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75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动力舱体内设置快换电池,动力舱体下方的前部转动铰接设置有推进器,动力舱体的后部位于推进器的上方设置容器腔,容器腔的腔口朝下,容器腔中设置锁扣件,所述的锁扣件为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组锁扣环,所述的锁扣环供推进器上设置的锁挂件挂扣锁定,动力舱体上位于推进器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上方设置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的舱口朝上,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中设置防水箱,防水箱的箱口朝上且与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的舱口平齐布置,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的舱口处设置密封盖板,所述的防水箱与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之间设置压紧锁扣机构。锁扣机构。锁扣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救援设备
,涉及水上救援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

技术介绍

[0002]水上救援是指人员、船只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受困,需要实施救助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进步,为提高水上活动的安全性,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救助、防患设施,比如救生船、救生衣、救生圈等等。但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有人落水需要救助时,如何快速为落水人员提供救生圈等器材,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目前在水上救援设备
,通常会面对面积巨大的搜救区域,可能会遇见无法预见的恶劣环境和险情,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水上救援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实施搜救的工作,增加搜救的效率以及救援成功的可能性。
[0003]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是水上救援设备中的一款重要类型,其是以载人为主的遥控水上救援机器人,目前市面上的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0004]1.驱动电机(即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的驱动机构)都放置在机舱内,即推进器是置入动力舱内的,这样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动力舱是近乎封闭舱,因此,驱动电机会因此功率衰退,同时热量也会对机舱(动力舱)中电子及塑料部件带来损害。
[0005]2.现有的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是固定在动力舱上的,由于推进器是固定在动力舱上,其动力驱动是向后喷水,这样,在救援过程中,当水上救援设备无空间承载救援人员时,就会导致救援人员无法跟随水上救援设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如救援人员在水中攀附在(水上救援)设备后随行会阻碍推进器喷水动力导致无法前进;如(救援人员)攀附在水上救援设备两侧会因人员水中阻力让水上救援设备无法控制方向正常行驶。
[0006]因此,亟需设计一款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而设计一款与该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适用匹配的动力舱,保证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的有效作用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与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分离布置,结构简单,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包括设置于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组件上的动力舱体,动力舱体内设置快换电池,动力舱体下方的前部转动铰接设置有推进器,动力舱体的后部位于推进器的上方设置容器腔,容器腔的腔口朝下,容器腔中设置锁扣件,所述的锁扣件为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组锁扣环,所述的锁扣环供推进器上设置的锁挂件挂扣锁定,动力舱体上位于推进器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上方设置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的舱口朝上,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中设置防水箱,所述的快换电池设置
于所述的防水箱中,防水箱的箱口朝上且与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的舱口平齐布置,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的舱口处设置密封盖板,所述的防水箱与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之间设置压紧锁扣机构,所述的压紧锁扣机构扣于所述的密封盖板上。
[0009]进一步的,动力舱体的下方位于推进器的前方设置有调节连接架,所述的调节连接架为前端窄、后端宽的楔形状,推进器的前端转动铰接于调节连接架后端,推进器的转动铰接轴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推进器上设置限位锁定机构,所述的锁挂件设置于限位锁定机构上,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于推进器的前部中间位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沿推进器的长度方向布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驱动旋桨,所述的驱动旋桨延伸至推进器的后部中间,推进器上位于驱动旋桨的旁侧设置转向管,转向管上转动设置有倒挡防水转向舵机,推进器的侧壁上位于驱动电机侧开设电机水冷却口,推进器的侧壁上位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侧开设进水口,推进器的后端转动铰接有倒挡罩,倒挡罩的转动铰接轴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推进器的水流推出方向自进水口沿推进器的长度方向至倒挡罩,倒挡罩内侧设置喷口,所述的喷口对称设置于推进器两侧。
[0010]再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锁定机构设置于推进器的后部,所述的锁挂件设置于推进器后部上侧壁上。
[0011]再进一步的,动力舱体上位于调节连接架上方设置电连接布置单元,所述的电连接布置单元中设置架线架,电机线和舵机线架置于所述的架线架上,所述的电机线电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舵机线电连接倒挡防水转向舵机,所述的电机线和舵机线与架线架的架接位均设置有防水葛兰头。
[0012]进一步的,动力舱体上位于电连接布置单元上方设置检修口,检修口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板。
[0013]进一步的,容器腔上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平面方向转动设置有下放拉杆。
[0014]再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锁定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推进器后部两侧的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包括下部的伸缩杆和下部的固定杆,所述的伸缩杆沿固定杆杆长方向可移,所述的固定杆上设置紧固调节栓,伸缩杆的下端铰接设置于推进器侧壁上的平侧板上,固定杆的上端铰接设置于动力舱体的容器腔中。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与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推进器分离布置,结构简单,设置的容器腔供推进器上的部件容置以及推进器的紧锁机构布置,设置的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供布置快换电池的防水箱布置,保证快换电池的安全使用,且设置压紧锁扣机构通过密封盖板紧锁防水箱中的快换电池,方便后期拆检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涉及到的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的俯视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的剖视结构图;
[0018]图3为当水上救援设备有空间承载救援人员时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的侧视结构图;
[0019]图4为图3的后视结构图;
[0020]图5为图4的A

