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40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第二杆体的顶部与立柱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杆体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杆体的外壁。该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使得当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安装在立柱底部时,可向上移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杆体带动弧形块取消对斜块的抵紧,取消抵紧后,使用者将。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安装在立柱底部后,进而对第二竖杆进行限位,进而提高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框架
,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0003]虽然现有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可以用于对电梯铝合金井道的安装使用,但存在现有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进行组合时,铝合金包木饰面与立柱进行安装时,安装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存在现有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进行组合时,铝合金包木饰面与立柱进行安装时,安装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第一增强机构;
[0006]所述第一增强机构包括顶杆、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弧形块、弹簧和斜块;
[0007]两个所述顶杆均通过连接轴与立柱的底部转动相连,两个所述顶杆的外壁一端均固接有斜块,两个所述斜块的顶部贴合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与立柱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杆体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杆体的外壁。当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安装在立柱底部时,可向上移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杆体带动弧形块取消对斜块的抵紧,取消抵紧后,使用者将。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安装在立柱底部后,通过弹簧给予第二杆体与弧形块向下移动的力,使得弧形块与斜块进行接触,进而带动顶杆和凸块对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进行抵紧,提高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顶杆的外壁另一端均固接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均于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的外壁顶部抵紧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前端面加工有通槽。
[0010]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相连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后端面与第二杆体的前端面固接在一起。
[0011]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的底部右侧设有第二增强机构;
[0013]所述第二增强机构包括凹槽、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圆杆、弹性凸轮、卡槽和卡杆;
[0014]所述凹槽加工于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的底部右侧,所述凹槽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底部固接于立柱的顶部右侧,所述第二竖杆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固接有弹性凸轮,所述弹性凸轮的顶部加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左侧与第一竖杆的右侧固接在一起。当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与立柱的顶部进行安装后,使用者可通过手柄带动圆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圆杆带动弹性凸轮进行转动,弹性凸轮转动时,带动卡杆和第一竖杆向上移动,并将第一竖杆插入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的凹槽内壁后,弹性凸轮的卡槽与卡杆进行卡接,进而对第二竖杆进行限位,进而提高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圆杆的右侧固接有手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7]该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通过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弧形块、弹簧和斜块等之间的配合,使得当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安装在立柱底部时,可向上移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杆体带动弧形块取消对斜块的抵紧,取消抵紧后,使用者将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安装在立柱底部后,通过弹簧给予第二杆体与弧形块向下移动的力,使得弧形块与斜块进行接触,进而带动顶杆和凸块对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进行抵紧,提高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0018]通过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圆杆、弹性凸轮和卡槽等之间的配合,使得当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与立柱的顶部进行安装后,使用者可通过手柄带动圆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圆杆带动弹性凸轮进行转动,弹性凸轮转动时,带动卡杆和第一竖杆向上移动,并将第一竖杆插入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的凹槽内壁后,弹性凸轮的卡槽与卡杆进行卡接,进而对第二竖杆进行限位,进而提高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立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立柱、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和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凸块、把手和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凹槽、第一竖杆和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立柱,2、第一铝合金包木饰面,3、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4、通槽,5、把手,6、凸块,7、手柄,8、第一增强机构,801、顶杆,802、第一杆体,803、第二杆体,804、弧形块,805、弹簧,806、斜块,9、第二增强机构,901、凹槽,902、第一竖杆,903、第二竖杆,904、圆杆,905、弹性凸轮,906、卡槽,907、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包括立柱1,立柱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3,立柱1的底部设有第一增强机构8,第一增强机构8包括顶杆801、第一杆体802、第二杆体803、弧形块804、弹簧805和斜块806,两个顶杆801均通过连接轴与立柱1的底部转动相连,使得顶杆801可在立柱1的底部进行转动,两个顶杆801的外壁一端均固接有斜块806,两个斜块806的顶部贴合有弧形块804,弧形块804进行升降运动时,与斜块806进行不同程度的接触,进而可带动斜块806和顶杆801进行转动,弧形块804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杆体803,第二杆体8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一杆体802,使得第二杆体803可在第一杆体802的内壁进行升降运动,第一杆体802的顶部与立柱1的底部固接在一起,第二杆体8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805,弹簧805给予第二杆体803带动弧形块804向下移动的力,弹簧805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杆体802的外壁,弹簧805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杆体803的外壁,两个顶杆801的外壁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部设有第一增强机构(8);所述第一增强机构(8)包括顶杆(801)、第一杆体(802)、第二杆体(803)、弧形块(804)、弹簧(805)和斜块(806);两个所述顶杆(801)均通过连接轴与立柱(1)的底部转动相连,两个所述顶杆(801)的外壁一端均固接有斜块(806),两个所述斜块(806)的顶部贴合有弧形块(804),所述弧形块(804)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杆体(803),所述第二杆体(8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一杆体(802),所述第一杆体(802)的顶部与立柱(1)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杆体(803)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805),所述弹簧(805)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杆体(802)的外壁,所述弹簧(805)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杆体(803)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杆(801)的外壁另一端均固接有凸块(6),两个所述凸块(6)均于第二铝合金包木饰面(3)的外壁顶部抵紧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井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802)的前端面加工有通槽(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包木饰面的电梯铝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辉吴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上尚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