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装置本体,发电装置本体包括一个工作台,地热井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输送泵,第一输送泵的一侧设置有初级过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通过在涡轮机一侧设有的冷凝器,使其将驱动过涡轮机的地热水输送冷凝器内部进行降温,在通过输送泵输送到一侧设有的地热水过滤箱的内部,通过第一、三过滤层进行层层过滤,从而过滤转化为可饮用水,通过集水槽和出水管将饮用水输送出去,使其避免水资源浪费,此种地热能发电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其充分利用了地热水资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
,具体为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能发电(英语:Geothermal power)是指以地热能发电。所使用的技术包括干蒸气发电站、闪蒸蒸汽发电站和二元循环发电站。目前有24个国家使用地热能发电,地热能加热则有70个国家使用,地热能(英语: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7000度,而在80至100公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摄氏650度至1200度。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
[0003]目前传统的地热能发电装置在发电过后,比较麻烦将地热水转化成日常可饮用水,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装置本体,所述发电装置本体包括一个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地热井,所述地热井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一侧设置有初级过滤箱,所述初级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涡轮机,所述涡轮机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所述涡轮机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三输送泵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泵,所述第四输送泵的一侧设置有地热水过滤箱。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热井的外部与工作台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底部与地热井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穿过密封盖的中部相置于地热井的内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通过连接管与初级过滤箱的内部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初级过滤箱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输送泵相连通,第二输送泵与第二输送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涡轮机的内部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涡轮机的一侧通过转轴与发电机转动连接,第三输送管与涡轮机的内部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输送泵与第三输送管相连通,所述第三输送泵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冷凝器与第四输送泵相连通,所述第四输送泵与地热
水过滤箱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热水过滤箱的一侧开设有箱门,所述地热水过滤箱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设备,所述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和第四输送泵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地热能发电装置,通过在涡轮机一侧设有的冷凝器,使其将驱动过涡轮机的地热水输送冷凝器内部进行降温,在通过输送泵输送到一侧设有的地热水过滤箱的内部,通过第一、三过滤层进行层层过滤,从而过滤转化为可饮用水,通过集水槽和出水管将饮用水输送出去,使其避免水资源浪费,此种地热能发电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其充分利用了地热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的地热水过滤箱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的地热井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发电装置本体;2、工作台;3、地热井;4、密封盖;5、第一输送管;6、第一输送泵;7、初级过滤箱;8、第二输送泵;9、第二输送管;10、涡轮机;11、发电机;12、第三输送管;13、第三输送泵;14、冷凝器;15、第四输送泵;16、地热水过滤箱;17、箱门;18、第一过滤层;19、第二过滤层;20、第三过滤层;21、集水槽;22、出水管;23、支撑座;24、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如图1
‑
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装置本体1,发电装置本体1包括一个工作台2,工作台2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地热井3,地热井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4,密封盖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管5,第一输送管5一端设置有第一输送泵6,第一输送泵6的一侧设置有初级过滤箱7,初级过滤箱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8,第二输送泵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9,第二输送管9的一端设置有涡轮机10,涡轮机10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11,涡轮机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管12,第三输送管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输送泵13,第三输送泵13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14,冷凝器1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泵15,第四输送泵15的一侧设置有地热水过滤箱16。
[0021]其中,地热井3的外部与工作台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密封盖4的底部与地热井3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一输送管5穿过密封盖4的中部相置于地热井3的内部,通过密封盖4的底部与地热井3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一输送管5穿过密封盖4的中部相置于地热井3的内部,使其通过第一输送管5将地热井3内部的地热水输送出去。
[0022]其中,第一输送管5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输送泵6通过连接管与初级过滤箱7的内部相连通,通过第一输送管5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输送泵6通过连接管与初级过滤箱7的内部相连通,使其第一输送泵6将第一输送管5内部的地热水输送到初级过滤箱7的内部进行过滤其中杂质。
[0023]其中,初级过滤箱7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输送泵8相连通,第二输送泵8与第二输送管9相连通,第二输送管9与涡轮机10的内部相连通,通过初级过滤箱7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输送泵8相连通,第二输送泵8与第二输送管9相连通,第二输送管9与涡轮机10的内部相连通,使其通过第二输送泵8将初级过滤箱7内部过滤的地热水通过第二输送管9输送到涡轮机10的内部,驱动其进行转动工作。
[0024]其中,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本体(1)包括一个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地热井(3),所述地热井(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管(5),所述第一输送管(5)一端设置有第一输送泵(6),所述第一输送泵(6)的一侧设置有初级过滤箱(7),所述初级过滤箱(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8),所述第二输送泵(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9),所述第二输送管(9)的一端设置有涡轮机(10),所述涡轮机(10)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11),所述涡轮机(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管(12),所述第三输送管(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输送泵(13),所述第三输送泵(13)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14),所述冷凝器(1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输送泵(15),所述第四输送泵(15)的一侧设置有地热水过滤箱(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井(3)的外部与工作台(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4)的底部与地热井(3)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5)穿过密封盖(4)的中部相置于地热井(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5)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6)通过连接管与初级过滤箱(7)的内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连,
申请(专利权)人:许月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