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装置及电梯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06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向装置,包括引导结构和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在引导结构内的引导槽内做水平滑动;当所述导向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导向部向引导槽一侧偏移因而与引导槽相接触而产生摩擦力,所述导向部和引导槽之间产生互斥的磁力以减弱或消除因接触力产生的摩擦力;磁力控制组件,其包括外力传感部件和磁力控制部件,所述外力传感部件将外部压力信息传送至磁力控制部件,磁力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移动部件内外侧的压力差控制磁力的大小、位置或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小因接触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可使开关门的工作更为流畅,同时减小门板滑块的磨损,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控制方便。控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向装置及电梯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向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梯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绝大多数电梯门系统是用电梯轿厢门(轿门)带动层站门(层门)。为保证基本的安全性,层站门一般配置有弹簧或者重块驱动的自动关门装置,在层门不受轿门带动时,自动关门装置可带动层门关闭。自动关门装置也协助轿门带动层门一起关闭的动作。层站门的一侧面对层站门口,另一侧面对层门和轿门之间的空隙,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
[0003]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室内外温差及建筑高度的因素,空气沿建筑结构中的垂直通道进行流动,产生所谓的烟囱效应。尤其是冬天时,由于室内温度较高,空气密度较低,地面附近的室外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压力高,空气由室外向室内流动,室内空气沿电梯井道向上流动。在井道下部,气流从层站口流向井道,将层门推向井道内部;在井道上部,气流从井道内流向层站侧,将层门推向层站门口。在电梯关门的过程中,空气对层门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在门板导向装置上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严重时导致层门无法正常关闭。
[0004]为使层门能够正常关闭,容易想到直接增大关门的力量或者门板的动能。关门力较大时,门板在关闭过程中如果意外撞击到乘客,可能导致乘客受伤。为保护乘客,各国电梯标准中一般都规定了关门力的最大值,如中国标准GB7588

2003及欧洲标准EN81

20:2014中规定最大关门力为150N,美国ASME 17.1:2016中规定最大关门力为135N。此外,利用门板动能的方法也同样受到了限制,上述标准中也限制了门板动能的最大值。所以,简单增大关门力或门板动能使层门关闭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0005]另一种对策是在门板导向结构中加入滚轮结构,替代传统的滑块结构,当气流将门板推向一侧时,具有较小摩擦系数的滚轮将能有效减小摩擦力。考虑到层门地坎滑槽的表面开口宽度不能太大(主要为了乘客行走安全及方便性),滚轮及其支承结构又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空间,地坎结构将变得复杂,综合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向装置,可有效减小因接触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可使开关门的工作更为流畅,同时减小门板滑块的磨损,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向装置,包括:引导结构,固定连接在静止部件上,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引导槽;
[0008]导向结构,固定连接在移动部件上,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在引导结构内的引导槽内做水平滑动;当所述导向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导向部向引导槽一侧偏移因而与引导槽相接触而产生摩擦力,所述导向部和引导槽之间产生互斥的磁力以减弱或消除因接触力产生的摩擦力;
[0009]磁力控制组件,其包括外力传感部件和磁力控制部件,所述外力传感部件将外部
压力信息传送至磁力控制部件,磁力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移动部件内外侧的压力差控制磁力的大小、位置或方向;
[0010]所述磁力控制组件包括:
[0011]传感部,用于感应外力;
[0012]变形部,其第一端与传感部连接,用于接收传感部的外力并产生变形;
[0013]控制连接部,其第一端与变形部的第二端相连接,控制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导向结构相连接;
[0014]形变恢复部,用于恢复变形;
[0015]所述磁力控制组件通过变形部的变形改变导向装置与引导装置的距离以控制磁力的大小;
[0016]所述磁力控制组件包括可变形管状部件、连杆滑块组件、弹性部件,其中,
[0017]所述传感部为可变形管状部件开口大的一端,所述可变形管状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滑块组件的第一首端相连接;
[0018]所述变形部为连杆滑块组件,所述连杆滑块组件的末端所述导向结构相固接;
[0019]所述弹性部件为形变恢复部,其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端相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静止部件为地坎,所述引导结构为设置在地坎内的第一磁铁,所述导向部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极相反。
[0021]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为电梯门,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与导向部固定连接的导向板。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为多个,沿地坎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磁铁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磁铁相匹配。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为一个,沿地坎长度方向延伸并覆盖整个地坎,所述第二磁铁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磁铁相匹配。
[0024]优选地,所述外力为空气压力。
[0025]优选地,所述磁力控制组件包括线圈、感应电流传感器及控制器,其中:
[0026]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二磁铁上,所述线圈包括引出端,
[0027]感应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引出端相连接,所述感应电流传感器用于捕捉电流的变化并发出指令至控制器;
[0028]控制器根据感应电流传感器的指令控制所述线圈上的电压以改变所述磁力大小或方向。
[0029]优选地,所述磁力控制组件包括线圈、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器,其中:
[0030]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二磁铁上,所述线圈包括引出端;
[0031]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递到控制器,由控制器转化为第二磁铁上的电流;
[0032]控制器与所述引出端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改变线圈内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磁力大小和方向。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设有导向装置的电梯门系统,包括层门门板和门坎,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层门门板下方,所述引导结构安装在门坎内。
附图说明
[0034]图1a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35]图1b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一种主视图。
[0036]图1c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一种主视图。
[0037]图2a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38]图2b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风压强时的动作位置。
[0039]图2c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风压弱时的动作位置。
[0040]图3a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侧视图。
[0041]图3b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主视图,风压强时的动作位置。
[0042]图3c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主视图,风压弱时的动作位置。
[0043]图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侧视图。
[0044]图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侧视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
软管开口较大端
ꢀꢀꢀꢀꢀꢀꢀꢀꢀ
1a
ꢀꢀꢀꢀꢀꢀ
电子风压传感器
[0047]2ꢀꢀꢀꢀꢀꢀꢀꢀꢀꢀ
软管
ꢀꢀꢀꢀꢀꢀꢀꢀꢀꢀꢀꢀꢀꢀꢀꢀꢀꢀꢀ
2a
ꢀꢀꢀꢀꢀꢀ
软管弯曲状态
[0048]2b
ꢀꢀꢀꢀꢀꢀꢀꢀꢀ
软管伸直状态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结构,固定连接在静止部件上,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引导槽;导向结构,固定连接在移动部件上,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在引导结构内的引导槽内做水平滑动;当所述导向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导向部向引导槽一侧偏移因而与引导槽相接触而产生摩擦力,所述导向部和引导槽之间产生互斥的磁力以减弱或消除因接触力产生的摩擦力;磁力控制组件,其包括外力传感部件和磁力控制部件,所述外力传感部件将外部压力信息传送至磁力控制部件,磁力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移动部件内外侧的压力差控制磁力的大小、位置或方向;所述磁力控制组件包括:传感部,用于感应外力;变形部,其第一端与传感部连接,用于接收传感部的外力并产生变形;控制连接部,其第一端与变形部的第二端相连接,控制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导向结构相连接;形变恢复部,用于恢复变形;所述磁力控制组件通过变形部的变形改变导向装置与引导装置的距离以控制磁力的大小;所述磁力控制组件包括可变形管状部件、连杆滑块组件、弹性部件,其中,所述传感部为可变形管状部件开口大的一端,所述可变形管状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滑块组件的第一首端相连接;所述变形部为连杆滑块组件,所述连杆滑块组件的末端所述导向结构相固接;所述弹性部件为形变恢复部,其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部件为地坎,所述引导结构为设置在地坎内的第一磁铁,所述导向部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正国甘靖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