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养殖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94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9
一种蚯蚓养殖棚,它涉及养殖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棚养殖蚯蚓无法保证产量和捕捉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养殖棚包括大棚本体、蚯蚓养殖床和集水池;蚯蚓养殖床置于大棚本体内,蚯蚓养殖床上设置有养殖区和养殖格,蚯蚓养殖床的水会收集到集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蚯蚓养殖领域。新型应用于蚯蚓养殖领域。新型应用于蚯蚓养殖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蚯蚓养殖棚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蚯蚓养殖棚。

技术介绍

[0002]蚯蚓营养丰富,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规模化养殖是急需的。一般通过大棚养殖,在大棚内养殖蚯蚓。但是,大棚养殖中养殖床存在无法保证产量的问题,以及土壤养殖中无法保障蚯蚓的捕捉效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棚养殖蚯蚓无法保证产量和捕捉效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蚯蚓养殖棚。
[0004]本技术的一种蚯蚓养殖棚,它由大棚本体、蚯蚓养殖床和集水池;所述的大棚本体是由墙体和顶棚组成;所述的墙体上设置有养殖棚框架,养殖棚框架上设置有顶棚;所述的顶棚上设置有多个调光玻璃,所述的顶棚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的蚯蚓养殖床设置在大棚本体内,并在蚯蚓养殖床内放置土壤;蚯蚓养殖床的沿长度方向的土壤上隆起并排形成多个蚯蚓养殖区,相邻两个蚯蚓养殖区之间的距离为3~5m,蚯蚓养殖区的高度为50~70cm;每个蚯蚓养殖区内用网格隔开成多个养殖格,相邻两个养殖格之间的距离为70~80cm,养殖格的深度为50~60cm;所述的蚯蚓养殖床下方铺设有暖水管;所述的蚯蚓养殖床一侧开设有排水口,并通过排水管与大棚本体外侧的集水池连通。
[0005]本技术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0006]本技术针对传统蚯蚓养殖大棚进行改进,本技术蚯蚓养殖床内铺设养殖土壤,以土壤堆成多个垄,垄和垄之间以垄沟间隔,并在垄上以网格作为蚯蚓养殖区,在其内放置蚯蚓养殖料,所采用的网格也可以防止蚯蚓大量逃逸,从而提高蚯蚓的捕捉效率。网格底部设置的细沙层可以保证透气排水,保证蚯蚓的存活率,提高蚯蚓的繁殖率,以提高产量。而且,本技术在蚯蚓养殖床底部设置河石,利于整体养殖床的透气排水,也利于问题的调节,给予蚯蚓良好的生长环境。本技术的蚯蚓养殖区的间距设计,可以保证通风效果,间隔的距离设置,以及养殖格之间的间距设置,能够更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使得蚯蚓更好的利用养分,更利于养殖区域的温度、湿度、养分等因素的调控,从而提高蚯蚓的产量。本技术设计调光玻璃能够调节蚯蚓养殖床的光照,利用暖水管为蚯蚓养殖床加温。通过排水管将多余的水排出至集水池。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08]图2为本技术蚯蚓养殖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
[001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
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精神与范围。
[0011]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蚯蚓养殖棚,它由大棚本体1、蚯蚓养殖床2和集水池3;所述的大棚本体1是由墙体11和顶棚12组成;所述的墙体11上设置有养殖棚框架14,养殖棚框架14上设置有顶棚12;所述的顶棚12上设置有多个调光玻璃13,所述的顶棚12上设置有通风口15;所述的蚯蚓养殖床2设置在大棚本体1内,并在蚯蚓养殖床2内放置土壤;蚯蚓养殖床2的沿长度方向的土壤上隆起并排形成多个蚯蚓养殖区4,相邻两个蚯蚓养殖区4之间的距离为3~5m,蚯蚓养殖区4的高度为50~70cm;每个蚯蚓养殖区4内用网格隔开成多个养殖格41,相邻两个养殖格41之间的距离为70~80cm,养殖格41的深度为50~60cm;所述的蚯蚓养殖床2下方铺设有暖水管5;所述的蚯蚓养殖床2一侧开设有排水口,并通过排水管与大棚本体1外侧的集水池3连通。
[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蚯蚓养殖床2底部铺设有直径为4~7cm的河石。
[0014]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养殖格41由下至上设置有细沙层和养殖料层。
[0016]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养殖棚框架14上设置有风扇。
[0018]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蚯蚓养殖床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002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大棚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蚯蚓养殖床2。
[002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3]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网格的网孔规格为30~60目。
[0024]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蚯蚓养殖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棚本体(1)、蚯蚓养殖床(2)和集水池(3);所述的大棚本体(1)是由墙体(11)和顶棚(12)组成;所述的墙体(11)上设置有养殖棚框架(14),养殖棚框架(14)上设置有顶棚(12);所述的顶棚(12)上设置有多个调光玻璃(13),所述的顶棚(12)上设置有通风口(15);所述的蚯蚓养殖床(2)设置在大棚本体(1)内,并在蚯蚓养殖床(2)内放置土壤;蚯蚓养殖床(2)的沿长度方向的土壤上隆起并排形成多个蚯蚓养殖区(4),相邻两个蚯蚓养殖区(4)之间的距离为3~5m,蚯蚓养殖区(4)的高度为50~70cm;每个蚯蚓养殖区(4)内用网格隔开成多个养殖格(41),相邻两个养殖格(41)之间的距离为70~80cm,养殖格(41)的深度为50~60cm;所述的蚯蚓养殖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晨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奥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