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096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设置有两个离子选择电极,每个电极均包括缬氨霉素、半透膜层、氯化银电极层、基准层、支持层和树脂层,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相互贴合,所述上外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滴加孔,所述上外壳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盐桥,所述下外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盐桥、半透膜层、树脂层、氯化银电极层、支持层和基准层之间通过涂布工艺分层贴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该方法制作的干片化学试剂性能优越、试剂稳定、储存时间长、方便携带,完全实现即时即地检测的目标。即地检测的目标。即地检测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检测干片试剂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的“干片试剂”是传统的“湿化学“相对比较而言的。它是以被检测样品中的液体作为反应媒介,待测物直接与固定于载体上的试剂反应的一种方式,它与传统湿化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参与化学反应的媒介不同。随着生物化学中的酶的分离,提纯,储存等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光度计,和电极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干化学也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利用免疫渗透、免疫层析等技术研制出的含酶标记、荧光标记,尤其胶体金或硒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干片,可用于肌钙蛋白、特种蛋白、激素、某些治疗药物及病毒抗体或抗原等的分析测定。
[0003]现在采用的荧光光度法的多层膜干片及其配套仪器也已出现,并被越来越多地使用,河南安图生物公司的阴道炎五联检测试剂,则是通过干化学酶法,检测特异性生化标记物,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干化学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验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常规生化、内分泌激素、毒素药物浓度分析及特种蛋白等免疫检查。但荧光光度技术对仪器的要求比较高,在液相中,可以用来检测的分光光度计很贵,且结果不能长期保存;胶体技术则面临产品质量相差较大,不能质控,不能确保质量,且存在后带现象,标本需稀释测试,只能进行定性,不能进行定量,故只作为初筛诊断试剂,用于疾病诊断的辅助治疗。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但荧光光度技术对仪器的要求比较高,在液相中,可以用来检测的分光光度计很贵,且结果不能长期保存;胶体技术则面临产品质量相差较大,不能质控,不能确保质量,且存在后带现象,标本需稀释测试,只能进行定性,不能进行定量,故只作为初筛诊断试剂,用于疾病诊断的辅助治疗”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设置有两个离子选择电极,每个电极均包括缬氨霉素、半透膜层、氯化银电极层、基准层、支持层和树脂层,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相互贴合,所述上外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滴加孔,所述上外壳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盐桥,所述下外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盐桥、半透膜层、树脂层、氯化银电极层、支持层和基准层之间通过涂布工艺分层贴合在一起。
[0008]优选的,所述氯化银电极层采用银浆涂布技术在PET片上涂布,银层厚度为100um。
[0009]优选的,所述基准层包括氯化钾、亲水性聚合物等必要生物制剂。
[0010]优选的,所述半透膜层湿膜厚度50~200μm,干膜厚度为20~100μm。
[0011]优选的,所述盐桥为一层过滤膜,过滤膜包括混合纤维微孔滤膜、聚丙烯滤膜、聚醚砜滤膜、聚偏氟乙烯滤膜、聚四氟乙烯滤、尼龙滤膜。
[0012]优选的,所述支持层由透明塑料制成。
[0013]优先的,树脂层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树脂体系,包括环氧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改性聚丁二烯树脂。
[0014]优先的,上外壳和下外壳主要由塑料材质组成,上外壳和下外壳通过超声贴合方式贴合在一起,将试剂固定于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一:将树脂溶液均匀涂覆在基材上,将氯化银电极层平铺固定在树脂层上使之平整无翘起,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40min,干燥后氯化银电极层与树脂层粘连在一起;
[0017]步骤二:在氯化银电极层上涂覆基准层溶液,在45
°
条件下干燥30min,干燥后形成基准层;
[0018]步骤三:在干燥的基准层上继续涂覆以下半透膜层溶液,在25
°
条件下避光干燥30min,充分干燥后即完成半透膜层;
[0019]步骤四:将制作好的干片进行脱膜处理,即完成离子选择电极的制作,将其裁剪成约7
×
10mm的尺寸,取两片放置机器配套的干片下外壳中,剪下一小段PES膜,搭成拱形的盐桥置于两片裁好的电极片上,目的是为了防止标准液和参比液互相渗透,影响测试数据,盖上上外壳固定,并记录密封保存,即完成干片的制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该方法制作的干片化学试剂性能优越、试剂稳定、储存时间长、方便携带,完全实现即时即地检测的目标。
[0022]2、干片按需要量取出,回温1h,将干片装入检测机器,两边分别滴上10微升的参比液和全血/血浆/尿液,检测1min30s出结果。结果判断:参照参考值范围,超出范围即为异常值。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中:1盐桥、2滴加孔、3上外壳、4半透膜层、5氯化银电极层、6基准层、7下外壳、8支持层、9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参照图1,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包括上外壳3和下外壳7,上外壳3和下外壳7之间设置有两个离子选择电极,每个电极均包括缬氨霉素、半透膜层4、氯化银电极层5、基准层6、支持层8和树脂层9,上外壳3和下外壳7之间相互贴合,上外壳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滴加孔2,上外壳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盐桥1,下外壳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透光孔,盐桥1、半透膜层4、树脂层9、氯化银电极层5、支持层8和基准层6之间通过涂布工艺分层贴合在一起;
[0028]氯化银电极层5为采用真空镀膜技术或银浆涂布技术在PET片上涂布,银层厚度为100um,避光干燥后,将覆盖有银层的PET片进行间隔为10毫米的掩膜处理,将掩膜好的PET片浸入0.1mol/L的KCl溶液中,在0.01A条件下阳极氧化10~20分钟,取出避光干燥;
[0029]基准层6包括氯化钾、亲水性聚合物等必要生物制剂;
[0030]半透膜层4包括缬氨霉素、多孔膜材料、四氢呋喃等,其中多孔膜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聚苯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包括上外壳(3)和下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3)和下外壳(7)之间设置有两个离子选择电极,每个电极均包括缬氨霉素、半透膜层(4)、氯化银电极层(5)、基准层(6)、支持层(8)和树脂层(9),所述上外壳(3)和下外壳(7)之间相互贴合,所述上外壳(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滴加孔(2),所述上外壳(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盐桥(1),所述下外壳(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盐桥(1)、半透膜层(4)、树脂层(9)、氯化银电极层(5)、支持层(8)和基准层(6)之间通过涂布工艺分层贴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银电极层(5)采用银浆涂布技术在PET片上涂布,银层厚度为100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层(6)包括生物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膜层(4)湿膜厚度50~200μm,干膜厚度为20~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桥(1)为一层过滤膜,过滤膜包括混合纤维微孔滤膜、聚丙烯滤膜、聚醚砜滤膜、聚偏氟乙烯滤膜、聚四氟乙烯滤、尼龙滤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钾离子定量检测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层(8)由透明塑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斌武伟民李菁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锦帛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