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04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包括储油槽和进料管,储油槽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储油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储油槽分隔成为第一除渣腔、第二除渣腔和储油腔,进料管包括竖直段、螺旋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与螺旋段的上端相连,且竖直段的上端口伸至密封盖板之外,所述水平段与螺旋段的下端相连,且水平段穿过第一隔板并与第一除渣腔连通,所述螺旋段和水平段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所述储油槽远离第一除渣腔的一端设置有抽灌管,所述抽灌管上设置有抽灌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存储和除渣的功能,不需要单独的除渣设备,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除渣效果。且能够保证除渣效果。且能够保证除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榨油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榨油设备榨出的菜籽油中含有较多的油渣,被称为毛油,毛油一般要经过过滤处理,去除绝大部分的油渣后才能销售。含渣量是影响菜籽油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毛油除渣一般是利用常规的过滤器或者其他的除渣设备,如申请号为201910618689.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旋流向心力的菜籽油除渣装置,包括框体、增压泵、油管、螺旋管、残渣隔离装置、支撑板、旋转轴、电机、收线器、上出油口、下出油口。其中,所述残渣隔离装置包括有定子圆管、转子圆管、支撑柱、轴承、条形槽、残渣收集盘、钢丝绳、转杆。其中:框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右侧通过油管连通有螺旋管,所述框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残渣隔离装置,所述框体的顶端通过支撑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旋转轴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收线器。这种设备结构复杂,除渣后还需要将油通入专门的存储容器中,增加了中间处理环节,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在存储毛油的同时可除去毛油中的油渣,不需要采用专门的除渣装置,降低生产成本。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包括储油槽和进料管,所述储油槽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储油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储油槽的内腔分隔成为依次排列的第一除渣腔、第二除渣腔和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容积大于第一除渣腔和第二除渣腔的容积,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大于第二隔板的高度,所述进料管包括竖直段、螺旋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与螺旋段的上端相连,且竖直段的上端口伸至密封盖板之外,所述水平段与螺旋段的下端相连,且水平段穿过第一隔板并与第一除渣腔连通,所述螺旋段和水平段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所述储油槽远离第一除渣腔的一端设置有抽灌管,所述抽灌管上设置有抽灌泵。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渣腔和第二除渣腔的底部连接有棱台形的集渣斗,所述集渣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有排渣泵。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覆盖第一除渣腔的第一过滤板,第二除渣腔的上部设置有竖直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高于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顶部与第三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的滤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板上的滤孔直径,所述螺旋段位于第二过滤板的下方,所述竖直段贯穿第二过滤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液位测量设备。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液位测量设备包括浮球,所述浮球的顶部连接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贯穿密封盖板并与密封盖板滑动配合,且指示杆上设置有刻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的容积至少为第一除渣腔和第二除渣腔的容积之和的5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为不锈钢槽,所述密封盖板为不锈钢板,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螺钉与储油槽相连。