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7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8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其包括输料管和浇灌管,所述输料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浇灌管的横截面积,所述输料管与浇灌管端部的一侧连通;所述浇灌管内设置有均匀机构,所述均匀机构包括搅拌轮和缓冲板,所述搅拌轮转动设置在浇灌管内,所述搅拌轮包括若干搅拌叶片,从所述输料管落入浇灌管中的混凝土可落至搅拌叶片上;所述缓冲板通过扭簧铰接于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处,所述缓冲板可转动至遮蔽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所述缓冲板亦可转动至使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打开。本申请具有在浇灌时,提高混凝土混合均匀性的效果。土混合均匀性的效果。土混合均匀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灌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通过混凝土浇灌装置进行混凝土浇灌。
[0003]相关技术中,混凝土浇灌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料管和浇灌管,浇灌管相较于输料管靠近浇灌处,混凝土先进入输料管,再进入浇灌管,最后从浇灌管中落下,实现浇灌。输料管远离浇灌管的一端通常设置得较高,以使混凝土能够在自身重力下下落。但输料管远离浇灌管的一端设置得较高,会延长混凝土下落的路径,易导致混凝土中大颗粒物料的下落速度大于小颗粒物料的下落速度,从而导致浇灌时大颗粒物料堆积在下方,小颗粒物料堆积在上方,产生混凝土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浇灌时大颗粒物料堆积在下方,小颗粒物料堆积在上方,产生混凝土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包括输料管和浇灌管,所述输料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浇灌管的横截面积,所述输料管与浇灌管端部的一侧连通;所述浇灌管内设置有均匀机构,所述均匀机构包括搅拌轮和缓冲板,所述搅拌轮转动设置在浇灌管内,所述搅拌轮包括若干搅拌叶片,从所述输料管落入浇灌管中的混凝土可落至搅拌叶片上;所述缓冲板通过扭簧铰接于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处,所述缓冲板可转动至遮蔽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所述缓冲板亦可转动至使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打开。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从输料管落入浇灌管的一侧内,继而落至浇灌管该侧的搅拌叶片上,驱动搅拌叶片转动,实现搅拌轮转动。随着搅拌轮的转动,混凝土从搅拌叶片上落至缓冲板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扭簧的强度,使得落至缓冲板上的混凝土能够堆积一定存量,产生堆积设定值,搅拌轮能够对堆积部分的混凝土起到搅拌作用,从而使得大颗粒物料和小颗粒物料混合均匀。随着混凝土的持续输送,当缓冲板上的物料堆积量达到设定值后,缓冲板通过扭簧发生转动,继而使浇灌管远离输料管的开口打开,搅拌后的混凝土则从浇灌管的开口落下,进行浇灌。
[0007]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上开设有筛分通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筛分通槽的大小,从而使得大颗粒物料不易从筛分通槽中通过,而使小颗粒物料易从筛分通槽中通过。下落速度较快的大颗粒物料落至搅拌叶片上后,搅拌叶片对大颗粒物料产生阻力,减缓大颗粒物料的下落速度,而后下落至搅拌叶片上的小颗粒物料则可从筛分通槽中直接通过,与此同时,大
颗粒物料亦随搅拌叶片的转动下落,从而有助于平衡大颗粒物料和小颗粒物料从浇灌管中下落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大颗粒物料和小颗粒物料混合的均匀性。
[0009]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包括斜板和平板,所述斜板相较于平板倾斜设置,所述斜板至少设置有两块,所述平板连接于相邻的两块斜板之间,所述筛分通槽开设于平板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落至搅拌叶片上之后,沿着斜板落至平板上,大颗粒物料则继续落至下一块斜板上,小颗粒物料则从平板处的筛分通槽中落下。本申请中斜板和平板的设置,使得斜板和平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从而增大了小颗粒物料落入筛分通槽中的概率,进一步有助于平衡大颗粒物料和小颗粒物料的下落速度。
[0011]可选的,所述斜板与平板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倒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倒角的设置能够引导大颗粒物料从平板落至斜板上。
[0013]可选的,所述斜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从所述输料管落入浇灌管中的混凝土可落至第一面上,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取料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搅拌轮的转动,每片搅拌叶片接触到堆积于缓冲板上方的混凝土后,斜板能够将该部分混凝土挖取于取料槽中,随着搅拌轮的继续转动,取料槽中的混凝土则再次参与混合搅拌,进而进一步提高大颗粒物料和小颗粒物料混合的均匀性。
