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4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包括水平设置的渠底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渠底两侧的渠壁,所述渠壁上相对设置有竖直状的支撑轨,所述支撑轨的中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轨的支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槽中活动设置有呈环形的限流框,所述限流框的内壁中设置有网格状的限流网,所述限流框的顶部低于所述渠壁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回用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回用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回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治理中需要设置出水明渠(环评要求),其中在出水明渠的上游依次是计量槽(巴氏计量槽)和接触消毒池(或深度处理池),最终达标待排出的水通过接触消毒池后进入到计量槽中计量,最后通过出水明渠向外排出。
[0003]同时,在计量槽的下游通常还在侧部连通设置有管道,管道上连通有水泵;由于计量槽中的水是达到了外排标准的,因此通常会在该管道处连接其他管道,用于将部分外排的尾水进行回用,比如用于导入到脱水机房中,冲洗滤布,或对场地的绿植进行浇水(其中计量槽中记录外排了x量的水,然后在使用时需记载回用了y量的水,这样可以得出实际外排的水量为x

y)。不仅如此,为了便于对尾水进行回用,回用的管道等通常都是在地面上的,而同时计量槽也是在地面上的。
[0004]但是目前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计量槽处容易发生水流较快的情况,使得尾水的液面较低,当低于回用的管道时,就容易导致计量槽下游的管道发生空管现象(即水不满),尾水的回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旨在解决尾水回用效果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包括水平设置的渠底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渠底两侧的渠壁,所述渠壁上相对设置有竖直状的支撑轨,所述支撑轨的中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轨的支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槽中活动设置有呈环形的限流框,所述限流框的内壁中设置有网格状的限流网,所述限流框的顶部低于所述渠壁的顶部。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流网包括有水平的横向杆和竖直的纵向杆,所述横向杆和所述纵向杆均在所述限流框上设置有若干个。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流框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顶部贯穿所述限流框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限流框的下侧部分中,所述纵向杆与所述调节孔可分离连接。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杆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纵向杆相垂直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限流框的顶部螺纹连接。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孔的顶部两侧内壁上竖直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纵向杆的两侧均倾斜设置有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呈V形分布于所述纵向杆的两侧,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限流框的环形中,且所述弹性片与所述限流框的顶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纵向杆的顶部高于所述限流框的顶部。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杆位于所述横向杆的上游,且所述纵向杆与所述横向杆相抵触。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流框的底部设置有稳定体,所述稳定体的底部贴合于所述渠底,顶部呈倾斜状或圆弧状,且所述稳定体厚度较大的一侧与所述限流框连接,厚度较小的一侧位于所述横向杆的上游,所述稳定体的两端与所述支撑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轨在两侧的所述渠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流框的顶部设置有呈倾斜状的导向体,所述导向体的顶部呈开口状,两侧均竖直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导向体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限流框在竖直方向上投影的两侧,所述导向体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向下呈圆弧形的升降部,所述升降部的中部位于所述限流框顶部的中部的正上方,所述升降部与所述导向体和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环形。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体的宽度随高度的降低而减小。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渠底和渠壁形成了出水明渠,然后在出水明渠的顶部还设置支撑网,用于人在上面走动。其中限流框通过支撑轨和支撑槽固定在渠壁上,然后限流框中的限流网能够对水流起到一个增大流动阻力的作用,如此计量槽中的水在向出水明渠中流动的时候,就能够具有相对较慢的流动速度,所以能够适当的提高液面,从而较好的防止计量槽下游管道产生空管的现象。
[0017]不仅如此,在实践中使用发现,如果将限流框设置的位置过于接近计量槽,或者是设置在计量槽中,则会引发的问题是,由于限流框和限流网距离巴歇尔计量槽的距离过近,容易引起水流不稳定(太近导致水流容易涌动或回流),从而使得计量槽的计量稳定性较差,流量计算误差过大。但是如果将限流框和限流网设置在出水明渠中则首先其能够适当的提升计量槽中的液面,所以可以较好的防止空管现象;同时由于不会引发回流或涌动,所以计量槽的计量稳定性是较高的,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排出的尾水的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2]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中,1、渠底;2、渠壁;3、支撑轨;4、支撑槽;5、限流框;6、限流网;6a、横向杆;6b、纵向杆;7、调节孔;8、连接体;9、连接螺杆;10、让位孔;11、弹性片;12、稳定体;13、导向体;14、限位部;15、升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渠底1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渠底1两侧的渠壁2,所述渠壁2上相对设置有竖直状的支撑轨3,所述支撑轨3的中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轨3的支撑槽4,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槽4中活动设置有呈环形的限流框5,所述限流框5的内壁中设置有网格状的限流网6,所述限流框5的顶部低于所述渠壁2的顶部。
[0028]所述限流网6包括有水平的横向杆6a和竖直的纵向杆6b,所述横向杆6a和所述纵向杆6b均在所述限流框5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流框5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7,所述调节孔7的顶部贯穿所述限流框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限流框5的下侧部分中,所述纵向杆6b与所述调节孔7可分离连接。所述纵向杆6b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纵向杆6b相垂直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渠底(1)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渠底(1)两侧的渠壁(2),所述渠壁(2)上相对设置有竖直状的支撑轨(3),所述支撑轨(3)的中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轨(3)的支撑槽(4),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槽(4)中活动设置有呈环形的限流框(5),所述限流框(5)的内壁中设置有网格状的限流网(6),所述限流框(5)的顶部低于所述渠壁(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网(6)包括有水平的横向杆(6a)和竖直的纵向杆(6b),所述横向杆(6a)和所述纵向杆(6b)均在所述限流框(5)上设置有若干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框(5)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7),所述调节孔(7)的顶部贯穿所述限流框(5)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限流框(5)的下侧部分中,所述纵向杆(6b)与所述调节孔(7)可分离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杆(6b)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纵向杆(6b)相垂直的连接体(8),所述连接体(8)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螺杆(9),所述连接螺杆(9)与所述限流框(5)的顶部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治理中的出水明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7)的顶部两侧内壁上竖直开设有让位孔(10),所述纵向杆(6b)的两侧均倾斜设置有弹性片(11),两个所述弹性片(11)呈V形分布于所述纵向杆(6b)的两侧,所述弹性片(11)位于所述限流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娟赵俊冯鑫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县佳源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