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疏浚行业的重视,内陆湖泊清理、河道疏通等工程日益增加。而内陆湖泊、河道由于渔民常年不规范作业,导致待清理的河道存在大量的废弃渔网、塑料袋、食品包装纸等垃圾,上述垃圾由于未及时清理而基本沉于水底。而以水吸式挖泥船为主的疏浚工程项目在面对垃圾泛滥的河道时,容易造成堵口、赌泵,影响施工效率。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清理水下垃圾的装置以改善挖泥船疏通河道时的施工条件和提高施工效率。
[0003]现有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无法适应凹凸不平的水下地形,因此清理垃圾效率低下。另外,此类装置还容易被石块和礁石卡住耙齿而造成卡阻,影响垃圾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复杂水下地形的垃圾清理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由多个垃圾清理单元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垃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垃圾清理单元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垃圾清理单元由刚性框架、柔性耙头和第一弹簧杆组成,所述刚性框架为方形,刚性框架前边框上安装有耳板,后边框中部与第一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柔性耙头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耙头由横梁、多个第一耙齿和弹簧组成,第一耙齿和弹簧数量相同;多个第一耙齿间隔设置在横梁前面,每个第一耙齿靠上的一端各经一所述弹簧与横梁连接;多个垃圾清理单元间隔设置,相邻垃圾清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刚性框架上还安装有多个钢性的第二耙齿,用于钩住沉积在水下的垃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耙齿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开口朝前,圆弧形的背面或侧面中部与刚性框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会静,李光裕,田守云,王天祥,辛海霞,韩彤,郭松,侯婕,吴殿春,赵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