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210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24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

210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技术测量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

210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是食品安全监测、环境辐射监测、核应急监测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进出口贸易、农业环境、工业环境、核安全、食品安全领域放射性物质应急监测任务激增,给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放射性物质来源多样、形式复杂、性质各异、活度多变,危害程度不同,应急处置方法不同,急需开发高效、准确、快捷的放射性物质分析方法。
[0003]铅

210是放射性铀系的长寿命β放射性核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通过吸入、食入或经皮肤、伤口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内照射危害,其中食入是铅

210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铅

210是一种极高毒、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其子体铋

210是人体所受天然放射性照射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而另一子体钋

210属极高毒的α放射性核素。因此,研究了解环境(包括水、土壤、生物、矿石等介质)中铅

210的放射性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而对环境介质中铅

210活度的精确测定则是进行运用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0004]高纯锗γ能谱分析通用方法(GB/T11713

2015)公开了一种测量环境中铅

210的方法,样品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前处理,直接放入HPGe谱仪测量。铅

210发射的能量为46.5keV的γ射线会被探测器直接测量。但其全能峰能量属于低能区,自吸收系数较大,探测效率低,且自吸收作用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大而加强,因此进行测量的样品厚度不易过大,即样品量不宜太多。此外还容易受其他核素的干扰。环境样品中的铅

210活度本身较低,较少的样品量增加了γ射线探测难度。
[0005]水中铅

210的测定

冠醚树脂色层法(DB32/T 3584

2019),公开了一种环境水和废水中铅

210测定的方法,方法探测下限可达2.0mBq/L。该方法适用于水样品,水样中加入稳定铅载体,与氢氧化铁共沉淀,吸附载带水中铅元素。盐酸溶解沉淀,冠醚树脂吸附铅,柠檬酸铵溶液解吸,硫酸钠沉淀铅,以硫酸铅沉淀形式称重,平衡一个月后测量其子体铋

210的β射线,推算出样品中铅

210的含量。该标准采用了最新的萃取色谱、共沉淀法,操作方便,但需要放置一个月后测量,不能适用于应急等状况的快速分析。
[0006](ISO 13163:2013)2013年国际标准公开了一种环境水样品中铅

210的分析方法。探测限为20mBq/L。方法的主要流程为:水样中加入铁载体和铅载体,以氢氧化铁为载体,吸附载带水中的铅

210,用酸溶解后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铅,再用弱酸洗脱铅,洗脱液一部分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或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铅的回收率,一部分使用液体闪烁谱仪直接测量铅

210的β计数。该标准推荐采用ICP

OES或者ICP

MS或者AAS测量稳定铅的浓度,采用液闪谱仪测量铅

210的β计数,能够保证样品中铅

210的快速分析,但是需要校正新生长的铋

210对测量的影响(参见“Water quality.Lead

210—Test method using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ing”,ISO 13163)。
[0007]传统土壤中铅

210的分析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土壤中杂质较多,分析步骤多;(2)一般通过测量子体铋

210的活度,从而计算出铅

210的活度浓度,分析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铅

210分析周期过长,探测下限不够低从而不能测量少量样品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

210的方法,经铅树脂萃取、液闪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测量土壤和生物中的铅

210,经本底计数率、探测效率和化学回收率的校正后,计算得出样品中铅

210活度浓度,实现了对铅

210的快速分析,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

2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1](1)混合预处理样品和铅载体标准溶液进行铅的富集,得到含铅溶液;
[0012](2)利用铅树脂对所述含铅溶液进行铅的纯化、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定容,得到样品液;
[0013](3)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和液闪谱仪测量所述样品液及标准溶液,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得出样品中铅

210活度浓度。
[0014]本专利技术使用特效铅树脂吸附样品中的铅,洗脱效率高,采用液闪谱仪测量解析液中铅

210的β射线计数率,通过设定合理输入值,无须排除铋

210和钋

210的干扰,直接分辨出铅

210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

AES)测量解吸液中铅载体的浓度,较传统的铅

210分析方法,时间缩短,操作简单,易批量化,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和再现性好,且铅

210的化学回收率较高。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样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称取样品并进行灼烧,得到预处理样品。
[0016]优选地,所述样品为土壤样品或生物灰样品。
[0017]优选地,所述灼烧的温度为500

700℃,优选为550

650℃,例如可以是500℃、550℃、600℃、650℃或700℃,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8]优选地,所述灼烧的时间为0.5

1.5h,优选为0.8

1.2h,例如可以是0.5h、0.8h、1h、1.2h或1.5h,但并不仅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分析土壤或生物中铅

2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混合预处理样品和铅载体标准溶液进行铅的富集,得到含铅溶液;(2)利用铅树脂对所述含铅溶液进行铅的纯化、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定容,得到样品液;(3)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和液闪谱仪测量所述样品液及标准溶液,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得出样品中铅

210活度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样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称取样品并进行灼烧,得到预处理样品;优选地,所述样品为土壤样品或生物灰样品;优选地,所述灼烧的温度为500

700℃,优选为550

650℃;优选地,所述灼烧的时间为0.5

1.5h,优选为0.8

1.2h。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富集包括混合后的物料在通风条件下加热保持沸腾,冷却后,分离固液混合物,得到的液体经蒸干液体得到矿物晶体,所述矿物晶体在酸液中经加热至矿物晶体溶解,得到含铅溶液;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铅载体标准溶液为硝酸铅,浓度为10mg

Pb/mL;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铅载体标准溶液的体积与所述土壤样品的质量比为0.99

2.02mL:1g,优选为0.99

2.002mL:1g;优选地,所述混合还包括浓硝酸和过氧化氢;优选地,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7.9

8.1mol/L,优选为7.99

8.01mol/L;优选地,所述过氧化氢的浓度为29

31%,优选为29.9

30.9%;优选地,所述浓硝酸的体积与所述土壤样品的质量比为5

50mL:1g,优选为10

40mL:1g;优选地,所述浓硝酸的体积与所述生物灰样品的质量比为1

25mL:1g,优选为5

15mL:1g;优选地,所述过氧化氢的体积与所述土壤样品的质量比为2.5

7mL:1g,优选为3

6.6mL:1g;优选地,所述过氧化氢的体积与所述生物灰样品的质量比为0.5

3.5mL:1g,优选为1

3mL:1g;优选地,所述保持沸腾的时间为0.8

1.2h,优选为0.9

1.1h;优选地,所述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式包括过滤或离心;优选地,所述酸液包括浓度为0.8

1.2mol/L的硝酸,优选为0.9

1.1mol/L;优选地,所述酸液的体积与所述土壤样品的质量比为13

36mL:1g,优选为15

30mL:1g;优选地,所述酸液的体积与所述生物灰样品的质量比为2.6

18mL:1g,优选为3.9

15mL:1g。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纯化包括含铅溶液转移到装有铅树脂的色谱柱装样管中,排液,随后向色谱柱中依次加入第一浓度硝酸和第二浓度硝酸,流速不变,排液,弃去此步骤中所有流出液;优选地,所述第一浓度为0.9

1.1mol/L的硝酸;优选地,所述第二浓度为0.09

0.11mol/L的硝酸;优选地,所述铅树脂为法国Triskem公司生产的Eichrom树脂;
优选地,所述纯化步骤中排液的液体流速为0.5

2.5mL/min,优选为1

2mL/min;优选地,所述纯化步骤中排液在低于大气压条件下进行;优选地,所述含铅溶液的体积与铅树脂的质量比为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春鸣姜冬陆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