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料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120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料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机架、两个传输滑轨、多个滑块、两个滑动板、驱动其中一组滑块沿传输滑轨滑动的传输气缸、四组载板单元、设置于两端两个载板单元下方的两个第一升降单元、设置于中间两个载板单元下方的两个第二升降单元、设置于载板单元上的定位盘以及设置于定位盘内侧壁上的若干气囊。传输定位机构将产品向前传输,传输气缸驱动其中一组滑块沿所述传输滑轨滑动,带动滑动板和四组载板单元向前传输,产品加工完成下料后,传输气缸复位进行下一轮产品的传输;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分别用于将产品顶升,便于对产品的加工,若干气囊充气将产品夹持固定的方式,可形成柔性定位,避免产品表面遭到损坏。避免产品表面遭到损坏。避免产品表面遭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料传输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三元催化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进料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0003]三元催化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蜂窝陶瓷的本体中涂布净化剂,净化剂必须间隔均布涂布于蜂窝陶瓷的蜂窝孔中,将孔堵住,然后再进行烘干。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多次涂布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下,浪费人力,且涂布的均匀度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及定位的进料传输机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料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机架、平行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架上的两个传输滑轨、分别与两个所述传输滑轨滑动配合的多个滑块、分别与所述多个滑块相连的两个滑动板、驱动其中一组所述滑块沿所述传输滑轨滑动的传输气缸、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板上的四组载板单元、设置于两端两个所述载板单元下方的两个第一升降单元、设置于中间两个所述载板单元下方的两个第二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载板单元上的圆筒状的定位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盘内侧壁上的若干气囊。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载板单元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相连的两组载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两组载板中的十字形的升降板,两组所述载板之间形成十字形的通槽,所述升降板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槽的尺寸。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传输机架相连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第一气缸。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传输机架相连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升降电缸以及与所述升降电缸相连的伺服电机。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滑轨入口处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处的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上料机架、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架/传输机架上的第一定位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安装架上的第一Y轴滑轨、与所述第一Y轴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进退板、驱动所述第一进退板沿所述第一Y轴滑轨滑动的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退板上的第一推板、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架上的第二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吹气单元。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单元包括Z轴导向柱、与所述Z轴导向柱通过第一铰接块相连的X轴导向柱、与所述的X轴导向柱相连的第二铰接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块上的旋转柱、与所述旋转柱相连的第三铰接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铰接块上的除尘气嘴;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除尘气嘴分别位于所述两个传输滑轨的两侧。
[0011]本技术的进料传输机构,所述传输定位机构将产品,即蜂窝陶瓷定位并向前
传输,具体的,所述传输气缸驱动其中一组所述滑块沿所述传输滑轨滑动,带动所述滑动板和所述四组载板单元向前传输,产品加工完成下料后,所述传输气缸复位进行下一轮产品的传输;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分别用于将产品顶升,便于对产品的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定位盘中后,所述若干气囊充气将产品夹持固定,这样的方式,可形成柔性定位,避免产品表面遭到损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进料传输机构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进料传输机构的立体图;
[001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中标记为:传输定位机构1,传输机架10,传输滑轨11,滑块12,滑动板13,传输气缸14,载板单元15,载板151,升降板152,通槽153,第一升降单元16,第一安装板161,第一气缸162,第二升降单元17,第二安装板171,升降电缸172,伺服电机173,气囊定位盘18,上料定位机构2,上料机架20,第一定位安装架21,第一Y轴滑轨22,第一进退板23,第一气缸24,第一推板25,第二安装板26,吹气单元27,Z轴导向柱271,第一铰接块272,X轴导向柱273,第二铰接块274,旋转柱275,第三铰接块276,除尘气嘴27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料传输机构1,包括传输机架10、平行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架10上的两个传输滑轨11、分别与两个所述传输滑轨11滑动配合的多个滑块12、分别与所述多个滑块12相连的两个滑动板13、驱动其中一组所述滑块12沿所述传输滑轨11滑动的传输气缸14、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板13上的四组载板单元15、设置于两端两个所述载板单元15下方的两个第一升降单元16、设置于中间两个所述载板单元15下方的两个第二升降单元17、设置于所述载板单元15上的圆筒状的定位盘18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盘18内侧壁上的若干气囊。所述传输定位机构1将产品,即蜂窝陶瓷定位并向前传输,具体的,所述传输气缸14驱动其中一组所述滑块12沿所述传输滑轨11滑动,带动所述滑动板13和所述四组载板单元15向前传输,产品加工完成下料后,所述传输气缸14复位进行下一轮产品的传输;所述第一升降单元16和所述第二升降单元17分别用于将产品顶升,便于对产品的加工,产品位于所述定位盘18中后,所述若干气囊充气将产品夹持固定,这样的方式,可形成柔性定位,避免产品表面遭到损坏。
[0019]所述载板单元15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13相连的两组载板151以及设置于所述两组载板151中的十字形的升降板152,两组所述载板151之间形成十字形的通槽153,所述升降板152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槽153的尺寸。产品放置在所述两组载板151上,由两组所述载板151承载,在升降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升降单元16或者所述第二升降单元17驱动十字
形的所述升降板152升降即可,升降过程中,由十字形的所述升降板152将产品承载,承载稳定。
[0020]所述第一升降单元16包括与所述传输机架10相连的第一安装板16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61上驱动所述升降板152升降的第一气缸162;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包17括与所述传输机架10相连的第二安装板17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71上驱动所述升降板152升降的升降电缸172以及与所述升降电缸172相连的伺服电机173。
[0021]所述进料传输机构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滑轨11入口处所述第一升降单元16处的定位单元2,所述定位单元2包括上料机架20、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架20/传输机架10上的第一定位安装架21、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安装架21上的第一Y轴滑轨22、与所述第一Y轴滑轨22滑动配合的第一进退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架、平行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架上的两个传输滑轨、分别与两个所述传输滑轨滑动配合的多个滑块、分别与所述多个滑块相连的两个滑动板、驱动其中一组所述滑块沿所述传输滑轨滑动的传输气缸、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板上的四组载板单元、设置于两端两个所述载板单元下方的两个第一升降单元、设置于中间两个所述载板单元下方的两个第二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载板单元上的圆筒状的定位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盘内侧壁上的若干气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单元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相连的两组载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两组载板中的十字形的升降板,两组所述载板之间形成十字形的通槽,所述升降板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槽的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传输机架相连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第一气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柏生陆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禄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