[0015]可选的,所述取料槽的底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取料槽远离搅拌轮的转动轴的一端为取料端,所述斜板远离搅拌轮的转动轴的一端为开设端,所述取料端沿开设端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槽的底壁呈弧形设置,是为了便于再次参与混合搅拌的混凝土从取料槽中落出;取料端沿开设端设置则是为了使取料槽靠近开设端处的壁厚较薄,便于挖取混凝土。
[0017]可选的,所述均匀机构还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与搅拌轮连接用于驱动搅拌轮转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发生突发情况,混凝土撞击在搅拌叶片上的力不足以驱动搅拌轮转动,则可通过转动电机驱动搅拌轮转动,提高混凝土浇灌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0019]可选的,所述缓冲板相对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缓冲板的转轴分别位于浇灌管相对的两侧,每块所述缓冲板相对且与扭簧相邻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浇灌管位于每块缓冲板上两侧的挡板之间,每块所述缓冲板上两侧的挡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均与浇灌管的侧壁相邻。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板上的物料堆积量达到设定值后,两块缓冲板则发生转动,并在两块缓冲板中间形成开口。物料,即混凝土则从两块缓冲板中间的开口处落下,进行混凝土浇灌。挡板的设置,则是为了便于物料集中从两块缓冲板中间的开口处落下,使物料不易四处飞溅,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浇灌操作。
[0021]可选的,所述缓冲板上设置有同步组件,两块所述缓冲板通过同步组件同步转动;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同步杆,所述同步杆铰接于每块挡板远离缓冲板的一面上,位于所述浇灌管同一侧的同步杆相互铰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缓冲板上的物料堆积量达到设定值后,缓冲板才会发生转动,使两块缓冲板之间形成开口供混凝土落下,因此当输料管内的物料输送结束,
没有物料持续输送至缓冲板上,缓冲板上物料的堆积量小于设定值后,缓冲板会转动至遮蔽住浇灌管开口的状态,从而使得浇灌管内残余部分混凝土。
[0023]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向下按压浇灌管任意一侧的同步杆,同时驱动两块缓冲板转动,使两块缓冲板之间形成开口供残余部分的混凝土落下,节约资源。
[0024]可选的,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手持杆,每根所述连接杆对应位于浇灌管同一侧的两根同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每个第一折弯部对应一根同步杆,所述第一折弯部同时滑动连接和铰接于对应的同步杆上;所述手持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每个第二折弯部对应一根连接杆,所述第二折弯部与对应的连接杆固定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两块缓冲板之间形成开口供残余部分的混凝土落下时,握住手持杆并向下按压,手持杆可同时驱动浇灌管两侧的连接杆向下移动,第一折弯部则一边相对于同步杆转动,一边相对于同步杆滑动,进而同时驱动浇灌管两侧的同步杆转动,继而实现使缓冲板发生转动,在两块缓冲板之间形成开口。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浇灌管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包括输料管(1)和浇灌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1)的横截面积小于浇灌管(2)的横截面积,所述输料管(1)与浇灌管(2)端部的一侧连通;所述浇灌管(2)内设置有均匀机构(3),所述均匀机构(3)包括搅拌轮(31)和缓冲板(32),所述搅拌轮(31)转动设置在浇灌管(2)内,所述搅拌轮(31)包括若干搅拌叶片(4),从所述输料管(1)落入浇灌管(2)中的混凝土可落至搅拌叶片(4)上;所述缓冲板(32)通过扭簧(321)铰接于浇灌管(2)远离输料管(1)的开口处,所述缓冲板(32)可转动至遮蔽浇灌管(2)远离输料管(1)的开口,所述缓冲板(32)亦可转动至使浇灌管(2)远离输料管(1)的开口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上开设有筛分通槽(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包括斜板(41)和平板(42),所述斜板(41)相较于平板(42)倾斜设置,所述斜板(41)至少设置有两块,所述平板(42)连接于相邻的两块斜板(41)之间,所述筛分通槽(421)开设于平板(4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41)与平板(42)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倒角(4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411)和第二面(412),从所述输料管(1)落入浇灌管(2)中的混凝土可落至第一面(411)上,所述第二面(412)上开设有取料槽(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槽(7)的底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取料槽(7)远离搅拌轮(31)的转动轴(311)的一端为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林陈嬉黄德星王恒袁飞史旭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