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65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包括房体,房体的内侧壁固定嵌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房体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旋转管,旋转管的上端设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下端固定设有套筒,旋转管的上端延伸至套筒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轴承与套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房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热风机和供水箱,三通管的水平部两端分别与热风机和供水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三通管的两个水平部管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旋转管的下端固定设有中空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房体的内部进行均匀的加湿加温,保证了房体内部的湿度和温度的均衡,提高了对红茶的萎凋效果。提高了对红茶的萎凋效果。提高了对红茶的萎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

技术介绍

[0002]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萎凋工艺是其中的重点工艺之一,茶叶鲜叶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匀地散失适量的水分,使细胞胀力减小,叶质变软,便于揉卷成条,为后续的揉捻创造条件。
[0003]目前工夫红茶的萎凋工艺一般采用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自然萎凋包括室内自然萎凋或日光萎凋;加温萎凋是由人工加温萎凋,通常采用萎凋房进行萎凋,但是现有的萎凋房无法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且存在温湿度不均衡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对红茶的萎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萎凋房无法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且存在温湿度不均衡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对红茶的萎凋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包括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加工用温湿度可控的萎凋房,包括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内侧壁固定嵌设有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3),所述房体(1)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旋转管(4),所述旋转管(4)的上端设有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下端固定设有套筒(10),所述旋转管(4)的上端延伸至套筒(10)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轴承与套筒(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房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热风机(6)和供水箱(7),所述三通管(5)的水平部两端分别与热风机(6)和供水箱(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管(5)的两个水平部管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8)和第二电磁阀(9),所述旋转管(4)的下端固定设有中空盘(16),所述中空盘(16)的左右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一喷管(11),两个所述第一喷管(11)的末端均设有第二喷管(12),所述第一喷管(11)和第二喷管(12)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喷管(11)和第二喷管(12)的管壁下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孔(23),所述房体(1)的顶部还固定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至房体(1)的内部并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旋转管(4)的管壁固定设有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静潘奋森潘锡章潘菀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鼎模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