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77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试验平台、角度测量机构、扭转机构和支撑固定机构;所述角度测量机构设置在车架的纵梁之间,角度测量机构的测量中心设置在车架测量段两纵梁的对称中心。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试验结构来对车架扭转角度进行标定,标定结果准确,能提高后续车架扭转载荷试验的试验精度,提高试验效率。提高试验效率。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商用车的车架在设计制造阶段通常需要对车架进行扭转载荷试验,车架扭转载荷试验指对车架施加一定的载荷使车架正反扭转以检验车架的抗扭刚度和疲劳强度。现有技术中,商用车车架的扭转试验通常采用单作动器在车架一侧施加载荷使车架产生扭角,实际是通过控制作动器的伸缩使车架达到对应扭角来间接实现的。实际试验过程中,存在扭转角度测量不准,而且,相对某一扭转角度,作动器的理论位移与实际位移存在差值,导致测试或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失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架扭转角度测量不准确、车架扭转角度对应的作动器位移不准,导致车架扭转试验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失真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车架、试验平台、角度测量机构、扭转机构和支撑固定机构;所述支撑固定机构的底面与所述试验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固定机构的上端与所述车架后端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测量机构和扭转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的测量段;
[0005]所述角度测量机构包括横梁和角度测量仪,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板分别与车架的两个纵梁的腹板内侧面连接,所述横梁的上侧面与所述纵梁的轴向平行,所述横梁的上侧面与所述纵梁的腹板垂直;所述角度测量仪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中部的上侧面上;
[0006]所述扭转机构包括支撑底座、加载臂和作动器;所述加载臂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2个支撑纵梁,2个支撑纵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纵梁的轴向与所述加载臂的轴向垂直;所述加载臂的轴向与所述车架的纵梁的轴向垂直;2个支撑纵梁的上端分别与所述车架的2个纵梁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面与所述试验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与所述加载臂的中部铰接;所述作动器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外侧,所述作动器的施力端与所述加载臂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作动器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长条孔与所述车架的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角度测量仪的测量中心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几何中心的正上方,所述横梁的上侧面与所述车架的纵梁的腹板沿纵向的中分面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载臂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铰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第二
铰座,所述第一铰座与第二铰座铰接。
[0010]本技术的原理如下:
[0011]专利技术人在做车架扭转载荷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角度测量仪放置在车架纵梁的上翼面来检测车架的扭转角度,但是因制造工艺的影响,车架左、右纵梁的翼面折弯角度(翼面与大梁腹面标准折弯角度理论为90
°
)都与理论值存在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个扭转角度,在左、右两个翼面上测出来的扭角值并不一致,实际上,这种测量方式得到的扭角本身也与试验所需的扭角存在差异,理想状态,车架的扭转中心应该在车架两个纵梁幅面沿横向的对称面上,所以按上述方式测量的扭转角度值是存在较大误差的。另一方面,车架的扭转角度也可以通过作动器的伸缩位移值及转矩力臂长度值来间接计算得到车架的扭转角度值,但实际上,由于不同车型车架本身结构的差异性、悬架系统结构的多样性、车架与悬架系统和扭转台架夹具配合精度、以及扭转台架系统本身结构和惯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同一个作动器的伸缩位移值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车架扭转角度与实际的扭转角度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值。上述误差都是造成扭转载荷试验得到的数据出现偏差甚至失真的影响因素。
[0012]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设计了本技术所述的试验结构,利用所述试验结构对车架的静态和动态扭转角度进行标定(具体标定方法可见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介绍),从而得到各个扭转角度对应的作动器位移值,也即建立了作动器位移值与车架扭转角度的对应关系,当实际进行车架的扭转试验时,无需再实测扭转角度,只需要控制作动器达到标定的伸缩位移即可得到对应的扭转角度值参数,既可最大限度消除上述影响因素,提高试验数据的精确度,还提高了试验效率。
[0013]由此可见,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申请所述的试验结构,能提高车架扭转角度的数据精度,从而提高整个扭转试验的数据精度,同时由于不再单独测量扭转角度,简化了试验流程,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15]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测量段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附图2的A

A剖视图。
[0018]图中:1、车架;2、试验平台;3、角度测量机构;4、扭转机构;5、支撑固定机构;31、横梁;32、角度测量仪;33、连接板;41、支撑底座;42、加载臂;43、作动器;44、支撑纵梁;411、第二铰座;421、第一铰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附图1所示的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包括车架1、试验平台2、角度测量机构3、扭转机构4和支撑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固定机构5的底面与所述试验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固定机构5的上端与所述车架1后端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支撑固定机构主要用于对车架的后端进行固定,便于扭转试验时,车架的测量段相
对于车架的后端产生扭转,支撑固定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所述角度测量机构3和扭转机构4均设置在所述车架1前部的测量段,用于对测量段施加扭矩及测量扭转角度。
[0021]如附图2所示,所述角度测量机构3包括横梁31和角度测量仪32,所述横梁3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33,所述横梁31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板33分别与车架1的两个纵梁的腹板内侧面连接,所述横梁31的上侧面与所述纵梁的轴向平行,所述横梁31的上侧面与所述纵梁的腹板垂直;所述角度测量仪32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31中部的上侧面上;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车架测量段的扭转角度,所述角度测量仪32的测量中心设置在所述横梁31的几何中心的正上方,所述横梁31的上侧面与所述车架1的纵梁的腹板沿纵向的中分面重合。为了便于安装时调整角度测量仪的位置,所述连接板33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连接板33通过所述长条孔与所述车架1的纵梁通过螺栓连接。角度测量仪在这个位置测量出来的扭转角度就与理想的扭角一致了,克服了在车架纵梁翼面上测量造成的较大误差,使扭转角度的标定更精确。
[0022]所述扭转机构4包括支撑底座41、加载臂42和作动器43;所述加载臂42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2个支撑纵梁44,2个支撑纵梁4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纵梁44的轴向与所述加载臂42的轴向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角度标定的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试验平台(2)、角度测量机构(3)、扭转机构(4)和支撑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固定机构(5)的底面与所述试验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固定机构(5)的上端与所述车架(1)后端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测量机构(3)和扭转机构(4)均设置在所述车架(1)前部的测量段;所述角度测量机构(3)包括横梁(31)和角度测量仪(32),所述横梁(3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33),所述横梁(31)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板(33)分别与车架(1)的两个纵梁的腹板内侧面连接,所述横梁(31)的上侧面与所述纵梁的轴向平行,所述横梁(31)的上侧面与所述纵梁的腹板垂直;所述角度测量仪(32)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31)中部的上侧面上;所述扭转机构(4)包括支撑底座(41)、加载臂(42)和作动器(43);所述加载臂(42)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2个支撑纵梁(44),2个支撑纵梁(4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纵梁(44)的轴向与所述加载臂(42)的轴向垂直;所述加载臂(42)的轴向与所述车架(1)的纵梁的轴向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李相标吴秀杰龙鹏汪松龙伟徐华莉张简平刘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