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被服正负压气动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001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被服正负压气动收集系统,包括污衣被服投放装置、室外垃圾投放装置、室内垃圾投放装置、垃圾收集装置、污衣被服收集装置、风机和除尘过滤装置;除尘过滤装置的进气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除尘过滤装置的出气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废气净化装置和正压气体循环管路,正压气体循环管路分别与第一负压循环传输管路、第二负压循环传输管路及第三负压循环传输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垃圾管道收集系统和污衣井进行改进,将二者结合,使该循环收集系统中管路内的气流被循环反复利用,通过负压循环传输管路与正压气体循环管路之间的压力差,使污衣被服与垃圾分别能够快速收集处理,降低风机机组的能耗,节约了运行成本。约了运行成本。约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被服正负压气动收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管路输送和自动收集系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垃圾、被服正负压气动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央垃圾管路收集系统,是利用负压技术,在密闭的传输管路中完成整个垃圾回收工作的先进垃圾处理方式。使用者只需将密封好的垃圾袋投入楼层间的垃圾投放箱,然后接下按钮,被投放的垃圾将自动沿着管路输送至中央垃圾处理集装箱内。该系统由设置在地下室的中央处理主机,铺设在建筑物管路间的传输管路和安置在每个楼层的垃圾投放站组成。垃圾投入垃圾投放口后,靠自身重力到达建筑物底部的垃圾控制阀,当垃圾积累到一定量或一定时间时,主机工作,垃圾水平主管网产生负压,垃圾控制阀打开,垃圾靠气流,经过主管网运达中央垃圾箱,而经固气分离后的输送气体,会连接到尾气处理系统,经处理后排放至大气。
[0003]污衣井同样是利用负压技术,在密闭的传输管路中完成整个污衣回收工作,首先利用物体自重进行垂直传输的方式,将包裹好的污衣、污被单、污桌布等衣物传输到地下洗衣房。需要传输的楼层均设投放口,管道顶部设防火检查门,垂直管道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被服正负压气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衣被服投放装置(1),所述污衣被服投放装置(1)包括污衣被服投放管道(11)、第一负压循环传输管路(12)、第一控制阀(13)和第一临时存储罐(14);所述污衣被服投放管道(11)垂直设于建筑楼体内,每层建筑楼体的所述污衣被服投放管道(11)均设有污衣投放口;所述污衣被服投放管道(11)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第一临时存储罐(14),所述第一临时存储罐(14)上设有气动阀,所述第一临时存储罐(14)与所述第一负压循环传输管路(12)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13)设置在所述第一负压循环传输管路(12)上;室外垃圾投放装置(2),所述室外垃圾投放装置(2)包括地面垃圾投放管道(21)、第二负压循环传输管路(22)和第二控制阀(23),所述地面垃圾投放管道(21)顶部设有投放口,其底部与所述第二负压循环传输管路(22)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23)设置在所述第二负压循环传输管路(22)上;室内垃圾投放装置(3),所述室内垃圾投放装置(3)包括垃圾投放管道(31)、第三负压循环传输管路(32)、第三控制阀(33)和第二临时存储罐(34),所述垃圾投放管道(31)垂直设于建筑楼体内,每层建筑楼体内均设有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管道(31)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第二临时存储罐(34),所述第二临时存储罐(34)上设有气动阀,所述第二临时存储罐(34)与所述第三负压循环传输管路(32)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33)设置在所述第三负压循环传输管路(32)上;垃圾收集装置(4),所述垃圾收集装置(4)包括第一真空负压循环传输管路(41)和垃圾分离器(42),所述垃圾分离器(42)具有第一气体循环入口和第一气体循环出口,所述第一气体循环入口均与所述第二负压循环传输管路(22)及所述第三负压循环传输管路(32)连通;所述第一气体循环出口与所述第一真空负压循环传输管路(41)连通,所述第一真空负压循环传输管路(41)上设置有切换阀(43);污衣被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