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榨好的毛油通入进料管的竖直段,毛油经过竖直段后进入螺旋段,部分油液以及少量的油渣从螺旋段的出油孔进入第二除渣腔,更多的油渣和部分油液通过直线段进入第一除渣腔,油液中的油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第二除渣腔和第一除渣腔的顶部,第一除渣腔上层的油液流入第二除渣腔,第二除渣腔上层的油液流入储油腔,从而实现油液和油渣的分离。本技术兼具存储和除渣的功能,不需要单独的除渣设备,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除渣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储油槽;2—密封盖板;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一除渣腔;6—第二除渣腔;7—储油腔;8—进料管;9—竖直段;10—螺旋段;11—水平段;12—抽灌管;13—抽灌泵;14—集渣斗;15—排渣管;16—排渣泵;17—第一过滤板;18—第二过滤板;19—液位测量设备;20—指示杆;21—第三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包括储油槽1和进料管8,所述储油槽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2,所述储油槽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将储油槽1的内腔分隔成为依次排列的第一除渣腔5、第二除渣腔6和储油腔7,所述储油腔7的容积大于第一除渣腔5和第二除渣腔6的容积,所述第一隔板3的高度大于第二隔板4的高度,所述进料管8包括竖直段9、螺旋段10和水平段11,螺旋段10呈螺旋形,所述竖直段9与螺旋段10的上端相连,且竖直段9的上端口伸至密封盖板2之外,所述水平段11与螺旋段10的下端相连,且水平段11穿过第一隔板3并与第一除渣腔5连通,所述螺旋段10和水平段11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所述储油槽1远离第一除渣腔5的一端设置有抽灌管12,所述抽灌管12上设置有抽灌泵13。
[0016]储油槽1具有长方体形的内腔,用于存储菜籽油,同时附带除渣功能。密封盖板2将储油槽1的口部密封,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菜籽油中。储油槽1和密封盖板2可采用铝合金等材质,优选采用不锈钢,耐腐蚀,强度高,密封盖板2通过螺钉与储油槽1相连,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拆装密封盖板2。
[0017]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依次设置,即第一隔板3与相邻的储油槽1侧壁之间为第一除渣腔5,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之间为第二除渣腔6,第二隔板4与储油槽1另一端的侧壁之间为储油腔7,储油腔7的容积远大于第一除渣腔5和第二除渣腔6的容积,以保证足够的存储空间,具体地,储油腔7的容积至少为第一除渣腔5和第二除渣腔6的容积之和的5倍,可以较好地满足存储要求。
[0018]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的底部与储油槽1的底壁密封连接,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的高度低于储油槽1的深度,且第一隔板3的高度大于第二隔板4的高度,使得第一除渣腔5顶部的油液可以从第一隔板3的顶部流入第二除渣腔6,第二除渣腔6顶部的油液可以从第
二隔板4的顶部流入储油腔7,而第二除渣腔6中的油液不能反向流入第一除渣腔5。
[0019]进料管8用于通入毛油,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9、螺旋段10和水平段11,毛油通过竖直段9进入螺旋段10,由于螺旋段10侧壁设置了许多均匀分布的出油孔,部分油液和少量的油渣可通过出油孔进入第二除渣腔6,而更多的油渣和部分油液直接进入第一除渣腔5,实现油液和油渣的初步分离。由于螺旋段10呈螺旋形,油液具有一定的离心力,可保证较多的油液进入第二除渣腔6中。油液中的油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第二除渣腔6和第一除渣腔5的底部,第一除渣腔5上部的油液则进入第二除渣腔6,第二除渣腔6上部的油液流入储油腔7,实现油液和油渣的分离。
[0020]为了便于清理第一除渣腔5和第二除渣腔6底部的油渣,所述第一除渣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槽(1)和进料管(8),所述储油槽(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2),所述储油槽(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将储油槽(1)的内腔分隔成为依次排列的第一除渣腔(5)、第二除渣腔(6)和储油腔(7),所述储油腔(7)的容积大于第一除渣腔(5)和第二除渣腔(6)的容积,所述第一隔板(3)的高度大于第二隔板(4)的高度,所述进料管(8)包括竖直段(9)、螺旋段(10)和水平段(11),螺旋段(10)呈螺旋形,所述竖直段(9)与螺旋段(10)的上端相连,且竖直段(9)的上端口伸至密封盖板(2)之外,所述水平段(11)与螺旋段(10)的下端相连,且水平段(11)穿过第一隔板(3)并与第一除渣腔(5)连通,所述螺旋段(10)和水平段(11)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所述储油槽(1)远离第一除渣腔(5)的一端设置有抽灌管(12),所述抽灌管(12)上设置有抽灌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籽油生产系统的毛油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渣腔(5)和第二除渣腔(6)的底部连接有棱台形的集渣斗(14),所述集渣斗(14)的底部设置有排渣管(15),所述排渣管(15)上设置有排渣泵(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江
申请(专利权)人: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