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96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限流阀阀体内开设有由下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二、第三、第四限流道,调节螺母螺接在限流阀阀体内,调节螺母内开有第一限流道,限流阀芯的下“T”形段与第二限流道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上空心圆柱与第三限流道内壁滑动配合,上空心圆柱的根部设置有径向孔,下“T”形段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斜面,弹簧的下端伸入上空心圆柱内,上端抵在第三限流道的上端面上,当下“T”形段受力向上移动时,台阶斜面抵在第二、第三限流道的分界处进行截止限流。结构简单,用于安装在高压气体瓶阀上,能实现主动应急处置防护,并减少供氢系统漏点,密封性好,有效降低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经济成本。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经济成本。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


[0001]本技术属于高压气体瓶阀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高压气体瓶阀上的集成限流阀。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气体瓶阀安装于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气瓶上,用于控制储氢气瓶中氢气的开断。限流阀是一种主动应急处置装置,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管道中通过规定范围内的气体流量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气体介质就可以通过限流阀;当管道系统出现破裂等事故时,由于流量突然超过规定的流量范围,则限流阀便主动关闭限流,防止气体介质的大量流失。现有的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多采用独立外置限流阀(用于安装在管路上),既增加了供氢管路连接点,潜在密封隐患,又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能安装在高压气体瓶阀上,用于主动关闭限流。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包括限流阀阀体,所述限流阀阀体内开设有由下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二限流道、第三限流道和第四限流道,在限流阀阀体内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弹簧、限流阀芯和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螺接在限流阀阀体内,且调节螺母内开有第一限流道,限流阀芯的下“T”形段与第二限流道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上空心圆柱与第三限流道内壁滑动配合,上空心圆柱的根部设置有径向孔,下“T”形段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斜面,弹簧的下端伸入上空心圆柱内,上端抵在第三限流道的上端面上,当限流阀芯仅受弹簧作用时,第一限流道、第二限流道、第三限流道和第四限流道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当下“T”形段受力向上移动时,台阶斜面抵在第二限流道、第三限流道的分界处进行截止限流。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限流道为开设在调节螺母上的环绕轴线的圆周均布孔,所述径向孔为开设在上空心圆柱根部的环绕轴线的圆周均布孔。
[000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三限流道与第四限流道之间通过圆环形台阶隔开,第三限流道与第四限流道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限流道的直径大于第三限流道的直径,便于加工制造。
[000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径向孔共四个。
[000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流阀阀体的上端带有外螺纹用于安装在高压气体瓶阀上。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用于安装在高压气体瓶阀上,能实现主动应急处置防护,并减少供氢系统漏点,密封性好,有效降低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 为集成限流阀处于导通状态的剖面图。
[0011]图2 为集成限流阀处于截止状态的剖面图。
[0012]图3 为限流阀芯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由限流阀阀体1、弹簧4、限流阀芯2和调节螺母3组成。在限流阀阀体1内开设有由下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和第四限流道14。在限流阀阀体1内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弹簧4、限流阀芯2和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3螺接在限流阀阀体1内,且调节螺母3内开有第一限流道11。
[0015]限流阀阀体1的上端带有外螺纹用于安装在高压气体瓶阀5上。限流阀芯2分为下“T”形段24和上空心圆柱21,限流阀芯2设置于限流第二通道12和限流第三通道13中,限流阀芯2可在两者间上下移动。下“T”形段24与第二限流道12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上空心圆柱21与第三限流道13内壁滑动配合。上空心圆柱21的根部设置有径向孔22,下“T”形段24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斜面23,弹簧4的下端伸入上空心圆柱21内,上端抵在第三限流道13的上端面上。当限流阀芯2仅受弹簧4作用时,第一限流道11、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和第四限流道14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当下“T”形段24受力向上移动时,台阶斜面23抵在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的分界处进行截止限流。
[0016]最好是,第一限流道11为开设在调节螺母3上的环绕轴线的圆周均布孔,径向孔22为开设在上空心圆柱21根部的环绕轴线的圆周均布孔,用于与第三限流道13相通,图中所示为四个,但不限于此。
[0017]限流阀芯2向上运动至台阶斜面23抵于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的分界处形成的台阶面上,限流阀芯2上段侧壁上的径向孔22位于第三限流道13中,限流阀芯2的台阶斜面23与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之间的台阶间相抵时形成封闭,则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处于截止状态,则限流阀便主动关闭限流,气体不能经高压气体瓶阀5的气道流出,防止气体介质的大量流失。
[0018]最好是,第三限流道13与第四限流道14之间通过圆环形台阶隔开,第三限流道13与第四限流道14直径相等,第二限流道12的直径大于第三限流道13的直径,便于加工制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体瓶阀用集成限流阀,包括限流阀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阀阀体(1)内开设有由下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和第四限流道(14),在限流阀阀体(1)内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弹簧(4)、限流阀芯(2)和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3)螺接在限流阀阀体(1)内,且调节螺母(3)内开有第一限流道(11),限流阀芯(2)的下“T”形段(24)与第二限流道(12)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上空心圆柱(21)与第三限流道(13)内壁滑动配合,上空心圆柱(21)的根部设置有径向孔(22),下“T”形段(24)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斜面(23),弹簧(4)的下端伸入上空心圆柱(21)内,上端抵在第三限流道(13)的上端面上,当限流阀芯(2)仅受弹簧(4)作用时,第一限流道(11)、第二限流道(12)、第三限流道(13)和第四限流道(14)构成贯通的气流通道,当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京宝蒋三青郭文军唐再禹宋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