A剖视图;
[0021]图6为当水上救援设备无空间承载救援人员时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的侧视结构图;
[0022]图7为图6的后视结构图;
[0023]图8为图7的A

A剖视图;
[0024]图中:防滑垫

1;双面拉丝板

2;充放气口

3;快抓绳

4;快抓把手

5;拉环

6;动力舱体

7;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

7a;压紧锁扣机构

7b;快换电池

8;推进器

9;驱动电机

9a;驱动旋桨

9b;进水口

9c;转向管

9d;电机水冷却口

9e;调节连接架

10;限位锁定机构

11;限位杆

11a;紧固调节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包括设置于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组件上的动力舱体(7),动力舱体(7)内设置快换电池(8),动力舱体(7)下方的前部转动铰接设置有推进器(9),其特征在于:动力舱体(7)的后部位于推进器(9)的上方设置容器腔(14),容器腔(14)的腔口朝下,容器腔(14)中设置锁扣件(14c),所述的锁扣件(14c)为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组锁扣环,所述的锁扣环供推进器(9)上设置的锁挂件(11c)挂扣锁定,动力舱体(7)上位于推进器(9)的驱动电机(9a)的电机轴的上方设置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7a),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7a)的舱口朝上,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7a)中设置防水箱,所述的快换电池(8)设置于所述的防水箱中,防水箱的箱口朝上且与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7a)的舱口平齐布置,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7a)的舱口处设置密封盖板,所述的防水箱与电池防水隔离开放舱(7a)之间设置压紧锁扣机构(7b),所述的压紧锁扣机构(7b)扣于所述的密封盖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动力舱,其特征在于:动力舱体(7)的下方位于推进器(9)的前方设置有调节连接架(10),所述的调节连接架(10)为前端窄、后端宽的楔形状,推进器(9)的前端转动铰接于调节连接架(10)后端,推进器(9)的转动铰接轴沿大推力水上救援机器人充气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推进器(9)上设置限位锁定机构(11),所述的锁挂件(11c)设置于限位锁定机构(11)上,所述的驱动电机(9a)设置于推进器(9)的前部中间位置,驱动电机(9a)的电机轴沿推进器(9)的长度方向布置,驱动电机(9a)的电机轴上连接有驱动旋桨(9b),所述的驱动旋桨(9b)延伸至推进器(9)的后部中间,推进器(9)上位于驱动旋桨(9b)的旁侧设置转向管(9d),转向管(9d)上转动设置有倒挡防水转向舵机(12),推进器(9)的侧壁上位于驱动电机(9a)侧开设电机水冷却口(9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志义刘春梅桂永林陈忠张凡曹锋唐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安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