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车次号确认系统的点式应答数据传输电缆,该电缆包括外护层和缆芯,所述缆芯包括一对线组或一星形四线组,其绝缘单线导体直径至少为1.31mm,最好为1.31mm-2.0mm之间;该电缆采用双屏蔽层;在外护层内还敷设有金属排流线。该电缆具有直流电阻值和电容值低,信号传输准确、可靠的特点,广泛运用于电气化铁路点式应答器的数据传输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数据信息的传输介质,特别涉及用于道旁点式数据处理器与车站点式数据处理器间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铁路机车的一次次大提速,自动、及时地采集并准确、可靠地传递车次号、实时车速等数据信息对于机车的安全、高速、有计划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确保包括道旁点式数据处理器、车站点式数据处理器和数据传输电缆的点式应答器车次号确认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不仅要保证车站点式数据处理器与道旁点式数据处理器之间的连续呼叫、及时应答,更要保证车次号等数据信息的实时、准确、可靠地传递。然而,目前使用在车站点式数据处理器和道旁点式数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电缆,仍借用着满足铁道行业标准TB/T2476-1993的《铁路信号电缆》,该电缆缆芯均由导体直径为1.0mm的聚乙烯绝缘对绞线组或星形四线组构成,这种铁路信号电缆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能指标难以更经济、更可靠地满足车次号确认系统对特定数据信息传输所提出的新要求。尽管上述信号电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但其技术效果却有待于提高,尤其是要求数据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高低,除了与线路传输衰减常数和直流电阻有关外,还应减少信息传输的串音,提高抗干扰能力,而这些指标的优化,均可通过结构改进来实现。虽然,铁路数据传输电缆品种较多,性能各异,并建立了行业标准,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与普通的铁路数据电缆相比,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设计要求,而目前尚没有应用于铁路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的专用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它较现有铁路数据信号电缆具有更低的电阻值和电容值,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线路传输衰减常数,实现数据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该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具有更好的屏蔽性能,从而有效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它包括缆芯和外护层,所述缆芯包括一对线组或一星形四线组,该对线组或星形四线组由绝缘单线绞合而成;绝缘单线为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导体的直径至少为1.31mm。本技术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绝缘导线的导体直径最好在1.31mm-2.0mm之间。本技术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电缆外护层包括有两层屏蔽层。本技术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所述电缆外护层内还设置有金属排流线。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所述缆芯中仅采用了一对线组或一星形四线组,从而经济地满足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的使用特性和设计要求。更由于绝缘单线的导体直径大于1.3mm,不仅突破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导体直径1.0mm的思维局限;而且因为导体直径的增加,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电缆的直流电阻值;另一方面,导体直径的增加,又增大了绝缘单线的外形尺寸,使各绝缘单线之间的中心距离变大,电缆回路间的电容也随之降低,这样又使得电缆传输衰减常数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应答器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还由于外护层采用了两层屏蔽层,更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使数据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准确、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对线组缆芯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星形四线组缆芯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导体;2-绝缘层;3-填充绳;4-铝塑复合带;5-聚乙烯护套;6-铝护套;7-防腐层;8-钢带铠装;9-外护套;10-排流线。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该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了外护层和缆芯,其中缆芯包括一对线组和两根填充绳3。外护层从里向外依次为铝塑复合带4、聚乙烯护套5、铝护套6、防腐层7、钢带铠装8、外护套9组成。铝塑复合带4为0.2mm厚的轧纹铝塑复合带重叠纵包而成,其金属铝的一面朝里;铝护套6的标称厚度为1.3mm,防腐层7是在铝护套6外涂覆一层0.3mm厚的热熔胶作为防腐层。但外护层并不限于上述结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缆的实际使用场合,采用通用方法来设计所述的外护层,从而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要。如使电缆具有耐寒、阻燃、防水隔潮、防鼠、防白蚁等。这些类型的电缆外护层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均已较为成熟,此处不再赘述。电缆的缆芯由一对线组和两根填充绳3绞合而成。填充绳3采用本色的聚乙烯绳,该填充绳3不仅使电缆的外形保持圆整一致,而且使对线组的两根绝缘单线保持稳定的位置和理想的中心距离,同时填充绳3也有利于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对线组包括两根绝缘单线,该绝缘单线是在导体1外包覆有绝缘层2,绝缘层2采用聚乙烯塑料并分别制成白、桔两种颜色。导体1的直径为1.53mm,该导体1的直径大大突破了现在普遍使用的《铁路信号电缆》导体直径为1.0mm的局限,这一突破不仅使电缆每根导体的直流电阻值从23.5Ω/km左右下降至9.9Ω/km以下,导体直流电阻成倍地下降;同时导体直径的加大、绝缘层的相应增厚,又使导体中心间距离增大,电缆工作电容又得以下降,有效降低了电缆传输衰减常数,大幅度提高了电缆的电性能指标,增强了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然此处的导体直径不限于1.53mm,但至少应为1.31mm,最好选择在1.31-2.0mm之间,以使电缆获得较为理想的性能价格比;同样填充绳也不限于聚乙烯绳,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纤维绳或其它化学纤维绳等。电缆的外护层中拥有两层屏蔽层,该两屏蔽层分别为铝塑复合带4和铝护套6,采用双层屏蔽结构大大提高了屏蔽效果,较现有的《铁路信号电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使之进一步满足应答器数据电缆的准确、及时和高可靠性的特殊要求。该结构中的屏蔽层结构和材料,同样可以采用其它的常用结构,可以是铜带(管)、普通钢带(管)、铝带(管)、也可以是高导磁钢带、铜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还可以是钢丝、铜丝、导磁钢丝等构成的编织带等等。在外护层内、与铝塑复合带4的铝面相贴紧接触地敷设有金属排流线10,该排流线10为两根软圆铜线,也可以是两根镀锡铜线。但其根数不限于两根,还可以是壹根或其它根数,这些应当根据具体设计要求来确定。排流线10的设置,既确保了整根电缆的内屏蔽层具有相同的电位,又可以使得屏蔽层金属表面上的电荷顺利通过接地方法送到大地中去,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效果,保证了应答器数据信息的可靠传输。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该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仍包括外护层和缆芯。该实施例中,除电缆缆芯与图1所示的结构不同外,其它结构相同。该实施中,电缆的缆芯是由一星形四线组构成的,星形四线组是由四根绝缘单线绞合而成的,绝缘单线的导体1直径仍为1.53mm,绝缘层2同样由聚乙烯制成;四根绝缘单线的绝缘层分别为白、蓝、桔、绿四种颜色。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色标也不限于上述颜色,仅需是采用不同的通用颜色,以便加以区分。上述仅是本技术的二种优先的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一些变换和改进,但这些相等同的技术解决方案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一对线组或一星形四线组,该对线组或星形四线组由绝缘单线绞合而成;绝缘单线为导体(1)外包覆有绝缘层(2),所述导体(1)的直径至少为1.3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一对线组或一星形四线组,该对线组或星形四线组由绝缘单线绞合而成;绝缘单线为导体(1)外包覆有绝缘层(2),所述导体(1)的直径至少为1.3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直径为1.31mm-2.0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直径为1.5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包括有两层屏蔽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式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纯,陈子洪,吴荣美,袁华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