架前边框上安装有耳板,后边框中部与第一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柔性耙头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耙头由横梁、多个第一耙齿和弹簧组成,第一耙齿和弹簧数量相同;多个第一耙齿间隔设置在横梁前面,每个第一耙齿靠上的一端各经一所述弹簧与横梁连接;多个垃圾清理单元间隔设置,相邻垃圾清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杆连接。
[0007]优选的是,在每个刚性框架上还安装有多个钢性的第二耙齿,用于钩住沉积在水下的垃圾。所述第二耙齿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开口朝前,圆弧形的背面或侧面中部与刚性框架固定连接。
[0008]在本实施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垃圾清理单元各包括4个第一耙齿;相邻两刚性框架之间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弹簧杆柔性连接;所述的刚性框架由直径30mm的金属管焊接而成,刚性框架长500mm,宽400mm;所述第二弹簧杆的长度为200mm,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相邻的两个刚性框架;所述第一弹簧杆长度为800mm,通过焊接或可拆卸方式连接刚性框架与柔性耙头的横梁;所述柔性耙头的横梁为直径30mm、长度400mm的金属管。
[0009]所述刚性框架的直角内侧还焊接有加强用的三角形加强板。
[0010]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耙齿与横梁、横梁与框架、框架与框架之间均采用柔性弹簧杆连接,可适应凹凸不平的水下地形,提高了垃圾清理效率,达到了清理施工区域水下垃圾的目的,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挖泥船在湖泊、河道疏浚工程中的施工效率。
[0011]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可反复使用,同时该装置使用方法简单、便捷,垃圾清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柔性耙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
[0015]1、柔性耙头 1a、横梁 1b、弹簧 1c、第一耙齿 2、第一弹簧杆 3、刚性框架 4、第二弹簧杆 5、耳板 6、加强板 7、第二耙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由多个垃圾清理单元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垃圾清理单元由刚性框架3、柔性耙头1和第一弹簧杆2组成。所述刚性框架3为方形,刚性框架3前边框上安装有耳板5,后边框中部与第一弹簧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2的另一端与柔性耙头1固定连接。
[0018]所述柔性耙头1由横梁1a、多个第一耙齿1c和弹簧1b组成,第一耙齿1c和弹簧1b数量相同;多个第一耙齿1c间隔设置在横梁1a前面,每个第一耙齿1c靠上的一端各经一所述弹簧1b与横梁1a连接,第一耙齿1c和弹簧1b构成柔性耙齿。
[0019]多个垃圾清理单元间隔设置,相邻垃圾清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杆4连接。
[0020]为提高刚性框架的强度,在每个刚性框架靠前的两个直角内侧各焊接有一个三角形加强板。
[0021]优选的是,在每个刚性框架上还安装有多个钢性的第二耙齿7,用于钩住沉积在水下的垃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耙齿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开口朝前,第二耙齿安装在刚性框架的后边框和两个三角形加强板上。还可以将第二耙齿安装在刚性框架的后边框和两侧边框上,使第二耙齿圆弧形的背面或侧面中部与刚性框架固定连接。
[0022]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垃圾清理单元各包括4个第一耙齿;相邻两刚性框架之间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簧杆柔性连接。每个刚性框架由直径30mm的金属管焊接而成,刚性框架长500mm,宽400mm。所述第二弹簧杆的长度为200mm,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相邻的两个刚性框架。所述第一弹簧杆长度为800mm,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刚性框架与柔性耙头的横梁。所述柔性耙头的横梁为直径30mm、长度400mm的金属管。
[0023]上述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4]S1、将拖船上吊装用的绳索与该装置的三个耳板连接;
[0025]S2、将装置沉入湖泊或河道中,使其自然下沉,通过控制每段绳索的长度使该装置在下沉过程中不倾斜;
[0026]S3、当装置到达湖泊、河道底部时,发动拖船使其匀速行驶,在此过程中,通过该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的耙齿对沉在水底的杂物进行收集;
[0027]S4、停下拖船,通过吊装绳索将其拉出水面,清理耙齿上的杂物,并检查装置的完整性;
[0028]S5、重复步骤S2-S4,即可对湖泊、河道的水下垃圾进行清理,直到装置被拉出水面时不再带出杂物,即为清理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垃圾清理单元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垃圾清理单元由刚性框架、柔性耙头和第一弹簧杆组成,所述刚性框架为方形,刚性框架前边框上安装有耳板,后边框中部与第一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柔性耙头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耙头由横梁、多个第一耙齿和弹簧组成,第一耙齿和弹簧数量相同;多个第一耙齿间隔设置在横梁前面,每个第一耙齿靠上的一端各经一所述弹簧与横梁连接;多个垃圾清理单元间隔设置,相邻垃圾清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刚性框架上还安装有多个钢性的第二耙齿,用于钩住沉积在水下的垃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耙齿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开口朝前,圆弧形的背面或侧面中部与刚性框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会静李光裕田守云王天祥辛海霞韩彤郭松侯婕吴殿春赵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