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622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它包括方形的框架梁、以及设于框架梁底面的若干立柱;所述框架梁上安装有平台楼板用于联通电梯井道与既有建筑,该框架梁的顶部还设有与若干立柱对应配装的若干预埋钢板,且每块预埋钢板上分别紧固连接有预埋钢筋,所述立柱的底面上设有预留灌浆套筒用于套装预埋钢筋;它采用设置框架梁与立柱的装配式连廊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现浇作业建造方式存在的缺陷,能实现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逐层拼装,施工简单,周期短,装配效率高,建造成本低,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并解决了钢结构连廊采用膨胀螺栓与建筑物紧固连接所存在的问题;它广泛适用于户外电梯连廊配套使用。泛适用于户外电梯连廊配套使用。泛适用于户外电梯连廊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规范限制,原来的老旧住宅建筑均未设置电梯或预留电梯井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无障碍和舒适性居住品质的追求,因此,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经成为居民的现实需求;目前,对既有建筑加装户外电梯时,需要在房屋外靠近楼道一侧布置电梯井道结构,并在电梯井道与原建筑楼道之间设置电梯连廊结构进行联通。
[0003]传统的电梯连廊结构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的建造方式,施工现场需要搭设脚手架及拼装建筑模板,造成施工作业复杂,工期较长,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模板材料消耗大,易产生建筑垃圾;目前,也有采用在电梯井道与既有建筑之间设置钢结构连廊,并通过设置膨胀螺栓分别与电梯井道及既有建筑固定连接,但该种连接方式存在可将电梯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经螺栓传递给既有建筑物,容易使连接处产生拉裂,并对既有建筑结构造成损伤,增加了既有建筑物的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它采用设置框架梁与立柱的装配式连廊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现浇作业建造方式存在的缺陷,能实现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逐层拼装,施工简单,周期短,装配效率高,建造成本低,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并解决了钢结构连廊采用膨胀螺栓与建筑物紧固连接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它包括方形的框架梁、以及设于框架梁底面的若干立柱;所述框架梁上安装有平台楼板用于联通电梯井道与既有建筑,该框架梁的顶部还设有与若干立柱对应配装的若干预埋钢板,且每块预埋钢板上分别紧固连接有预埋钢筋,所述立柱的底面上设有预留灌浆套筒用于套装预埋钢筋;吊装时,上层立柱经其底面的预埋灌浆套筒与下层框架梁上的预埋钢筋对应套装,随后向预埋灌浆套筒内浇筑混凝土固化成型,实现上下层相邻电梯连廊的定位紧固连接。
[0006]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框架梁与其底面的若干立柱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0007]所述立柱设置四根或四根以上并均匀分布在框架梁的底面上。
[0008]所述预埋钢筋采用焊接方式紧固连接在预埋钢板上。
[0009]所述框架梁上位于电梯井道与既有建筑之间的两侧外缘分别设有扶手栏杆。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1](Ⅰ)本技术采用框架梁的底面设有若干立柱,利用立柱支撑框架梁承载受力,提高了装配式结构的整体强度,便于实现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逐层拼装,同时工艺简单、施
工便捷、安全可靠,有利于节省安装工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并且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吊装过程绿色环保,能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各项要求;
[0012](Ⅱ)本技术采用框架梁的顶部设有预埋钢板,利用预埋钢板上紧固连接的预埋钢筋与立柱底面上的预留灌浆套筒配装,当吊装连廊时,可通过预埋钢筋与预埋灌浆套筒套装定位,可使上下层相邻电梯连廊的安装过程更加稳定可靠,能有效节省吊装时间,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和难度系数,结合利用向灌浆套筒内浇筑混凝土固化成型,可保障电梯连廊的整体连接牢固可靠;
[0013](Ⅲ)本技术采用设置框架梁与立柱的装配式连廊结构,结合框架梁上安装平台楼板实现联通电梯井道与既有建筑,施工简便,周期短,安装效率高,同时电梯连廊没有与电梯井道及既有建筑紧固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钢结构连廊采用膨胀螺栓紧固连接存在传递电梯运行的振动和冲击力的问题,从而避免影响既有建筑的强度,减少了维护成本;
[0014](Ⅳ)本技术采用设置框架梁与立柱的装配式连廊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现浇作业建造方式存在的缺陷,能实现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逐层拼装,施工简单,周期短,装配效率高,建造成本低,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并解决了钢结构连廊采用膨胀螺栓与建筑物紧固连接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5]本技术广泛适用于户外电梯装配式连廊配套使用。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与电梯井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与既有建筑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框架梁,11

平台楼板,2

立柱,3

预埋钢板,4

预埋钢筋,5

电梯井道,6

电梯连廊,7

既有建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图3,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它包括方形的框架梁1、以及设于框架梁1底面的若干立柱2;所述框架梁1上安装有平台楼板11用于联通电梯井道5与既有建筑7,该框架梁1的顶部还设有与若干立柱2对应配装的若干预埋钢板3,且每块预埋钢板3上分别紧固连接有预埋钢筋4,所述立柱2的底面上设有预留灌浆套筒用于套装预埋钢筋4;吊装时,上层立柱2经其底面的预埋灌浆套筒与下层框架梁1上的预埋钢筋4对应套装,随后向预埋灌浆套筒内浇筑混凝土固化成型,实现上下层相邻电梯连廊6的定位紧固连接。
[0023]参考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中框架梁1与其底面的若干立柱2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有利于提高电梯连廊6的整体连接强度和承载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所述立柱2设置四根或四根以上并均匀分布在框架梁1的底面上,有利于进一步提
高电梯连廊6的承载能力,从而满足既有建筑7内居民行走或货物运输的要求;所述预埋钢筋4采用焊接方式紧固连接在预埋钢板3上,所述焊接作业简单、快捷,并能保障预埋钢板3与预埋钢筋4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框架梁1上位于电梯井道5与既有建筑7之间的两侧外缘分别设有扶手栏杆,通过设置扶手栏杆,安装和使用方便,通风透气性好,同时运行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电梯连廊的安全防护性能。
[0024]结合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中框架梁1与其底面的若干立柱2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浇筑前,需将预埋钢板3与预埋钢筋4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固定至框架梁1中钢筋架的顶部,同时将预埋灌浆套筒对应固定至立柱2中钢筋架的底面,随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可使预埋钢板3和预埋钢筋4紧固定位连接于框架梁1的顶部,而所述预埋灌浆套筒对应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道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框架梁(1)、以及设于框架梁(1)底面的若干立柱(2);所述框架梁(1)上安装有平台楼板(11)用于联通电梯井道(5)与既有建筑(7),该框架梁(1)的顶部还设有与若干立柱(2)对应配装的若干预埋钢板(3),且每块预埋钢板(3)上分别紧固连接有预埋钢筋(4),所述立柱(2)的底面上设有预留灌浆套筒用于套装预埋钢筋(4);吊装时,上层立柱(2)经其底面的预埋灌浆套筒与下层框架梁(1)上的预埋钢筋(4)对应套装,随后向预埋灌浆套筒内浇筑混凝土固化成型,实现上下层相邻电梯连廊(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湖大华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