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抗拉锚杆及支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075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级抗拉锚杆及支护系统,涉及矿井巷道防护装置领域。该锚杆包括杆体、紧固组件及至少一个套管,杆体两端分别为紧固端和连接端,紧固组件能够安装于紧固端并将杆体紧固于围岩;套管长度与杆体支护深度一致,各套管逐层套设于杆体外部,杆体与相邻套管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套管之间均能够相对滑移,且套管能够与杆体或相邻套管固定连接。该分级抗拉锚杆,当围岩发生张拉变形甚至形成裂隙的过程中,相邻两个套管之间或者套管与杆体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移,进而实现各套管以及杆体的分级,使得该分级抗拉锚杆能够以自身的分级变形适应围岩的大变形,并在围岩变形中持续提供预紧力,在围岩变形后也保持较大的锚固力,适用范围比较大。适用范围比较大。适用范围比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抗拉锚杆及支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巷道防护装置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级抗拉锚杆及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锚杆对巷道围岩进行锚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锚杆适用范围小,在矿井软岩、大埋深、大采高等围岩变形比较大的条件下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抗拉锚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锚杆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分级抗拉锚杆,包括杆体、紧固组件以及至少一个套管,沿所述杆体的轴向,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为紧固端和连接端,所述紧固组件能够安装于所述紧固端并将所述杆体紧固于围岩;
[0005]所述套管的长度与所述杆体的支护深度一致,各所述套管逐层套设于所述杆体的外部,所述杆体与相邻的所述套管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之间均能够相对滑移,且所述套管能够与所述杆体或相邻套管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沿自所述紧固端至所述连接端的方向,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各所述第一端的内侧能够与所述连接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抗拉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00)、紧固组件以及至少一个套管(200),沿所述杆体(100)的轴向,所述杆体(100)的两端分别为紧固端(110)和连接端(120),所述紧固组件能够安装于所述紧固端(110)并将所述杆体(100)紧固于围岩(400);所述套管(200)的长度与所述杆体(100)的支护深度一致,各所述套管(200)逐层套设于所述杆体(100)的外部,所述杆体(100)与相邻的所述套管(200)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200)之间均能够相对滑移,且所述套管(200)能够与所述杆体(100)或相邻套管(20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抗拉锚杆,其特征在于,沿自所述紧固端(110)至所述连接端(120)的方向,所述套管(2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各所述第一端的内侧能够与所述连接端(120)或内侧相邻套管的第二端外侧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二端的外侧能够与外侧相邻套管的第一端内侧或者围岩(40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级抗拉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0)包括中间层套管(210)和外层套管(220),所述中间层套管(210)位于所述杆体(100)与所述外层套管(220)之间,所述中间层套管(210)的第一端内侧能够与所述连接端(120)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套管(210)的第二端外侧能够与所述外层套管(220)的第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层套管(220)的第二端能够与围岩(400)锚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级抗拉锚杆,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所述套管(200)之间的最大摩擦阻力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根张倍宁陈良发李永元顾雷雨李朝孙福龙栗磊胡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