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86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属于房屋建筑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框,固定框用于包覆于横梁或立柱外,固定框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中间部和锁定部,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块,锁定部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用于供连接块嵌合,锁定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块和连接槽嵌合状态的锁定组件,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固定框可拆卸式相连,支撑杆用于支撑横梁和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申请具有对房屋建筑的支撑加固较为稳定的效果。撑加固较为稳定的效果。撑加固较为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建筑的类型在不断的更替和变化,建筑时间较久的房屋,随着时间以及环境的侵蚀,房屋的部分机构出现腐坏。建筑时间较早的房屋,普遍采用横梁以及立柱的连接,实现房屋框架的搭接,常常连接处易发生损坏。
[0003]公告号为CN21292713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古建筑梁柱节点加固结构,包括木柱与木梁通过榫卯连接而成的木构架,还包括嵌固于榫卯节点的第一棒材以及用于固定第一棒材的第二棒材和第三棒材,木梁端部榫头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深度与第一棒材的长度一致,第一棒材嵌入固定孔中。加固时,将缠绕纤维条带的第一棒材嵌入木梁端部的榫头中,然后在木梁与第一棒材之间嵌入第二棒材和第三棒材以固定第一棒材。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对于一些榫卯连接处出现腐蚀时,简单在榫头上添加其他结构与榫孔进行连接,导致榫卯连接的效果不佳,存在房屋建筑稳定性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因建筑时间较久,导致房屋建筑稳定不佳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用于包覆于横梁或立柱外,所述固定框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中间部和锁定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块,所述锁定部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供连接块嵌合,所述锁定部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块和连接槽嵌合状态的锁定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固定框可拆卸式相连,所述支撑杆用于固定横梁和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横梁和立柱时,将固定框包裹于横梁或立柱上,通过锁定部件将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之间连接稳定,再将支撑杆与固定框相连,即可对横梁和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固定,无需在横梁或立柱内添加结构,一方面,安装更为简便,另一方面,对连接处的加固效果更佳。
[0009]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棘齿和棘爪,所述棘齿设置于连接块上,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连接槽内壁上,所述连接槽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棘爪与棘齿啮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槽内壁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棘爪相连。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朝向连接槽内部滑移的过程中,棘爪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棘爪与棘齿啮合后始终与棘齿保持啮合状态,进而始终对连接块具有单向限
位作用,限制连接块远离连接槽滑移,使得固定框包裹于横梁或立柱外后,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通过支撑杆支撑固定框从而支撑横梁和立柱的效果稳定。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框包括外层和内腔,所述内腔和外层通过填充管道相连,所述填充管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填充管道远离内腔的端部设有用于封闭填充管道的密封塞。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之间位置固定后,打开密封塞向填充管道内输入水泥,使得内腔由水泥填充完全,进一步增强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卡合块,所述中间部上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用于供卡合块嵌合,所述卡合块上滑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沿垂直于卡合块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卡合槽内壁上对应安装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供安装块嵌合,所述卡合块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块滑动的驱动部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安装完毕后,将卡合块与卡合槽嵌合,实现支撑杆与固定框之间的固定,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安装块与安装槽嵌合,进一步增加支撑杆与固定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支撑杆稳定对固定框进行支撑,从而实现支撑杆对横梁和立柱的稳定支撑。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卡合块转动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合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进而可通过调节支撑杆与固定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对横梁和立柱进行不同角度的支撑,进而找到最佳的支撑角度,同时便于在固定框与横梁或固定框与立柱连接后安装支撑杆,使用者操作简便。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杆和调节块,所述驱动杆设置于卡合槽内,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于卡合块上,所述驱动杆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卡合块长度方向,所述调节块与安装块相抵接,所述调节块用于驱动安装块远离卡合块中心滑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合块朝向卡合槽内部滑移的过程中,驱动杆与调节块抵接,带动调节块远离卡合槽滑移,使得安装块远离卡合块中心滑移,当卡合块与卡合槽嵌合稳定后,安装块与安装槽稳定嵌合,实现支撑杆与固定框的稳定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安装块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调节块远离卡合块中心的端面相贴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块远离卡合槽滑移的过程中,通过配合面与调节块相配合,使得安装块顺畅朝向安装槽滑移,实现调节块对安装块的稳定驱动。
[00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筒和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穿设于外筒内,所述滑移杆与外筒螺纹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筒上的卡合块与一个固定框连接后,转动滑移杆,调节滑移杆与外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带动与滑移杆相连的卡合块与另一个固定框连接,支撑杆对于不同规格的横梁或立柱均可进行支撑,同时可调节支撑角度,提高支撑杆的适用性。
[0023]可选的,所述外筒上开设有灌装孔,所述外筒上还设有用于封闭灌装孔的封闭盖。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固定框连接稳定后,可将封闭盖打开,向外筒内填充水泥,灌装结束后再将封闭盖与灌装孔配合,封闭灌装孔,提高支撑杆的牢固程度,即提高支撑杆对横梁或立柱的支撑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将固定框包裹于横梁和立柱外,再将支撑杆与固定框相连,实现对横梁和立柱的支撑,在外部对房屋的连接处进行支撑,无需在横梁和立柱内部连接处进行添加结构,一方面操作简便,无需对原有的建筑进行较大的改动,另一方面,与在内部添加结构相比,从外部进行支撑,不易导致结构老化加剧,保障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0027]2.通过棘爪和棘齿的设置,一方面,固定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嵌合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固定框对不同规格的横梁或立柱均可进行包覆,提高加固结构的适用性;
[0028]3.通过滑移杆和套筒的设置,使得支撑杆的长度可进行调节,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立柱和横梁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框的填充水泥后的剖面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5)和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用于包覆于横梁(1)或立柱(2)外,所述固定框(3)包括顺次相连的连接部(31)、中间部(32)和锁定部(33),所述连接部(31)上设有连接块(311),所述锁定部(33)上开设有连接槽(331),所述连接槽(331)用于供连接块(311)嵌合,所述锁定部(33)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块(311)和连接槽(331)嵌合状态的锁定组件(4),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均与固定框(3)可拆卸式相连,所述支撑杆(5)用于固定横梁(1)和立柱(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4)包括相互啮合的棘齿(41)和棘爪(42),所述棘齿(41)设置于连接块(311)上,所述棘爪(42)转动连接于连接槽(331)内壁上,所述连接槽(331)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棘爪(42)与棘齿(41)啮合的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的一端与连接槽(331)内壁相连,所述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棘爪(4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包括外层(35)和内腔(34),所述内腔(34)和外层(35)通过填充管道(341)相连,所述填充管道(341)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填充管道(341)远离内腔(34)的端部设有用于封闭填充管道(341)的密封塞(34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均设有卡合块(53),所述中间部(32)上设有卡合槽(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勇黄德星袁飞王恒史旭兰陈嬉刘忠林尹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