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99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8
本申请提供一种扶手装置及车辆,其中,扶手装置包括盖板、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预开启弹簧、支撑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支撑架设置在盖板的一端,盖板设有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两侧;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架相连接,另一端经第一阻尼器与第一连接支架相连,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架相连接,另一端经第二阻尼器与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预开启弹簧包括第一端部、弹性部和第二端部,弹性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端部与支撑架相抵接,第二端部与第一连接支架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扶手装置,用户仅需一个按动卡扣开关的动作即可开启盖板,且盖板开启后可保持悬停,用户单手即可进行物品存取,能够简便使用。能够简便使用。能够简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扶手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扶手箱,是目前车辆普遍配备的配件,其安装固定在主驾驶位的座椅与副驾驶位的座椅中间。扶手箱能够提供一个储物空间,同时在储物空间的上方安装有盖板,又能够为主副驾司乘人员提供一个放置手肘及手臂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盖板大多采用旋转的开启方式,即盖板的一端通过铰链机构铰接于扶手箱的一侧,盖板的另一侧设有卡扣开关,操作人员通过按动卡扣开关开启盖板,露出盖板下方的储物空间,以进行物品的存取。
[0003]然而上述盖板的开启存在如下缺陷:1、若弹簧的预紧力过大,则在按动卡扣开关开启盖板时,弹簧弹力大释放快,弹起的盖板容易击打到用户;2、若弹簧的预紧力过小,则盖板开启后不能留有给用户手部伸入的空间,需要用户手动翻开盖板;3、盖板开启后,盖板不能在任意位置悬停,使得用户在存取物品的过程中需要一手扶持住盖板,另一手进行存取物品的操作。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扶手装置及车辆,能够提高用户开启扶手箱存取物品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装置,包括盖板、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预开启弹簧、支撑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0006]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端,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所述盖板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0007]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相连,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
[0008]所述预开启弹簧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部、弹性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弹性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支撑架相抵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相连接。
[0009]具体地,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开孔,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第一轴套、第一膜片弹簧和第一铆钉,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孔后与所述第一铆钉相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一铆钉上,所述第一膜片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一铆钉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一轴套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铆钉包括相连接的套接部和阻挡部,所述套接部远离所述阻
挡部的一端形成有翻边部,所述第一铆钉设有贯通所述套接部和所述阻挡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膜片弹簧设置在所述阻挡部和所述第一轴套之间。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一阻尼器远离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铰链支架,所述第一铰链支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翻边部穿出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翻边部与所述第一铰链支架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阻尼器从所述第一转轴上脱离。
[0012]优选地,所述翻边部与所述套接部之间形成有台肩,所述第一铰链支架与所述台肩相抵接,所述翻边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相适配。
[0013]具体地,所述支撑架设有弹簧固定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所述弹簧固定部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外还套设有保护套,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保护套外。
[0015]具体地,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二轴套、第二膜片弹簧和第二铆钉,所述第二铆钉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铆钉上,所述第二膜片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第二铆钉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轴套相连接。
[0016]具体地,所述支撑架还设有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二阻尼器远离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铰链支架,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链支架相连接。
[0017]本技术另一方面保护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用户仅需一个按动卡扣开关的动作即可开启盖板,因此无需用户再进行翻转盖板的动作;并且盖板开启后可保持悬停状态,用户无需托住盖板单手即可进行物品存取操作,从而能够大幅度简便用户的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0020]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当需要进一步翻转盖板时,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能够产生克服盖板自身重力的阻尼力,使得盖板再任意位置悬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002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由于盖板可在预开启弹簧的作用下开启,并在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作用下悬停,因此不会出现盖板迅速弹出击打到用户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其中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装配示意图;
[0025]图3是所述第一阻尼器在剖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

盖板,11

第一连接支架,12

第二连接支架,20

第一阻尼器,21

第一轴套,22

第一膜片弹簧,23

第一铆钉,231

套接部,232

阻挡部,24

第一转轴,30

第二阻尼
器,31

第二转轴,40

预开启弹簧,41

第一端部,42

弹性部,43

第二端部,50

支撑架,51

第一支撑部,52

第二支撑部,53

第三支撑部,60

第一铰链支架,70

第二铰链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0)、第一阻尼器(20)、第二阻尼器(30)、预开启弹簧(40)、支撑架(50)、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31);所述支撑架(50)设置在所述盖板(10)的一端,所述盖板(10)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50)转动,所述盖板(10)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支架(11)和第二连接支架(12),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1)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2)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0)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50)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4)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阻尼器(20)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1)相连,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50)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1)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阻尼器(30)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12)相连接;所述预开启弹簧(4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部(41)、弹性部(42)和第二端部(43),所述弹性部(42)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4)上,所述第一端部(41)与所述支撑架(50)相抵接,所述第二端部(43)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0)设有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所述第二支撑部(52)上设有开孔,所述第一阻尼器(20)包括第一轴套(21)、第一膜片弹簧(22)和第一铆钉(23),所述第一转轴(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51)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孔后与所述第一铆钉(23)相连接,所述第一轴套(21)套设在所述第一铆钉(23)上,所述第一膜片弹簧(22)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套(21)和所述第一铆钉(2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架(11)与所述第一轴套(2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23)包括相连接的套接部(231)和阻挡部(232),所述套接部(231)远离所述阻挡部(232)的一端形成有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升旭卞成国姜建
申请(专利权)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