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923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进水支管道。进水主管道上设有加药管道。壳体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主管道,出水主管道上设有抽水泵,出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出水支管道。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出水口与第一腔体的上部连通,第一腔体中设有滤网。第二腔体中间隔设有多个挡板,任意相邻两个挡板分别固定设于第二腔体的下腔壁和上腔壁上且各挡板与相应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流道,沿水流方向最下游的挡板与第二腔体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三腔体,出水口与第三腔体连通。洗漱用水能够循环利用进行冲厕,大大节约了净水的使用量。了净水的使用量。了净水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水一般指再生水,再生水是指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目前在学校宿舍中,不管是洗漱用水还是冲厕用水均是采用生活用净水,而且用后的水均排入下水道当生活污水一起排走。洗漱用水包括刷牙洗脸水、洗衣洗澡水,均是中水,这些水中含有一些洗漱及护理用的化学物质,但是其可以用来冲厕使用,减少净水的使用量,如果直接当污水排走则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学校宿舍净水使用量大造成净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有进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进水支管道用于输送各宿舍洗漱用水,进水主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管道;出水口连接有出水主管道,出水主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出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出水支管道用于向各宿舍马桶供水;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出水口与第一腔体的上部连通,第一腔体中于进水口下方设置有滤网,第二腔体中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任意相邻两个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腔体的下腔壁和上腔壁上且各挡板与相应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流道,沿水流方向最下游的挡板与第二腔体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三腔体,出水口与第三腔体连通。
>[0005]所述第三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
[0006]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上倾斜设置有斜板,壳体上于斜板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排渣口。
[0007]所述第二腔体的下腔壁上任意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形成子腔体,壳体上设置有与各子腔体的底壁连通的第二排渣口。
[0008]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壁包括上部的具有上端开口的扩口段和下部的安装段,安装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滤网的支撑结构。
[0009]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段的内壁上的支撑凸起,且支撑凸起与安装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0]所述扩口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或第二水位传感器。
[0011]所述扩口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罩设压力传感器或第二水位传感器的网笼罩。
[0012]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吊起滤网的起吊装置。
[0013]所述滤网上设置有勾环,起吊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龙门架,龙门架的横梁上设置有沿横梁移动的行走架,行走架上设置有卷扬机,卷扬机上通过吊绳连接有挂钩。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各宿舍的洗漱用水通过相应的进水支管道进入进水主管道中,进入水处理设备,同时通过加药管道加入消毒剂和除臭剂。水处理设备中第一腔体的滤网进行过滤杂物,并经过第二腔体中的多个挡板进行沉淀挡尘,使得处理后的水由抽水泵进入出水主管道,并通过多个出水支管道送回各宿舍以供各宿舍的马桶冲水使用。洗漱用水能够循环利用进行冲厕,大大节约了净水的使用量,节约了净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的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有进水主管道2,进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进水支管道3用于输送各宿舍洗漱用水,进水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进水主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管道5,加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和药液流量计7。出水口连接有出水主管道24,出水主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27和第三阀门25,出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出水支管道26用于向各宿舍马桶供水。
[0019]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9和第二腔体18,出水口与第一腔体的上部连通。第一腔体中于进水口下方设置有滤网10。第一腔体的底壁上倾斜设置有斜板14,壳体上于斜板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排渣口15。第二腔体中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16,任意相邻两个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腔体的下腔壁和上腔壁上且各挡板与相应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流道17。沿水流方向最下游的挡板与第二腔体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三腔体22,出水口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三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23。第二腔体的下腔壁上任意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形成子腔体20,壳体上设置有与各子腔体的底壁连通的第二排渣口21。
[0020]第一腔体的腔壁包括上部的具有上端开口的扩口段8和下部的安装段9,安装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滤网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段的内壁上的支撑凸起12,且支撑凸起与安装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3。扩口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36。扩口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罩设第二水位传感器的网笼罩37。
[0021]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吊起滤网的起吊装置29。滤网上设置有勾环11,起吊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龙门架28,龙门架的横梁32上设置有沿横梁移动的行走架33,行走架上设置有卷扬机30,卷扬机上通过吊绳连接有挂钩31,卷扬机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横梁32采用工字梁,行走架包括套装于横梁上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与工字梁的两侧凹槽配合安装的行走轮34,架体上设置有驱动一侧行走轮的驱动电机35。
[0022]在使用时,各宿舍的洗漱用水通过相应的进水支管道进入进水主管道中,进入水处理设备,同时通过加药管道加入消毒剂和除臭剂。水处理设备中第一腔体的滤网进行过滤杂物,并经过第二腔体中的多个挡板进行沉淀挡尘,使得处理后的水由抽水泵进入出水主管道,并通过多个出水支管道送回各宿舍以供各宿舍的马桶冲水使用。当滤网发生堵塞
时,水会在扩口段积蓄,第二水位传感器会检测到积蓄的水,此时需要更换或清理滤网,此时可以将积蓄的水清理凑,通过起吊装置将滤网吊起并运走,并将新的滤网置于第一腔体的支撑凸起中,更换比较方便。
[0023]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可以由压力传感器代替,用于检测水压;第二水位传感器外也可以不设置网笼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有进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进水支管道用于输送各宿舍洗漱用水,进水主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管道;出水口连接有出水主管道,出水主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出水主管道上连接有多个出水支管道用于向各宿舍马桶供水;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出水口与第一腔体的上部连通,第一腔体中于进水口下方设置有滤网,第二腔体中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任意相邻两个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腔体的下腔壁和上腔壁上且各挡板与相应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流道,沿水流方向最下游的挡板与第二腔体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三腔体,出水口与第三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上倾斜设置有斜板,壳体上于斜板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排渣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义聂阳张会敏李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大嘉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