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53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包括车头、拖挂车和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所述拖挂车剖面呈阶梯型与车头的尾部连接,所述拖挂车上设置有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用于应急用水的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拖挂车设计呈阶梯型,实现部分池体高度最大化,充分利用车辆的空间,提高处理能力,池顶设备安装在升降装置上,运输时将设备降到池内,可避免设备反复拆装,使设备实现就位即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命较长的优点。命较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车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磁介质絮凝沉淀工艺的成熟,移动式磁介质絮凝沉淀装置正在被应用在应急水处理领域中,装置多以集装箱形式通过车辆实现移动,具有便于运输、机动性好的优势,但由于运输对高度的严格要求,设备池形高度无法突破,且池顶设备多在运输就位后安装,耗时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包括车头、拖挂车和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所述拖挂车剖面呈阶梯型与车头的尾部连接,所述拖挂车上设置有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用于应急用水的处理。
[0006]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沉淀池、澄清水收集组件、刮泥组件、药箱组件、控制室、脱泥间、污泥池和水泵间,所述药箱组件设置于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位于车头的一端,所述药箱组件位于第一反应池、电控间和脱泥间中间,脱泥间与所述药箱组件和第一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污泥池与第二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水泵间与第三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控制室设置于药箱组件的一侧,所述澄清水收集组件和刮泥组件设置于沉淀池的上、下两端。
[0007]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置第二搅拌器、池上设置剩余污泥回收组件,所述第三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搅拌器。
[0008]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剩余污泥回收组件包括高速剪切机、旋流沉砂器、磁分离机、滑动升降装置。所述滑动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槽、托架和卡位槽、限位板和电动葫芦,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焊接滑动槽,所述托架活动设置于滑动槽内形成滑轨,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工作位卡位槽。
[0009]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澄清水收集组件包括斜管、集水槽、排水槽和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斜管,将沉淀池分为给水排水仓和泥斗,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边缘设置有集水槽,位于沉淀池的尾部设置有与集水槽连接的排水槽,排水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清水通过斜管后流入集水槽后汇入出水槽,通过出水口排出设备外。
[0010]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刮泥组件设置于沉淀池底部,包括刮泥机及刮板,所述刮板设置于刮泥机的下方,用于所述刮泥机将泥刮至一侧的泥斗内。
[0011]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药箱组件包括PAC药箱、PAM

溶药箱和PAM+溶药箱,所述PAC药箱、PAM

溶药箱、PAM+溶药箱和控制室组成长方形设置于第一反应池的一侧,所述PA

M溶药箱、PAM+溶药箱均分上下两层并在上层设置搅拌器实现溶药功能。
[0012]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脱泥间内设置有叠螺脱水机、PAM

加药计量泵、 PAM+加药计量泵和PAC加药计量泵,所述叠螺脱水机设置于脱泥间的一侧,所述PAM

加药计量泵、PAM+加药计量泵和PAC加药计量泵并列设置于脱泥间的另一侧。
[0013]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污泥池内设置有污泥泵,用于提升污泥至叠螺脱水机。
[0014]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水泵间内设置有剩余污泥泵和污泥回流泵,所述剩余污泥泵用于提升剩余污泥至磁粉回收系统,所述污泥回流泵用于提升沉淀池污泥至第二反应池,所述剩余污泥泵和污泥回流泵分别设置两组,并列设置于水泵间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通过将拖挂车设计呈阶梯型,实现部分池体高度最大化,充分利用车辆的空间,提高处理能力,池顶设备安装在升降装置上,运输时将设备降到池内,可避免设备反复拆装,使设备实现就位即运行;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底和灵活机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反应池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设备间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的剩余污泥回收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的剩余污泥回收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包括车头1、拖挂车2和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所述拖挂车2剖面呈阶梯型与车头的尾部连接,所述拖挂车2上设置有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用于应急用水的处理。
[0024]如图1

3所示,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包括第一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4、第三反应池5、沉淀池6、澄清水收集组件、刮泥组件、药箱组件、控制室13、脱泥间17、污泥池18和水泵间19,控制室17设置于集装箱位于车头1的一端,控制室17的一侧依次连接PAM

药箱、第一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4、第三反应池5和沉淀池6,脱泥间17与电控间、药箱组件和第一反应池3并排设置,污泥池18与第二反应池4并排设置,水泵间19与第三反应池5 并排设置,澄清水收集组件和刮泥组件设置于沉淀池18的上、下两端。
[0025]如图1

3所示,第一反应池3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301,第一反应池3的一侧设置有
进水口302,第二反应池4内设置第二搅拌器401、池上设置剩余污泥回收组件,第三反应池5内设置有第三搅拌器501。
[0026]如图4

5所示,剩余污泥回收组件包括高速剪切机402、旋流沉砂器403、磁分离机404、滑动升降装置。
[0027]滑动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槽407和托架408、卡位槽405、限位板406和电动葫芦,第二反应池4内焊接滑动槽407,托架408可移动的设置于滑动槽407内,形成滑轨,滑动槽407内设置工作位卡位槽405,当托架408在电动葫芦409的作用下到达工作位后将限位板406插入卡位槽405,完成提升,当水处理车结束工作需要运输时,通过电动葫芦409微提设备托架408,抽出卡位槽405内的限位板406,将剩余污泥回收组件缓缓放至运输位,滑动槽407上端部留有10cm 空档,可在水处理车运输到位后插入方钢以便悬挂电动葫芦409。
[0028]如图1

3所示,澄清水收集组件包括斜管7、集水槽8、排水槽9和出水口 10,沉淀池6的中部设置有斜管7,将沉淀池6分为给水排水仓和泥斗601,沉淀池6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拖挂车和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所述拖挂车剖面呈阶梯型与车头的尾部连接,所述拖挂车上设置有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用于应急用水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沉淀池、澄清水收集组件、刮泥组件、药箱组件、控制室、脱泥间、污泥池和水泵间,所述药箱组件设置于絮凝沉淀池系统集装箱位于车头的一端,所述药箱组件位于第一反应池、电控间和脱泥间中间,脱泥间与所述药箱组件和第一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污泥池与第二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水泵间与第三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控制室设置于药箱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澄清水收集组件和刮泥组件分别设置于沉淀池的上、下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置第二搅拌器、池上设置剩余污泥回收组件,所述第三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搅拌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污泥回收组件包括高速剪切机、旋流沉砂器、磁分离机、滑动升降装置,所述滑动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槽、托架和卡位槽、限位板和电动葫芦,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焊接滑动槽,所述托架可移动的设置于滑动槽内,形成滑轨,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工作位卡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应急磁介质絮凝沉淀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水收集组件包括斜管、集水槽、排水槽和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斜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银传谷萌范紫君朱高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融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