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及其校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475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及其校准方法,包括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发射正极,与第一连接端之间连接第一可调电容;发射负极,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第二可调电容;第一数模转换器,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于一时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电流;第二数模转换器,连接发射正极和发射负极,于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发射正极和发射负极的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与接收正极之间设置第一可调电容,第二连接端与接收负极之间设置第二可调电容,以校准延时差;同时通过调节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校准带宽失配,达到混合电路的作废信号最优。达到混合电路的作废信号最优。达到混合电路的作废信号最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领域中,全双工(full

duplex)技术允许一通信装置通过同一信道同时进行传送与接收;然而,基于阻抗不完全匹配等原因,传送信号会部分地反射而掺杂在接收信号,影响其性能。
[0003]若使用同一对线进行数据收发,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远端接收的较弱信号中分离出强的近端发射信号,否则,接收信号会被破坏。用于提供电路来从发射信号中分离出接收信号,这些电路被称为混合电路(Hybrid)。
[0004]若通信装置使用差分信号进行通信,即在同一信道传输差分信号的正端信号和负端信号,现有技术中并未详加考虑到同一信道中传输正端信号的传输路径与传输负端信号的传输路径之间的差异,该传输路径的差异会造成该正端信号与负端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从而造成差分对的延迟差(skew),这会使得该传送差分信号的一部分变成了电磁干扰噪声,造成混合电路的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及其校准方法。
[0006]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包括一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一接收正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连接一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连接一第一可调电容;一接收负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一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连接一第二可调电容;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一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于一时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流;第二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于所述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的电流。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相连接的点连接一电源电压。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所述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连接对端信号收发电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一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中心抽头连接一电源电压,所述变压器连接对端信号收发电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流向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电流比值为8:1或1:8。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校准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持续发送一高频信号,于一第一检测信号的作用下通过
调整所述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以调节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之间的延迟差;步骤S2,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可调电容和所述第二可调电容的相位以补偿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之间的带宽误差。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校准方法,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反复迭代步骤S1

S2,直到所述混合电路的作废信号最优。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校准方法,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发送一低频信号,于一第二检测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的电流和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的电流,以校准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和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校准方法,所述步骤S1中和所述步骤S2中,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检测所述信号收发电路发送的高频信号的残留回波,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校准方法,所述步骤S0中,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检测所述信号收发电路发送的低频信号的残留回波,输出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MDIP与接收正极之间设置第一可调电容,第二连接端MDIN与接收负极之间设置第二可调电容,以校准延时差;同时通过调节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校准带宽失配,达到混合电路的作废信号(cancel)最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的校准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1]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应用于以太网通信装置,包括一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MDIP和第二连接端MDIN;一接收正极RXP,与第一连接端MDIP之间连接一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一第一可调电容C1;一接收负极RXN,与第二连接端MDIN之间连接一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两端连接一第二可调电容C2;第一连接端MDIP和第二连接端MDIN之间连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一数模转换器DAC11,连接第一连接端MDIP和第二连接端MDIN,于一时钟信号CLK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第一连接端MDIP和第二连接端MDIN的电流;第二数模转换器DAC12,连接接收正极RXP和接收负极RXN,于时钟信号CIK
的延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接收正极RXP和接收负极RXN的电流。
[0022]本专利技术的混合电路(Hybrid)通过在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MDIP与接收正极RXP之间设置第一可调电容C1,第二连接端MDIN与接收负极RXN之间设置第二可调电容C2,以校准延时差skew;同时通过调节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校准带宽失配bandwidth mismatch,可通过反复校准延时差和带宽误差达到混合电路的作废信号cancel最优。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第一连接端MDIP和第二连接端MDIN之间连接一变压器,变压器的中心抽头连接一电源电压,变压器连接对端信号收发电路,该电源电压优选为1.8V。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第一数模转换器DAC11流向第一连接端MDIP和第二连接端MDIN电流比值为8:1或1:8。
[0025]优选的,第一数模转换器DAC11和第二数模转换器DAC12的电流比值约为9:1,其中第一数模转换器DAC11的电流分为9份,其中一端分配8份,另一端分配1份。
[0026]进一步的,变压器侧还连接一第五电阻R3

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一接收正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连接一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连接一第一可调电容;一接收负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一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连接一第二可调电容;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一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于一时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电流;第二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于所述时钟信号的延迟信号的作用下分别调节至所述接收正极和所述接收负极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相连接的点连接一电源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所述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连接对端信号收发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一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中心抽头连接一电源电压,所述变压器连接对端信号收发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流向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电流比值为8:1或1:8。6.一种有线通信的混合电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裕太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