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13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菌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左单元水管和右单元水管,所述左单元水管的右端呈喇叭口装置设置,且左单元水管的右端内径和左单元水管的右端外径相等,所述左单元水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抗菌层,所述右单元水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左单元水管的内侧,所述防护管的外侧设有胶层,且防护管通过胶层分别与左单元水管和右单元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抗菌层,所述防护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上述内容不仅可以保证水管内侧不易积攒杂质和细菌,而且有效的保证了水管的防晒效果和抗菌效果。效的保证了水管的防晒效果和抗菌效果。效的保证了水管的防晒效果和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
,具体为一种抗菌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E(聚乙烯)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腐蚀、无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给水管制造领域,因为它不会生锈,所以,是替代普通铁给水管的理想管材,而一些抗菌PE给水管不能较好处理其连接处的结构,从而导致容易积攒杂质和细菌,而且一些抗菌PE给水管仅有一种抗菌材料,没有协同处理的效果等,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菌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PE给水管,包括左单元水管和右单元水管,所述左单元水管的右端呈喇叭口装置设置,且左单元水管的右端内径和左单元水管的右端外径相等,所述左单元水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抗菌层,所述右单元水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左单元水管的内侧,所述防护管的外侧设有胶层,且防护管通过胶层分别与左单元水管和右单元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管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抗菌层,所述防护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且L型杆嵌设在右单元水管的内侧。
[0005]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原料准备:依次准备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并且其中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的重量份配比为聚乙烯树脂80

100重量份、聚丙烯酸酯10

20重量份、催化剂1

3重量份、稀释剂0.5

1.5重量份,抗氧剂2

4重量份,抗UV添加剂6

10重量份、二氧化硅15

25重量份、纳米级银离子5

7重量份和纳米级铜离子0.3

0.5重量份和固化剂1

5重量份;步骤二:水管成型:然后对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105

137摄氏度,在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完全融化后,在其中加入稀释剂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均匀后,在其中加入抗氧剂、催化剂和抗UV添加剂,然后再次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对其进行挤出成型处理;步骤三:水管内侧处理:然后对步骤二中成型后的水管内侧进行均匀的打磨处理,打磨后的水管内侧粗糙度Ra50

100,然后对打磨后的水管内侧进行清洁处理;步骤四:抗菌层加工:然后对步骤一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加水加热处理,然后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后在其中加入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然后进行再次搅拌,最后在其中
将入固化剂,加入固定剂混合均匀后,立即将其均匀涂置在步骤三中得到的水管内壁上即可。
[0006]优选的,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的重量份配比为聚乙烯树脂80重量份、聚丙烯酸酯10重量份、催化剂1重量份、稀释剂0.5重量份,抗氧剂2重量份,抗UV添加剂6重量份、二氧化硅15重量份、纳米级银离子5重量份和纳米级铜离子0.3重量份和固化剂1重量份;优选的,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的重量份配比为聚乙烯树脂90重量份、聚丙烯酸酯15重量份、催化剂2重量份、稀释剂1重量份,抗氧剂3重量份,抗UV添加剂8重量份、二氧化硅20重量份、纳米级银离子6重量份和纳米级铜离子0.4重量份和固化剂3重量份;优选的,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的重量份配比为聚乙烯树脂100重量份、聚丙烯酸酯20重量份、催化剂3重量份、稀释剂1.5重量份,抗氧剂4重量份,抗UV添加剂10重量份、二氧化硅25重量份、纳米级银离子7重量份和纳米级铜离子0.5重量份和固化剂5重量份。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上述内容不仅可以保证水管内侧不易积攒杂质和细菌,而且有效的保证了水管的防晒效果和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

左单元水管、2

右单元水管、3

第一抗菌层、4

第二抗菌层、5

防护管、6

胶层、7

第三抗菌层、8

L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PE给水管,包括左单元水管1和右单元水管2,左单元水管1的右端呈喇叭口装置设置,且左单元水管1的右端内径和左单元水管1的右端外径相等,左单元水管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抗菌层3,右单元水管2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抗菌层4,第二抗菌层4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管5,防护管5的另一端安装在左单元水管1的内侧,防护管5的外侧设有胶层6,且防护管5通过胶层6分别与左单元水管1和右单元水管2固定连接,防护管5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抗菌层7,防护管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8,且L型杆8嵌设在右单元水管2的内侧。
[0011]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原料准备:依次准备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并且其中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的重量份配比为聚乙烯树脂80

100重量份、聚丙烯酸酯10

20重量份、催化剂1

3重量份、稀释剂0.5

1.5重量份,抗氧剂2

4重量份,抗UV添加剂6

10重量份、二氧化硅15

25重量份、纳米级银离子5

7重量份和纳米级铜离子0.3

0.5重量份和固化剂1

5重量份;步骤二:水管成型:然后对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
105

137摄氏度,在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完全融化后,在其中加入稀释剂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均匀后,在其中加入抗氧剂、催化剂和抗UV添加剂,然后再次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对其进行挤出成型处理;步骤三:水管内侧处理:然后对步骤二中成型后的水管内侧进行均匀的打磨处理,打磨后的水管内侧粗糙度Ra50

100,然后对打磨后的水管内侧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PE给水管,包括左单元水管(1)和右单元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单元水管(1)的右端呈喇叭口装置设置,且左单元水管(1)的右端内径和左单元水管(1)的右端外径相等,所述左单元水管(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抗菌层(3),所述右单元水管(2)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抗菌层(4),所述第二抗菌层(4)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管(5),所述防护管(5)的另一端安装在左单元水管(1)的内侧,所述防护管(5)的外侧设有胶层(6),且防护管(5)通过胶层(6)分别与左单元水管(1)和右单元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管(5)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抗菌层(7),所述防护管(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8),且L型杆(8)嵌设在右单元水管(2)的内侧。2.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原料准备:依次准备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并且其中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催化剂、稀释剂、抗氧剂、抗UV添加剂、二氧化硅、纳米级银离子和纳米级铜离子和固化剂的重量份配比为聚乙烯树脂80

100重量份、聚丙烯酸酯10

20重量份、催化剂1

3重量份、稀释剂0.5

1.5重量份,抗氧剂2

4重量份,抗UV添加剂6

10重量份、二氧化硅15

25重量份、纳米级银离子5

7重量份和纳米级铜离子0.3

0.5重量份和固化剂1

5重量份;步骤二:水管成型:然后对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105

137摄氏度,在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完全融化后,在其中加入稀释剂进行搅拌处理,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唐圣博郑彬李静孙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菁峰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