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板、电池包及流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094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冷板、电池包及流量控制方法,液冷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口琴管组,第一集流管设有进水口,第二集流管设有出水口,口琴管组包括依次间隔且并排设置的多个子口琴管,各子口琴管具有连通于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以及连通于第二集流管的第二端,各子口琴管均具有若干流道;各子口琴管的第一端的各流道的截面面积沿背离进水口方向呈递增趋势;和\或,各子口琴管的第二端的各流道的截面面积沿背离出水口方向呈递增趋势。本申请的液冷板的各子口琴管的流阻趋于均衡,即各子口琴管的流量趋于理论流量,这样整个液冷板的热交换能均衡。这样整个液冷板的热交换能均衡。这样整个液冷板的热交换能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板、电池包及流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冷却
,尤其提供一种液冷板、具有该液冷板的电池包以及该液冷板的流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用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放电功率和发热功率都与电池内部的温度直接相关。当温度过低时电池无法充、放电;当温度过高时,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存在热失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主动式温控系统来调节电池内部的温度,使其温度变化在合理范围内。
[0003]口琴管式液冷板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加热设备,因其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和模具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
[0004]对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来说,通过集流管将多个串并联的口琴管连接起来,理论上,各口琴管的流阻是一致的,但实际上,靠近进出口的口琴管流阻小,冷却液流量较大;而远离进出口的口琴管流阻大,冷却液流量较小。为了改善各口琴管流阻的问题,通常是在集流管内部或者管路街头上设置节流孔,该种方式不但流量调配效果达不到预期,反而会使液冷系统的压降大大提高,增加了水泵的功耗,最终降低电池包的功率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口琴管组,所述第一集流管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集流管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琴管组包括依次间隔且并排设置的多个子口琴管,各所述子口琴管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第二端,各所述子口琴管均具有若干流道;各所述子口琴管的所述第一端的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沿背离所述进水口方向呈递增趋势;和\或,各所述子口琴管的所述第二端的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沿背离所述出水口方向呈递增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口琴管的所述第一端的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递增趋势为非连续性递增;和/或,各所述子口琴管的所述第二端的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递增趋势为非连续性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子口琴管中,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以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作为递增起始端;若所述第一端至所述进水口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出水口的最小距离,则所述第一端为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的递增起始端,反之,则所述第二端为各所述流道截面面积的递增起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子口琴管中,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递增趋势为非连续性递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烨锋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